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10247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越城区教育局对城区各学校进行了数学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检测。通过这次抽测,现将试卷的三维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及困惑总结如下:一、试题特点本试卷以数学课标要求为标准,设计有计算、判断、填空、选择、操作、应用等六大题型,形式多样,图文结合,版面活泼,内容全面,覆盖了三年级上册“质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等单元教学内容。比较科学地检测了小学三年级上期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二、试卷

2、“三维目标”的落实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主动、持续的发展。要处理好数学“三维目标”的关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入手,促进数学双基的落实。1.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及其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知识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试卷中大象的重量,数学书的厚度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2动手实践,应用操作:现在的数学试卷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操作和实践。“心灵手巧连一连”、“把下面的图形画成平行四边形”让

3、都学生自己动动手,通过操作实践从而得出结果。3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独特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就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主要起着激发学生亲近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思维等作用。在“分蛋糕”这题应用题中,很好体现了学生的情感问题,全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分吃蛋糕。而“买鞋问题”又很好地让学生知道了一些生活常识。三、平时教学中的改进1计算教学:加强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技能的训练在计算教学中,每节课要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口算训练,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持之以恒,长期培养;同时,计算技能的形成少不了一定量

4、的训练,要针对学生思维的易错点,精心设计,做到精讲多练,有份量,有针对性,有思考性,确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概念教学:加强概念的建构与实践运用从本次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对拼摆图形的周长、长度单位的选择等一些基本数学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失误较多,缘于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导致运用不灵活。因此,要从小学生特有认知规律出发,按照“丰富形成提炼概念实践运用”的序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提高概念教学效果。3解决问题教学:加强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的教学本次数学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的数学洞察能力差,生活问题数学化能力不强。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首先,要跳出传统应用

5、题教学的框框,丰富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式外,还要向学生呈现图表式、对话式等,让学生学会从多样化呈现方式中收集信息,特别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例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参与数学化过程。多让学生思考本题就是求怎样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式解答后,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计算?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思得深刻,用得灵活。四、数学教学中的困惑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做到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

6、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2.优差学生如何共进难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3、脱式计算39%的同学的满分,出错的同学中有1/3出错多于两个。主要是计算不细心。第五题: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共4分)93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

7、画,一个画对一条另外一条错了。第六题:移一移,填一填(6分)27%的同学的满分,主要在平移时数格子数不好。第七题:解决问题(共30分)第1、2、4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第3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种3棵月季花应用面积乘3,而不是用除法。第5题出错的也较多,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第6题出的最多,主要是题中的信息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学生不能较好的进行信息的选择。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

8、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比如:不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是应该扎扎实实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记一记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9、,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酌句分析。(四)、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紧扣、训练到位、养成习惯。.(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六)、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