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09862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美术欣赏《和吉田胜走在街道上》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美术欣赏活动案例和吉田胜一起走在街道上一、设计思路1、分析作品第一次看到日本画家吉田胜的画时,觉得十分抽象,十分简单。作为一个东方人,吉田胜对当代西方艺术关注,却很难顺从西方理性思维的严谨逻辑。他的思维是东方的主观情感,带着强烈的自我感觉,不只是视觉感受而主要是心理感受。他喜欢运用鲜明的色彩,如:红、黄、蓝、绿、黑等大量出现在画面中,以取得强烈、刺激的效应,让人震撼。而这种色彩的运用,配合粗重、蛮横的笔触,那种尽兴而为、一气呵成的画法,造成一种不可一世的气势。在吉田胜的画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吉田胜存在着,正如他所说的:“我不在乎我的作品被称作美术,我只是努力地试图表现我自己”。这些特点

2、和幼儿的作画风格是何其的相似。2、分析幼儿结合作品的内涵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我选择吉田胜的三幅关于城市街道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给予他们一定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在感受作品的同时激发创作欲望,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如此。就我班幼儿来说,他们缺乏观察生活中小细节的经验,如:平时走过的街道,街道两边的事物,街道上的景色等。而这些恰恰是欣赏吉田胜这几幅街道作品的经验基础。因此,在欣赏活动之前,我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观察自己身边的街道景色。丰富了经验后,

3、再运用画面、音乐、故事的结合,欣赏、谈论、示范的结合等方式开展活动,使幼儿更深刻地了解、感受作品的内容、特色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二、活动模式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对情感的需求是发自内心的,寻求情感上的满足是整个学习的动力,情感也是活动的归宿。因此,美术欣赏活动应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获得。幼儿审美情感的发生需要多种审美心理要素的共同作用,但它主要是在感知与体验中生成的。 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和吉田胜一起走在街道上,我尝试运用体验、感知体验、再现的模式。1、体验、感知城市街道是许多幼儿每天都要经过的,但他们未必会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因此,在欣赏活动之前,我鼓励幼儿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上自己平时熟悉的街

4、道,看看街边的房子、树、路灯,街上各种颜色的汽车,同时收集一些街景的图片、照片。观察体验、收集资料增强了幼儿对城市街道的直观认识,帮助他们积累了相关经验,使得他们绘画创作的街景内容更丰富、有趣,而不只是一味地模仿画家作品。因此,强调美术欣赏活动之前的体验是幼儿积累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了之前对城市街道的观察体验,幼儿在欣赏活动时充分表达自己对街道的认识、感受。于是,运用影片播放的形式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吉田胜的三幅城市街道作品,感受它们的共同特点鲜明的色块、简单的线条,并通过师幼讨论、PPT的演示,梳理、小结每幅作品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的配乐示范、故事讲述则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作画的方

5、法和作品的情感。可见,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2、体验、再现 幼儿充分欣赏了吉田胜的三幅城市街道作品,了解了画面内容,感受了画面鲜艳的色彩美后,便跃跃欲试,也想尝试运用鲜明的色块、简单的线条创作表达自己对城市街道的感受。这是一种由欣赏激发的创作欲望,由欲望引发的创作体验。因为幼儿与画家作品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他们想要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审美体验。这一体验过程融合了幼儿对街道的已有认知经验和对画家作品的感知理解。幼儿大胆创作、尽情表达,当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时,他们又用语言

6、讲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也许简单,但画面与语言的结合真实再现了幼儿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三、教学反思1、作品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吉田胜喜欢表现城市的街道,他的作品色彩鲜艳,画面造型简单。而中班幼儿正处于色彩、图像发展的快速期。因此,吉田胜的作品符合中班幼儿的欣赏水平,欣赏、创作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快乐的欣赏、创作中。 2、乐曲烘托欣赏活动的艺术氛围美术欣赏活动中,画家的作品是主角,而合适的音乐则是配合欣赏的配角。因此,在引导幼儿欣赏吉田胜的三幅作品时选择音乐风居住的街道,帮助幼儿静心走进作品,在教师演示和幼儿创作时选择音乐Kiss the Rain,美妙的

7、画面在音乐的渲染下为幼儿营造出一个美的欣赏、创作氛围,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作品,想象创作,充分体现了美术欣赏需要的对美的感受。3、故事语言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中班幼儿语的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开始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画面,在此基础上,我结合画面、音乐,将幼儿的理解创编进故事,并融合创作进行讲述,既是对幼儿语言的提升,也能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因此,幼儿在创作时,能尝试运用吉田胜作品中的元素,大胆绘画、表达自己对城市街道的感受,每幅作品都独具特色。而鼓励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时,幼儿也会模仿、借鉴之前的故事语言,这既帮助我了解、解读了幼儿的作品,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 作为一次美术欣赏集体活动,幼儿在这过程中所得到的审美体验并不能就此结束,我们可以继续将其延伸到个别学习活动中,给幼儿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利用吉田胜作品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其他的方式,如:剪贴、刮画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作;利用吉田胜的作画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这都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