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09122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复习巩固答案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第二十五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1、 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下列词语的意思。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吵嚷:

2、大声地叫嚷。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撑腰: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 得意扬扬:十分得意,神气十足。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2、把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3、 这一段主要写了(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4、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会怎么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同胞却受到外国人的欺凌,都是因为我国贫穷和落后啊!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惩处(处罚 ) 训斥(斥责) 褴褛(破烂)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

3、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魏校长的问题。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你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由此可见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答: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

4、年。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 少年 )时代的一件事,它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它意识到( 中国 必须振兴 )的重要意义。4、在“有志者当效周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 ),“效”是( 效仿)的意思,“周生”指的是(学习周恩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像周恩来学习 )。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清晰(模糊)热闹(冷清)第二十六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那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课文写了两件事,(叶老帮我批改作文)和(邀我做客)。2、学习本文后,我最大的收获是(作文要写得真实,要有感而发。)3、学习了本文后,我还学会了(修改作文

5、。)叶老从六个方面给肖复兴修改了作文: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把长句改为短句)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5(增添词句,使表达更具体、准确、完整。)6(改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

6、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1、 这段中的“我”是指( 肖复兴 ),作家是指( 叶圣陶 )2、 词语解释蕴含:包含。质朴:朴实。摇曳:摇动。沉郁:深沉。文中指爬山虎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绿得深沉。非凡:不寻常。3、 “庆幸”是指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的意思。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 C )A:“我”的作文一幅画像获奖了。B:“我”能到大作家的家里做客,很荣幸。C:我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4、“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中“人品”指

7、叶老对人( 平易近人);“作品”指叶老对文(一丝不苟)。5、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的原因是什么?答: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想起叶圣陶先生,所以以此为题。(背熟)6、为什么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答: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背熟)7、这篇课文与爬山虎的脚都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对吗?(不对)8、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对吗?(不对,作者是肖复兴)9、童话稻草人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对吗?(对)10、这篇课文( 两 )次提到爬山虎,分别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