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09762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范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计划目录一、 背景和必要性7二、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1三、 项目建设背景12四、 结论分析12五、 核心人员介绍13六、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5七、 项目选址原则16八、 高级管理人员16九、 财务会计制度18十、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21十一、 环境保护结论21十二、 节能综合评价22十三、 项目总投资2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23十四、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2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24十五、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25十六、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26十七、 偿债能力分析27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29十九、 总结29二十、 附表3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

2、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3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3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6建设投资估算表3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38流动资金估算表3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0报告说明整车热管理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乘员舱温湿环境调控、动力系统温控、玻璃防雾除雾等多目标管理。根据热管理系统架构与集成化程度,将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从单冷配合电加热到热泵配合电辅热再到宽温区热泵与整车热管理逐步耦合,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技术逐渐朝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

3、发展,并且在宽温区、极端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能力逐渐提升。在电动汽车产业化起步阶段,基本是以电池、电机等动力系统的替代为核心技术发展起来的,车室空调、车窗除雾、动力部件温控等辅助系统是在传统燃油汽车热管理技术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与燃油汽车空调都是通过蒸气压缩循环来实现制冷功能,两者的区别是燃油汽车空调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间接驱动,而纯电动车则直接使用电驱动压缩机来驱动制冷循环。燃油汽车冬季制热时直接利用发动机余热对乘员舱进行供热,不需要额外的热源,而纯电动车的电机余热无法满足冬季制热的需求,因此冬季制热是纯电动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温度系数加热器(positivetempera

4、turecoefficient,PTC)由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具有热阻小、传热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在燃油汽车的车身基础上改动较小,因此早期的电动汽车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加PTC制热的方式来实现乘员舱的热管理,例如早期三菱公司的i-MIEV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由燃料提供能量不同,电动汽车由动力电池提供能量。电动汽车正常运行时,动力电池放电产热,温度升高,需要对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冷却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由于空气冷却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在早期的电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阶段的热管理主要形式是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别满足热管理的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5、电动汽车冬季供热能耗需求较高,从热力学角度来说PTC制热的COP始终小于1,使得PTC供热耗电量较高,能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而热泵技术利用蒸气压缩循环将环境中的低品位热量进行利用,制热时的理论COP大于1,因此使用热泵系统代替PTC可以增加电动汽车制热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宝马i3车型采用热泵系统来实现冬季制热。此外,一汽奔腾与红旗、上汽荣威等也在部分车型上采用了热泵系统。然而在低温环境下,传统热泵系统制热量衰减严重,无法满足电动汽车低温环境制热需求,需要额外的加热器辅助加热,因此热泵加PTC辅热的制热方式成为电动汽车冬季低温环境下乘员舱制热的主要方式。随着动力电池容量与功率

6、的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运行过程的热负荷也逐渐增大,传统的空冷结构无法满足动力电池的温控需求,因此液冷成为当前电池温控的主要方式。并且,由于人体所需的舒适温度和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所处的温度相近,可以通过在乘员舱热泵系统中并联换热器的方式来分别满足乘员舱与动力电池制冷的需求。通过换热器以及二次冷却间接带走动力电池的热量,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化程度有所提高。虽然集成化程度有所提升,但这一阶段的热管理系统只对电池制冷与乘员舱制冷进行了简单整合,电池、电机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传统热泵空调在高寒环境下制热效率低、制热量不足,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因此,一系列提升热泵空调低温工况下性能的方法得以开发

7、应用。通过合理增加二次换热回路,在对动力电池与电机系统进行冷却的同时,对其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电动汽车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量。实验结果表明,余热回收式热泵空调与传统热泵空调相比,制热量显著提升。各热管理子系统耦合程度更深的余热回收式热泵以及集成化程度更高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在特斯拉ModelY、大众ID4CROZZ等车型上已得以应用。但当环境温度更低,且余热回收量更少时,仅通过余热回收依然无法满足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需求,仍需使用PTC加热器来弥补上述情况下制热量的不足。但随着电车整车热管理集成程度的逐渐提升,可以通过合理的增大电机发热量的方式来增加余热的回收量,从而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COP,

8、避免了PTC加热器的使用,在进一步降低热管理系统空间占用率的同时满足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需求。除电池电机系统余热回收利用外,回风利用也是降低低温工况下热管理系统能耗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合理的回风利用措施能够在避免车窗起雾、结霜的同时使电动汽车所需制热量下降46%62%,最大能够降低约40%的制热能耗。日本电装也开发了相应的双层回风/新风结构,能够在防起雾的同时降低30%由通风引起的热损失。这一阶段电动汽车热管理在极端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逐渐提升,并朝着集成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电池高功率情况下的热管理效率,降低热管理复杂程度,将制冷剂直接送入电池组内部进行换热的

9、直冷直热式电池温控方式也是目前的一个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与制冷剂直接换热的热管理构型。直冷技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与换热量,使电池内部获得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减少二次回路的同时增大系统余热回收量,进而提高电池温控性能。但由于电池与制冷剂直接换热技术需要通过热泵系统的工作提高冷热量,一方面电池温控受限于热泵空调系统的启停,并对制冷剂环路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过渡季节的自然冷源利用,因此该技术仍需通进一步的研究改进与应用评估。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7349.3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902.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3%;建设期利息149.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6%;

10、流动资金3298.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0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877.80万元,净利润4907.2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90%,财务净现值3502.2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一、 背景和必要性整车热管理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乘员舱温湿环境调控、动力系统温控、玻璃防雾除雾等多目标管理。根据热管理系统架构与集成化程度,将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从单冷配合电加热到热泵配合电辅热再到宽温区热泵与整车热管理逐步耦合,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技术逐渐

11、朝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宽温区、极端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能力逐渐提升。在电动汽车产业化起步阶段,基本是以电池、电机等动力系统的替代为核心技术发展起来的,车室空调、车窗除雾、动力部件温控等辅助系统是在传统燃油汽车热管理技术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与燃油汽车空调都是通过蒸气压缩循环来实现制冷功能,两者的区别是燃油汽车空调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间接驱动,而纯电动车则直接使用电驱动压缩机来驱动制冷循环。燃油汽车冬季制热时直接利用发动机余热对乘员舱进行供热,不需要额外的热源,而纯电动车的电机余热无法满足冬季制热的需求,因此冬季制热是纯电动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温度系数加热器(p

12、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PTC)由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具有热阻小、传热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在燃油汽车的车身基础上改动较小,因此早期的电动汽车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加PTC制热的方式来实现乘员舱的热管理,例如早期三菱公司的i-MIEV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由燃料提供能量不同,电动汽车由动力电池提供能量。电动汽车正常运行时,动力电池放电产热,温度升高,需要对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冷却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由于空气冷却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在早期的电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阶段的热管理主要形式是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别满足热

13、管理的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动汽车冬季供热能耗需求较高,从热力学角度来说PTC制热的COP始终小于1,使得PTC供热耗电量较高,能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而热泵技术利用蒸气压缩循环将环境中的低品位热量进行利用,制热时的理论COP大于1,因此使用热泵系统代替PTC可以增加电动汽车制热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宝马i3车型采用热泵系统来实现冬季制热。此外,一汽奔腾与红旗、上汽荣威等也在部分车型上采用了热泵系统。然而在低温环境下,传统热泵系统制热量衰减严重,无法满足电动汽车低温环境制热需求,需要额外的加热器辅助加热,因此热泵加PTC辅热的制热方式成为电动汽车冬季低温环境下乘员舱制热的主要

14、方式。随着动力电池容量与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运行过程的热负荷也逐渐增大,传统的空冷结构无法满足动力电池的温控需求,因此液冷成为当前电池温控的主要方式。并且,由于人体所需的舒适温度和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所处的温度相近,可以通过在乘员舱热泵系统中并联换热器的方式来分别满足乘员舱与动力电池制冷的需求。通过换热器以及二次冷却间接带走动力电池的热量,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化程度有所提高。虽然集成化程度有所提升,但这一阶段的热管理系统只对电池制冷与乘员舱制冷进行了简单整合,电池、电机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传统热泵空调在高寒环境下制热效率低、制热量不足,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因此,一系列提升热泵空调

15、低温工况下性能的方法得以开发应用。通过合理增加二次换热回路,在对动力电池与电机系统进行冷却的同时,对其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电动汽车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量。实验结果表明,余热回收式热泵空调与传统热泵空调相比,制热量显著提升。各热管理子系统耦合程度更深的余热回收式热泵以及集成化程度更高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在特斯拉ModelY、大众ID4CROZZ等车型上已得以应用。但当环境温度更低,且余热回收量更少时,仅通过余热回收依然无法满足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需求,仍需使用PTC加热器来弥补上述情况下制热量的不足。但随着电车整车热管理集成程度的逐渐提升,可以通过合理的增大电机发热量的方式来增加余热的回收量,从而提

16、高热泵系统的制热量与COP,避免了PTC加热器的使用,在进一步降低热管理系统空间占用率的同时满足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需求。除电池电机系统余热回收利用外,回风利用也是降低低温工况下热管理系统能耗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合理的回风利用措施能够在避免车窗起雾、结霜的同时使电动汽车所需制热量下降46%62%,最大能够降低约40%的制热能耗。日本电装也开发了相应的双层回风/新风结构,能够在防起雾的同时降低30%由通风引起的热损失。这一阶段电动汽车热管理在极端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能力逐渐提升,并朝着集成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电池高功率情况下的热管理效率,降低热管理复杂程度,将制冷剂直接送入电池组内部进行换热的直冷直热式电池温控方式也是目前的一个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