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09244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具有多重效应,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要发挥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和克服其负面影响,需要寻求有效途径以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有利的方面(一) 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基础医学发生根本性变革。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的完成,为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全部基因组成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基因信息,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1、 基因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

2、药开创了制药工业的新纪元,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或者不能经济生产的药物问题。现在,人类已经可以按照需要,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大量廉价优质的新药物和诊断试剂,诸如人生长激素、人的胰岛素、尿激酶、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2、 基因工程抗病毒疫苗:为人类抵御病毒侵袭提供了用武之地。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人类对各种病毒病的抵御能力。比如,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问世,使我国新生儿不再遭遇乙型肝炎病毒的侵袭,也降低了人群肝癌的发病率。就单克隆细胞而言,单克隆细胞在肿癌的诊断检测、显示定位、监测病变、监测疗效

3、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人类还通过基因工程生产抵御各种病菌、血吸虫、虐原虫等疫苗,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力。脱氧核糖核酸或者基因疫苗的问世,变革了机体的免疫方式。如今,人们翘首关注困扰人类的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早日问世。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为克服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株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为生产大量高效抗病毒疫苗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艺。3、 基因工程诊病:运用基因手段诊病,从基因中寻找病根,旨在根治遗传性疾病和为癌症、艾滋病、白痴病之类的“不治之症”寻找新的诊断渠道。目前,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诊断技术是在基因水平上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的最新技术。从原理上说,医生只要拥有适当的工具

4、“探针”,就可正确诊断任何一种基因疾病,而且不论该疾病基因是否产生相应的蛋白质。此法诊断已经不限于癌症的诊断,也用于产前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此外,用在法医上,特别是鉴定犯罪,只要在犯罪现场采到一滴血、一根毛发或者微量的唾液、精斑或者单个精子,都可为擒获犯罪提供线索。(二) 在预防方面:由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预防医学也生产出了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等新型的预防药物;还根据对基因图谱的分析,来预测疾病并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1、免疫学为人类防治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与有害环境和疾病的抗争和防御。基于最初对免疫学的基本要素“抗原与

5、抗体”的认识和应用,疫苗的预防接种使人类得以消灭及控制流行已久的严重传染病。从18世纪牛痘苗的发明应用,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被消灭”,到鼠疫、霍乱、黄热病等等的有效控制。免疫学在抗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抗体的应用,也从20世纪初最早的马源抗体用作临床治疗,到用抗体进行ABO血型鉴定,使异体间输血成为可能,到如今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小鼠生产出的完全人化抗体,应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免疫学为医学各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突破。多年来,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使免疫学进入到现代免疫学时期,免疫学研究主要以基因活化及分子作用为基础,理解免疫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功能,理解

6、细胞与细胞间及免疫系统与机体整体间的功能。基于现代免疫学对“免疫应答及免疫效应是免疫学核心”的认识,以及对“抗原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深入理解,建立了以免疫学有效防治相关疾病的基础。从而使免疫学家可以利用新型研发的疫苗去征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结核;可以从免疫学角度深入认识并解决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痴呆等困扰人类已久的疾病以及新认识的疯牛病;可以发展以干细胞的异体移植为主体的再生医学,免疫学的介入,将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开辟全新的解决途径。目前,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外来的病原体与血管壁的某种抗原成分借分子模拟,发生抗原的交叉递呈,引

7、起自身免疫应答有密切关系。老年痴呆,认为是由于正常蛋白发生病理性片层折叠、变成异常蛋白引起发病,近来,科学家发现,在老年痴呆模型的小鼠体内应用免疫学方法,可使小鼠的痴呆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而现在的生物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已将EPO、IL-2、IFN-、CSF等免疫分子,应用于治疗肿瘤、慢性严重感染及多发性硬化症。由治疗医学模式向预防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人们如何保持自己的健康?免疫学可提供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有效手段,从而能解决日益突出的老年医学问题,精神卫生问题,及改进一些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目前,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1)疫苗的研制:爱滋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仍有赖于免

8、疫学。许多新型疫苗,如重组疫苗、DNA疫苗、口服疫苗,正在研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基于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特异性为基础的特异防治方案,而提高效率并降低副作用,为类风湿、哮喘、红斑狼疮等自身 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防止移植排斥,提供治疗方法;(3)抗体cDNA表达文库、噬菌体显示文库及蛋白组学的开发应用:可望进一步签定开发新的免疫原及免疫分子,获得新的高亲和力的抗体,而更广泛用于诊断、治疗、药物开发; (4)免疫药物的开发:可找到具有抗感染及增强免疫的双重功能的药物,如抗体与生物毒素交联的新型药物,以特异杀死肿瘤细胞。此外,新型具有杀菌和增强免疫力的抗菌素的开发等等也在进行中。

9、2、 基因工程治疗疾病:临床实践已经表明,基因治病已经变革了整个医学的预防和治疗领域。比如,不治之症白痴病,用健康的基因更换或者矫正患者的有缺损的基因,就有可能根治这种疾病。现在已知的人类遗传疾病约有4000种,包括单基因缺陷和多基因综合征。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或者基因打靶的手段,将病毒的基因杀灭,插入校正基因,得以治疗、校正和预防遗传疾病的目的。人类精心设计的基因工程操作,克服了不同个体甚至物种之间由于器官移植所产生的免疫排斥作用,实现人体之间的移植已获成功,成功的实体器官移植有肾、心、肝、胰、肺、肠,也有双器官和多器官的联合移植。而人体与动物之间的器官移植成为现实,临床应用已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10、脱氧核糖核酸化学合成的完善和自动化,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技术的优化,为合成基因“探针”,提高临床诊断的质量,是人类所殷切企盼的。(三) 在诊断方面:超声在医学的应用产生了超声诊断仪,对人体软组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能分辨各种密度相近的软组织。核磁共振不但能获得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解剖图像,还可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结构及其变化。医学高科技的应用,使生物信息的测量技术更加精确化、定量化及自动化,对疾病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并具有快速、无刨伤性等特点。1放射性对医学的影响 :放射性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已很普及,例如X光机和医用CT。1895年伦琴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

11、时发现X射线。X射线发现后仅3个月就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 X射线透视是根据不同组织或脏器对X射线的衰减本领不同,强度均匀的X射线透过身体不同部位后的强度不同,透过人体的X射线投射到照相底片上,显像后就可以观察到各处明暗不同的像。X射线透视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骨折的程度、肺结核病灶、体内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脏器形状以及断定体内异物的位置等。X射线透视机已成为医院的基本设备之。 XCT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器官的各种断面,避免产生影像的重叠。XCT具有相当高的密度分辨率和一定的空间分辨率,对脑瘤的确诊率可达95。对腹部、胸部等处的肝、胰、肾等软组织器官是否病变有特殊功用,对于已有病变肿瘤的大小

12、和范围显示也很清楚,在一定程度上XCT还可以区分肿瘤的性质。目前,医用XCT已成为临床医学诊断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技术,它的分辨率高,用生理性核素示踪,是目前唯一的活体分子生物学显示技术,PET可以从生命本原基因水平作出疾病的早期珍断。PET不仅可生产放射性核素,还可用于肿瘤学、神经病学和心病学的研究,它可为病变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2、电磁学对医学的影响 :磁共振断层成像是种多参数、多核种的成像技术。目前主要是氢核(H)密度弛豫时间T、T的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向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照射,人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氢核在电

13、磁波作用下,会发生核磁共振,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随后又发射电磁波,MRI系统探测到这些来自人体中的氢核发射出来电磁波信号之后,经计算机处理和图像重建,得到人体的断层图像由于氢核吸收和发射电磁波时,受周围化学环境的影响,所以由磁共振信号得到的人体断层图像,不仅可以反映形态学的信息,还可以从图像中得到与病理有关的信息。经过比较和判断就可以知道成像部分人体组织是否正常。因此MRI被认为是一种研究活体组织、诊断早期病变的医学影像技术。 MRI与X- CT和B超比较,X- CT及B超只能显示切面的密度分布图像,而MRI图像可以显小切面的某一原子核同位素的浓度分布或某一参量(如弛豫时间)分布。因此MRI要比

14、X- CT和B超获得更多的人体内部信息,尤其是对于脑部病变和早期肿瘤病变的诊断,MRI更具有优越性。 3、 声学对医学的影响 :超声在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由此形成了超声医学。超声波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它主要是利用超声良好指向性和与光学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和多普勒效应等物理规律,利用超声发生器把超声波发射到体内,并在组织内传播。病变组织的声阻抗与正常组织有差异,用接受器把反射和散射波接受下来,经过处理显像后就可对病变进行诊断,比如A超、B超和多普勒血流仪等。 目前,物理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正在进一步拓展,往往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知识,比如能迅速缓解疼痛病状的声电疗法,就是综合利用了

15、超声和交流电。在其他方面,液晶在医学上已用于医疗热谱图(诊断乳癌、血液疾病等)和其他显像技术中。超导等技术在医学中也有应用。 总之,物理学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对物理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四)在治疗方面:在临床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因而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治疗中的许多难题将会迎刃而解。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及人工脏器等高新医学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身患绝症的患者有了生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现代科技武装医学领域,使医疗高新技术为人类防病治病和提高健康水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推动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放射性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癌肿治疗,针对对常规外科手术来说困难的疾病和部位(如脑瘤)而

16、设计的粒子手术刀已得到了推广,其中常用的有X光刀和光刀。快中子、负介子和重离子治癌也在进行,它们对某些抗拒射线的肿瘤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价格高昂,世界上已有许多实验室在临床使用。其次,粒子手术刀对许多功能性疾病如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病、麻痹、恶痛、癫痫等也有很好的疗效。另外,利用放射性可对医疗用品、器械进行辐射消毒,具有杀菌彻底、操作简单等优点。 二、 不利的方面(一)、 医学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医患关系的融洽,带来了医源性疾病增多、医疗保健费用剧增、卫生资源严重浪费和医疗思维部分僵化的诸多不利影响。医务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受限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医学各领域的普遍推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人类征服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稳步推动着医疗、社会总体前进的步伐。然而,伴随医学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和在临床诊疗各环节的渗透,其“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逐渐从医学技术、医学心理、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