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09000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创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技术创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技术创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技术创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技术创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创新大会工作报告2013 年 7月*日高家权同志们: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安装分公司首次技术创新大会,本 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精神,总结、 分享自专业化公司成立以来的创新活动,对下一步公司创新 的任务做动员和落实,并表彰和奖励八年来在公司技术创新 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号召全公司职工 继续弘扬集团公司“负责任,能创新” 企业精神和安装人“勇 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创新精神。在此,我代表公司领 导班子,向积极支持和参与创新、为安装分公司安全生产做 出贡献的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创新获 奖者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一、八年来专业化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显

2、著从 2005 年公司回归集团公司主业的八年来,紧紧围绕 井下综采拆装机械化、机电安装快速化、矿区高压供电线路 维护信息化,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实践,对安全生产的重点和 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安全上,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本质 安全型”摆在首要位置,严抓细管,千人轻伤事故率从2.74 下降到 1.85,同比降低了 32%,先后实现了五个安全年, 保持了安全发展的总体平稳态势。生产上,充分发挥专业化 队伍集成高效的优势,综采拆装共完成 407个工作面施工, 实现了矿区全覆盖;机电安装、机械加工、土建施工高度集 成,高质量地完成了井架吊装、井筒装备、停产检修等多项 重点工程,确保了集团公司6 对新建矿井的

3、联合试运转;线 路维护上,确保了矿区近 506 公里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的安全 运行,杜绝了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的责任性停电事故。经营管 理上,建立和完善以成本控制为重点的经营调控机制,强化 经营指标分解考核,经营产值从 2.4亿元增加到5.88亿元, 职工收入逐年提高人均工资突破 9万元。上述的一切,都是 来自于我们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践。技术创新使安装分公司这 个 35 年的老单位焕发出了青春活力,为矿井安全、健康、 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撑,成为了集团公司第一轮 大发展功勋单位。八年间,安装分公司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 余 篇,发表安徽省省级工法 5 篇,获国家煤炭协会 QC 奖 22

4、项、太阳杯工程奖4 项、优质工程奖4项;获集团公司“五 小”科技竞赛奖 32 项;2010 年以来,获国家实用型专利 15项、国家发明专利11 项,特别是液压支架拖运装置、装 配装置及系统和溜槽安装平台等发明专利,填补了集团公司 大采高、大倾角综采拆装技术专利的空白。今天表彰的特等 奖 项,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受到表彰的 个 创新项目,个先进集体、个技术创新带头人)。(一)综采拆装技术实现重点突破随着矿井综合采煤机械化技术水平提升,大倾角、大采 高采煤工作面综采拆装的机械化,成为专业化队伍快速拆装 的关键,大采高工作面大型支架安装和解体、顶板支护,大 倾角工作面支架拆除、溜槽

5、拆装和防倒防滑防飞矸等施工工 艺,是我们技术创新攻克的重点难题。大、吨位重,使用手拉葫芦起吊组装、下垫工字钢调向等传 统安装工艺易刮犁底板;拆除时用绞车配合滑子进行牵引和 调向,用千斤顶进行起吊装车。这些传统拆装工艺,造成支 架与底板直接摩擦造成刮底严重,牵引阻力大导致绞车和钢 丝绳已易损坏,起吊锚链易断裂,工作面环境差,劳动强度 大、安全系数低,支架组装和拆除进度缓慢。为此,在安装 过程中引进了风动葫芦组装支架、使用支架安装平台进行支 架调向,在拆除中使用大采高支架拆除装车一体化平台,利 用液压油缸动力牵引和调向,完成拆架和装车。减少了滑子 和手拉葫芦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提高

6、了 安全系数,使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安装工期从每圆班2 架提高 到6架,拆除工期从每圆班3架提高到 6-7架。其中,大采 高支架拆除装车一体化平台获 2012 年五小活动一等奖,国 家发明型和实用型专利,风动葫芦的稳压过滤处理装置及风 动系统获2010 年国家发明专利。在解体工艺上。传统方法是利用手拉葫芦或游锤拆除液 压支架销子,但是大采高支架吨位重、销子受力大,使用此 两种工艺拔销子,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还极其耗费螺杆、 滑杆和手拉葫芦等器材。特别是潘一矿 2141(3)工作面, 支架销轴变形和锈蚀严重,使用手拉葫芦或游锤无法拔出销 子,使用放炮处理,导致支架底座变形严重,且存在放炮崩 人的事

7、故隐患。为此,谢桥矿1161(3)大采高工作面 30/65 支架拆除施工中,自行研制了一套液压拔销装置,利用液压 油缸配合高强螺栓无损伤拔销解体,平均每天多解体 1.2架, 工 期 提 前 15 天 , 节 省 支 架 维 修 费 用 300 万 元 。 ZY10800/30/65 大采高全解体支架拔销装置设计及应用获 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一等奖。2.大倾角工作面溜槽快速拆装工艺。通常所称的大倾角 工作面是指煤层平均倾角25的采煤工作面。溜槽安装过程 中,因倾角大,脱车时,易下滑,传统方法是利用手拉葫芦 起吊调整、手工链接;溜槽拆除装车,人工使用葫芦拉至拆 除通道装车;其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

8、栓挂葫芦、人员站 位时安全威胁大,易造成挤手碰脚等轻微事故发生。为此, 自行研制设计了溜槽安装平台,利用绞车牵引脱车自动缝 合;并拆除时采用了装车平台,避免了在工作面起吊、装车、 捆绑。此两项设备的投入使用,减少了矿方打专用起吊锚杆 费用,避免了施工人员操作手拉葫芦起吊的过程,降低了劳 动强度和安全威胁,现已在各工区全面推广应用。其中,溜 槽安装平台装置获集团公司 2013 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 二等奖;刮板运输机溜槽拆除装车装置获 2012 年集团公司 “五小”活动二等奖和国家实用型专利。3. 大倾角工作面双绞车牵引拆装技术。 液压支架安装 时,在工作面下松过程中,由于倾角大,重心前移,平

9、车后 轮会向上翘起,车辆易掉道,操作人员拿道复位安全威胁大; 同时支架在脱车时易倾倒,造成设备损坏。为此,创新了双 绞车打运技术方案,使用主运绞车钩头将液压支架从尾部链 条处或侧护板眼孔处留绳,辅助绞车钩头直接挂在平板车 上;在液压支架脱车前,将工作面绞车拴挂到液压支架上侧 护板上或前方立柱上,并始终保持带劲,防止支架侧翻。在 拆除时,由于支架处于倾斜状态,降架后与顶板脱离,易前 倾、侧翻或歪倒,若使用单绞车牵引,支架因前后受力不均 衡,钢丝绳和钩头易断裂,造成放大滑事故,安全威胁极大。 对此,采用双绞车牵引拆除,一部绞车牵引待拆架,另一部 绞车栓挂到液压支架上带劲防止倾倒,拖运时使用二次保

10、护,防止钩头断裂。此施工工艺改进一举解决了大倾角工作 面拆除时支架易翻、易倒的难题。大倾角工作面设备快速 安装工艺创新荣获集团公司第23 届“五小”成果一等奖。4.大倾角防倒防滑防飞矸新举措。因倾角大,人员行走难、易滑倒;矸石下落,造成飞矸伤人,给工作面作业人员 造成极大安全威胁。针对特殊施工环境,技术人员对倾角不 太大的,使用编制袋装煤及矸石码成阶梯。对倾角较大的,依据现场实测角度,在煤壁侧设计铺设钢筋行人楼梯。从工 作面上口开始每 20-30米,设置一面防飞矸挡墙和金属网进 行隔离,减小缓冲,有效的防止了工作面矸石滚落造成工作 面下口人员受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其中,自制钢筋行人 楼梯获2

11、009 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三等奖。5.破碎顶底板及松软底板急倾斜工作面快速拆除技术。 急倾斜工作面拆除施工中,因工作面跟顶收作,顶板破碎严 重、底板残遗煤厚、底板松软,涌水量大导致工作面煤底受 积水浸泡、冲刷,加之煤底受自重力影响,易出现抽底、片 帮,造成支架与顶板悬空后易下滑或倾倒;而且在拖运拆除 支架造成刮底严重,造成工作面底板破碎严重。施工难度大、 安全威胁系数高,极其耗费工时。为克服施工难题,专业口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创造性地采取人造底板工艺。在刮 板机溜槽下抽底段接木垛、铺金属网,并在随后的拆除过程 中使用钢丝绳配合绳卡将木料固定在未拆支架上,防止抽 底。特制了滑道平台压在通

12、道内轨道上,使支架拆除后在平 台上调向并上滑道,也防止了通道内的抽底和煤壁侧片帮现 象。此项技术在平均倾角46的潘北矿 1222(3)工作面和 平均倾角53的李嘴孜矿 3232(1)工作面拆除施工中得以 推广应用,一举攻克了多年来困扰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拆除施 工中顶板破碎、底板抽底、支架犁货、煤壁片帮等技术难题, 两个工作面创造效益 200万元。6.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工具、新装备。井下综采拆装施工 中在运输、组装、起吊、安装等关键环节,大多还处于人工 操作阶段,职工劳动强度高、人力投入多、工器具消耗大、 安全系数低。为此,引进一批新工具、新装备,如使用液压 变轨吊代替手拉葫芦翻平车,利用多功能机械

13、手组装支架前 梁和溜槽,采用安装叉车和回撤平台代替绞车牵引安装支 架,应用组装架装置来完成支架组装工序,比原人工组装减 少了2-3 人。这些工具和设备的引进使用,推进了快速拆装 机械化,减少了手拉葫芦、起吊锚索、绞车使用量和人力资 源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和安全系数。(二)机电安装工艺革新成效显著1.井筒装备安装工艺创新。张集西区混合井井筒转变安 装中,因混合井具有主副井双重功能,井筒中有隔板和封闭 墙,传统安装工艺无法解决施工中实际困难。为此,针对存 在的问题,创新了一次成型安装工艺。在此次施工中,首先 采用了多层工作平台(吊盘)自上而下将罐道梁、罐道梯子 间等一次成型安装,然后利

14、用模具盘进行定位找正,解决了 传统工艺中因多次升降工作台,造成工序反复、时间较长, 罐道梁定位找正尺寸不准等施工难题。此施工工艺的特点在 于,能实行定位打眼、管路、罐道安装等多工序平行流水作 业,节省了改盘时间。张集西区混合井井筒装备安装实际工 期相对原来计划工期,缩短了19 天。节约各种材料费用和 劳动力成本达 80 万元,为公司今后在混合井井筒装备施工 中奠定了技术经验。立井罐笼、箕斗混合提升系统设备一次 成型安装工艺获 2011 年国家发明型和实用型专利、 2010 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级工法。2.大型钢结构井架吊装工艺。传统井架吊装工艺只能满 足重量在500吨以下,高度在3550

15、米的小型井架,但是 集团公司第一轮大发展中井架多为8001200吨、6076 米的箱型梁钢结构井架,传统工艺分层组对、主副斜架分次 吊装,不能平行作业,占用井口时间长,无法满足集团公司 快速建井的需求。为此,在谢桥矿第二箕斗井重 1206 吨、 高 76 米的井架吊装过程中,采用了整体分片组对、桅杆平 行起吊、滑车平衡吊装、内腹板定位成型等技术。使得桅杆 吊装、井架支架组对、井口冻结等多工序平行作业,利于井 架组对中几何尺寸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占用井口工期平 均缩短了 20 天,减少了稳车、滑车、固定井架道木使用数 量,降低了人力、物力,并在 12 个大型大型钢结构井架吊 装工程中推广应用。

16、谢桥矿第二箕斗井井架吊装获 2011 年 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奖。3.停产检修换绳工艺革新。在主绳更换上,传统工艺是 利用绳卡将新旧绳对卡,放新绳吐旧绳,稳车两次翻绳,针 对此工艺中稳车受力大,放绳时易打滑,两次翻绳时间长、 绳卡易损伤钢丝绳绳芯等技术缺陷,在 2012 年谢一矿二副 井主绳更换时,创新使用了一次成型提升主绳更换技术,避 免了绳卡的使用和两次翻绳工序,有效的延长了新钢丝绳的 使用寿命,也解决了两次翻绳过程中因静张力过大,提升力 不够易打滑的问题。在尾绳更换上,采用了从井底提升级带 新绳吐旧绳的工艺,打破了以往地面稳车换尾绳的传统施工 方案,与原有工期相比缩短了一半时间,获 2007 年集团公 司“五小”活动三等奖。(三)供电线路维护技术安全可靠。矿区供电线路维护的难题:一是,受地表下陷沉降影响, 杆塔、杆基受力不平衡,易造成杆塔和杆和基倾斜,倒杆、 断线等事故,线路维检安全威胁大、技术难度高。为此,针 对耐张段线路出现的导线驰度超标后调整难的问题,设计了 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