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08950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心理治疗师考点辅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知识一、心理治疗概论1、基本概念(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指的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理的有关 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症状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 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同:1. 理论方法一致2. 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相似3. 原则一致4. 都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 追求目标一样异:1. 工作对象侧重不同(咨询是正常的人、治疗是心理障碍的)2. 工作内容有差别(咨询人际关系、职业选择、教育、婚姻、治疗是神经症、心理障碍、行 为障碍)3. 专业人员的名称不同(咨询是咨询师、治疗是治疗师或医生)4.

2、 干预重点干预策略不同(咨询是重视支持性发展性,强调来访者潜能和资源的开发时间段、 治疗是重视行为的矫正、训练。强调重视人格的重建,时间长)5. 组织结果不同(咨询学校、治疗医院)(3)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关系2、基本问题(1)心理治疗的目标(2)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有心理问题的病人 躯体疾病急性期,由于存在严重的心理反应,有时需要在接受生理上紧急处置的同时,接受 一定的心理治疗。如支持疗法、松驰疗法等,以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性质,降低心理应激水 平,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战胜疾病。慢性病人、手术病人、老年病人、儿童病人、传染 病人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会使疾病症状复杂化,影

3、响机体的康复过程。对这些病 人的治疗,单用生物学方法效果不佳,必须结合心理治疗。 神经症性障碍 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癔症和某些抑郁症,常由心理因素引起,故心理治疗 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 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兴奋躁动症状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仍有幻听 等幻觉的干扰,因此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这类病人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目的是帮助病 人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促进自知力的恢复,鼓励其加强自我克制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增强 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心理治疗还可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抵御来自社会的歧视和错 误看法。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虽然是躯体疾病,但其病

4、因与心理社会应激密切相关。此类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 健康的主要疾病,理解和掌握心理治疗技术尤为迫切。 社会适应不良和各类行为问题 正常人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难以应对的心理社会压力,出现自卑、自责、抑郁、焦虑、失眠、 过食和肥胖、酗酒、口吃等心理行为问题。此时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其改善人际关系,掌握 应对技巧,从而改善情绪和躯体症状。(3)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治疗者都应有强烈的关切、同情、乐于助人的态度,和患者之间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医患关 系。一切心理治疗都要通过医患关系。没有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医患关系,任何心理治疗要 想取得成功是不可想像的。医患关系良好是一个有力的治疗因素,它本身具有一种魔力足以

5、减轻患者的疾苦、缓和焦虑、激发患者的希望和信心。如在催眠治疗时,患者接受治疗者的 暗示而进入催眠状态,吐露内心深处的心理创伤,在治疗者暗示下消除症状、恢复健康。 其实,除了在治疗者与患者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医患关系外,治疗者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 力量。在医患关系满意的情况下,治疗者在病人心目中具有权威的形象,那么治疗者的支持、 保证和解释都易为病人接受,甚至治疗者的某些个别缺点也会为患者所宽容。有时候,只有 治疗者在场,病人就获得了安全感,减轻了焦虑症状。在行为治疗中,虽然从一开始就强调患者反复训练,甚至根据某些指南和磁带自行练习,似 乎医患关系不像其他心理治疗那样强调。但是,这丝毫不能忽视医患

6、关系的重要意义。因为 要使患者愿意接受行为治疗、建立信心、坚持训练和认真执行治疗者的建议,没有良好的信 赖的医患关系仍然是不成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核心在于要使患者相信您愿意帮助他,而且您有能力帮助他。治疗者的 角色行为包括医德、态度和技艺与患者对治疗者的期望相吻合,这是建立互相信赖关系的基 础。在心理治疗开始时,应对患者的态度和情绪保持相当的敏感性,以克服建立医患关系的 困难,治疗者应当满腔热情;诚恳、富于同情心,关心患者的利益,力图理解和满足患者的 需要。在相互信赖基础上建立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将发展为治疗同盟,成为帮助患者克服病 感、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治疗环境,是各种心理治疗都需

7、要的。心理治疗应能提供患者疏泄不良情绪的机会, 能为患者保守秘密;心理治疗环境应有利于治疗者或参加治疗的集体小组成员倾听患者的诉 说;而且治疗环境适当,如在威望很高的医院中,能提高治疗者的权威形象,增加患者的希 望和信心。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虽然不同的心理治疗,其治疗的目标各不相同,有各自不同的对象。 但各种心理治疗都同意合适的治疗对象是心因性疾病、神经症性障碍、行为障碍和心身疾病 患者,有接受心理治疗的强烈动机,年轻,可塑性大,智力正常,有中等以上文化,有良好 学习能力,环境良好或可以变好,人际关系较稳定,无显著性格障碍。 确定现实的治疗目标。虽然各种心理治疗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治疗重

8、点,如精神分 析重点在于分析潜意识的矛盾冲突,揭示内在的精神活动,以完善患者的人格。行为治疗重 点则在于强调外部刺激与行为的联结,以改变行为症状为主要目标。认知治疗则认为适应不 良性认知是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原因,治疗目标以改变认知为重点。但是,各自都有治疗成功的实例。研究认为,其中共同的因素可能是他们都增强治疗性医患 关系;激发和维持病人得到帮助的希望;提供学习经验和新的认知;振奋精神和情绪为改变 态度和行为提供了新的动力;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我控制感,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希望。 心理治疗都有一定的实施计划与步骤。任何心理治疗的实施,都要求治疗者对患者有详细 的了解,收集全面完整的病史,对关键问题还

9、要反复核实。要善于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 乐意提供病史资料乃至吐露其隐私。没有详细的病史材料,任何心理治疗方法都难以击中要害,甚至导致指导失误。每次心理治 疗中要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述,鼓励患者疏泄,要善于支持患者,强调积极的因素,避免患者 的依赖心理,提醒患者忽略的东西,对其疑虑作必要的解释。每次心理治疗结束时要归纳会 谈要点,鼓励患者将学习获得的新的认知、经验或技能加以练习,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巩固疗 效。 综合治疗的原则。由于人类疾病的形成常常不是单一的原因,往往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 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治疗时也应采取综合的方式。有些时候,药物、手术是主要方法, 另一些时候,心理治疗则是主要

10、手段。但更多的时候,可能需要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 法,例如,治疗心理生理疾病时既需要药物解除躯体症状,又需要心理治疗处理其情绪因素。 对癌症也是如此。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抗精神病药与长期支持性心理治疗。很多情况下,药物与心理治疗起了有益的协同作用。但也应注意,有时药物会干扰患者的学 习过程或由于副作用干扰了会谈,则以不用为宜。例如,某些恐怖性障碍进行行为治疗时, 为了不妨碍患者的自身训练,通常不主张给予过多镇静性药物,能不用药时最好不用。 心理治疗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行事方式不同, 心理治疗时解释、指导也应有所不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人际交往方式

11、、风俗 习惯和人格特征和外国人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对疾病的看法有时可能和国外相反,如同性恋 在我国认为是变态,在欧美一些国家却认为是正常的。因此,心理治疗时疗治者应从我国社 会文化背景出发施行心理治疗,否则,可能会犯错误。(4)对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要求3、心理治疗的历史 心理治疗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治疗的方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黄帝内经曾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 在西方,早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就已经使用暗示疗法来治疗疾病。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西方流行麦斯麦的催眠疗法。之后,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首创的精神分析法也得到广泛的传 播

12、。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心理治疗工作者李心 天等对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悟践心理疗法”。我国学 者钟友彬结合中国实际创造了中国式的心理分析法,称“认知领悟疗法”,同样取得了很好 的疗效。此外,湖南医科大学张亚林等在90 年代提出的“道家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医学部 胡佩诚提出的“漂浮治疗”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影响。4、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1)整合的发展趋势(2)整合趋势的影响因素二、心理治疗师1、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与培养(1)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要求1. 学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或者其他专业本科学历以上2

13、. 理论学习:1 基本理论:普通、发展、社会、咨询心理学等2 职业道德、职业守则、相关法律等3 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和心理治理技能3. 实践操作:实践训练课程、临床实习、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2)自我体验与成长(3)专业实习与督导2、心理治疗师的心理特征与自身的心理卫生(1)心理治疗专业是助人专业心理治疗的专业特点:是助人的专业,心理治疗师是专业的助人者,不是实施操纵的社会控 制者。促使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成长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使人正视危机的过程。 助人过程的促动力来自两方面:助人者人格特征+助人技巧。(2)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素质 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自我和他人的良好觉

14、察,尊重并欣赏自己和他人,认同自 我,理解自己的能力及限度,真诚、诚恳、诚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乐于改变自己,真 诚地关心他人,认真地投入工作等特点。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其他素质:1)具有自我意识和价值立场:认识自己的内在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个性及其发展历程。 对自己诚实、对来访者诚实,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别人谋取私利,防止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 强加于人。2)文化、亚文化经验意识:能够了解自己与来访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别和相似性,尊重对 方的生活方式、经历、自我意识和价值。3)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助人的过程需要随时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好情绪反应。4)做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治疗师应该意识到,自

15、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别人都有或好或坏的 影响。5)利他主义:乐于助人,以积极的情怀从事助人的过程。6)道德感:不损害来访者的利益,尤其不应有反社会的行为。7)责任感:对助人的终极目标保持清晰的认识,明确我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 逐渐增加来访者的自我责任能力。8)共情(同理心、同感、投情):对于别人的问题具有投入的、设身处地的、见景生情式的 理解。有表达温暖与关切的能力,做到真诚,言行一致,心口一致,不虚伪。(3)心理治疗师的心理卫生问题1)助人情结: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将助人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高度投入地为弱者工 作是为了经常获得胜过别人的优越感,并能掩饰自己的弱点和痛苦。2)枯竭状态:因

16、持续的工作应激、消极情绪体验造成的心身疲惫和消耗状态。一方面,专 业助人者需要释放、疏导不良情绪体验和认知负荷,另一方面还需要体能、智能和情感的充 电。3)自身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治疗师习惯于作为观察者,对别人的人格障碍进行评判并进 而尝试矫治,却往往没有发现,正是自己的人格问题成为实现工作目标的有害因素。3、心理治疗工作中的伦理问题(1)治疗师的责任 心理治疗师的职责:1. 不断学习与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与水平。2. 明确自身的专业限制与能力极限,不作超越自己职业界限与能力极限的事。3.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促成当事人的成长与发展,因而不能让来访者无法摆脱对治疗师的依 赖。4、心理治疗应该建立并遵守双方约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