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0086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1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及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学习目标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_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_的过程。(2)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_占主导地位向以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3)2城市化(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_增长的过程。(2)本质:农业人口向_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3)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1)位置:位于_下游、黄海之滨。(2)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

2、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1)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_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显加快。(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_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工业化和城市化1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用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下面不属于这些指标的是()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C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2有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就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B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一致C工业化

3、最重要的指标是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D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考查点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3关于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长江下游、东海之滨B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苏南地区C苏南太湖、苏北洪泽湖周围水网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D江苏省工业化水平高,但受地形的影响,农业不发达4江苏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A苏南紧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地迁往苏南地区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C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5关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叙述正确的是()A从业人员从第二产业向第

4、一、三产业转移B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没有变化C目前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D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方法技巧练方法数字法巧记工业化和城市化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法技巧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三”“三”个城市化标志一、选择题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

5、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D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2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A B C D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根据下图回答34题。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4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

6、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57题。5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处在季风气候区海运便利A B C D6下列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A B C D7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

7、发展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A B C D分析下表,回答89题。地区城市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地区人口总数(万人)甲3565100乙6535100丙8020100丁90101008.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题 号123456789答 案二、综合题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工业化、城

8、市化。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集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材料二温州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材料三普拉托有着悠久的毛纺历史,1951年,这里已拥有787家企

9、业,那时各个企业之间很少联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普拉托开始重视分工和团结协作,逐步形成了全国著名的毛纺业专业小区。目前,普拉托生产的毛纺产品在意大利以至欧盟市场都占有重要位置。(1)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三种模式的特点,在下面联系图中填写相应的发展过程:(2)图a所示地域工业化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图c所示地域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普拉托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知识清单机器大工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工业农业产值农业就业人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城市文明长江、淮河中级低于基础达标

10、练1C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2D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但并不同步发展;工业化有三个最重要的指标。3C江苏省位于黄海之滨;苏南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苏北地区;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发达。4D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的。5C江苏省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方法技巧练D工业

11、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综合提升1D2.C第1题,由图可知,在第、阶段,该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增长的,第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工业化水平在下降,这最有可能是因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该国城市化水平高,属发达国家。第2题,该国经济、技术条件优越,劳动力主要从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3C4.B第3题,江苏省南部靠近上海等大城市,在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并带动了郊区城市化。第4题,江苏省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外投资是

12、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条件。江苏省由于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5B6.D7.B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矿产资源缺乏;三个都市圈均不临海,但河运发达。第6题,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徐州在淮河以北,应在我国北方地区;目前该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第7题,交通干线不能经过城市中心,提倡私人购买小轿车只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增加了公共交通压力。8D9.A第8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可利用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每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第9题,甲地区地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应属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

13、区。10(1)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2)交通便利;有丰富的劳动力;工业企业协作条件好;国家政策的支持;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劳动者素质较高等。(3)避免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各企业间应当建立一个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即要求企业要独立经营,密切协作;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解析(1)仔细阅读材料一可知,苏南模式是大城市扩散,促使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对外开放,建立外资企业,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温州模式是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2)图a所示地域工业化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3)图c所示地域小商品生产企业之间互不联系,竞相压低销售价格,形成了恶性竞争局面,应借鉴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