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08920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文化墙方案策划序号主题文化内容1.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思路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努力夯实基础、到位做实,治理隐患、对标一流,紧扣发展主题,培育对标文化,筑牢攻坚机制,创建本质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动集团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2.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特大事故,杜绝人身伤亡事故,杜绝人为原因导致的性质恶劣设备事故、垮坝事故和电厂原因导致的电网事故,杜绝全厂对外停电停热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杜绝环境污染事故,杜绝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及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

2、3.公司安全文化理念1.公司安全理念口号:安全工作快乐(幸福)生活珍爱生命愉快工作2.安全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对安全工作的总体认识: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4.对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5.对安全责任的理念: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6. 人身安全管理原则 ; 三不伤害原则7. 异常事件处理原则:四不放过原则8. 运行操作五不准:不准无票操作、操作票不经审批不准操作、不准弃票操作、不准无监护操作、重大操作管理人员不到位不准操作9. 运行操作三反对:反对操作人员有依赖思想,反对监护人

3、粗枝大叶,反对私自变更操作顺序。10. 检修工作五不干:工作任务不明确不干;工前不进行三讲一落实不干;没有安全危位置宣传牌备注第一位置一号牌第二位置一号牌险点预控措施不干;工作过程失去监护不干;工后不总结不收工。11.公司 2010 年安全奋斗目标不发生人身重伤、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公司责任的电网事故;不发生二号牌起重机械损坏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垮坝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杜绝发生人身轻伤事件;杜绝重大危险源和25 项反措管理不到位引发的事故; 杜绝误操作及人员违章造成的性质严重的一般设备事故。控制机组非停 1 次/ 台 . 年。年内

4、实现 3 个安全生产100 天12.公司领导安全生产承诺推广大唐国际从严管理的经验, 严格惩处和责任追究,提高依法安全生产、依法实施安全二号牌生产管理的水平。继续把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人身伤亡、严重设备损坏、全厂停电停热、性质恶劣的责任事故及其他有可能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放在突出位置,以风险防控的理念引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3.公司安全生产思路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主线, 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加强安全监督, 履行岗位职责。二号牌着力提升现场管理履责能力,建立安全监督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三讲一落实”活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狠抓作业中责任落实,注重作业后的经验总结,改善作业环境,规范作业

5、行为,营造安全氛围,推动学习型班组、6S班组、高星级班组建设工作。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继续落实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完善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用风险防控理念引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工作,科学、合理的编制突发事件演练预案, 积极开展演练活动, 提高全员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五是加强外包队伍管理。 严格用人制度, 实行项目负责制, 坚持“谁用人谁管理” 的原则,落实外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促使现场作业不断规范化、标准化14.公司 2010 年度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发电公司2010 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减亏增效”为中心,狠抓“量化对标、

6、节能减排、设备治理”三项工作,创新“安全、电量、燃料、多经”四项工作管理思路和模式,为实现“本质安全型、经济效益型、指标一流型”发电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简称“围绕一个中心,狠抓三项工作,创新四个管理,实现一个目标”的“ 1341”工作思路。15.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设备部:发电部:项目部:勤源公司安全责任目标三号牌16.红黄牌展示安全红黄牌展示台三号牌17.安全绩效考评安全绩效考评指标:两票使用率、标准票覆盖率、标准票使用率、异常超指标次数、障碍三号牌超指标次数、违章次数、18.安全事故通报、 安全生产嘉奖令嘉奖栏:四号牌19.安全生产曝光栏违章曝光栏 ;四号牌20.重要事件通知重要事件通知栏

7、:四号牌21.重要指标量化对标重要量化指标:四号牌1.主要生产指标:发电量、厂用电率、供电煤耗、油耗不给水率、2.主要安全指标:特、重大事件发生率、人身伤亡事件发生率、火灾发生率、一类障碍(非停)、二类障碍、两票使用率、两票标准票使用率、3.设备可靠性指标:设备利用小时数、等效可用系数、机组非停次数、4.燃料指标:煤场存煤、入厂、入炉热值差5.环保脱硫指标:脱硫投入率、电除尘投入率、烟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22.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建议按期宣传:五号牌23.集团公司对标文化何谓对标管理?对标管理也称标杆管理,被全球管理学界称为 21 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首,五号牌是企业通过规范且连续地将发展和经营管

8、理过程中的标志性指标及管理实践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标杆企业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对标管理的第一要领是同类可比, 找准参照物,有的放矢; 核心是激励或鞭策各级指标管理者;基本方法是找出差距,研究对策;根本要求是务求实效。要在创一流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对标管理这一方法,通过开展比较,产生“同比”和“环比”,找出创一流工作中的差距或进步,这一基本方法贯穿于创一流体系所有指标的分析和管理的始终;它是应对2010 年艰难困境的有力举措,它不仅是眼睛向内,节支降本,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有力举措,更是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从量化对标管理的目的来讲,就是瞄准先进、查错

9、纠弊、 持续改善、 不断超越; 从工作出发点来讲, 就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量化对标管理的实施上讲, 要抓住对照先进设立标杆、对照标杆查找差距、对照差距量化指标要求三个环节。对照先进设立标杆不难,同行业、 同类型机组的管理先进指标就是我们的标杆;难就难在对照标杆查找差距和量化指标,找差距不仅是指标的差距,核心是要找到我们产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把能量化的追赶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要全面推行量化对标管理,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以集团公司和国内先进水平为标杆,制定量化对标管理办法,分析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

10、,确定对标活动内容,明确对标目标值,将各种量化指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和岗位,将量化标准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无形管理变成可量化、可考核的有形管控,不断推动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精”在事前, “细”在事中,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24.安全生产三条生命线科学、量化以设计值为基础的确保目标,以国际国内同行业、同类型机组的标杆值为一流五号牌目标,辩证地分析自身优势,客观认识存在的差距,扬长避短,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吉林发电公司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技术监控、培训三条生命线建设,开设了网络大讲堂,强化培训工作。以国际国内同行业、同类型发

11、电企业、发电机组的平均值为及格标准线,以最高水平为一流标准线,以不断创造记录为创造标准线,用“五确认一兑现”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提高盈利能力各项工作的全面对标管理体系、科学、量化以设计值为基础的确保目标,以国际国内同行业、同类型机组的标杆值为一流目标, 认真对标挖潜、 实现对标一流、努力对标创造,是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关键25.本质安全型企业理念本质安全型企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的安五号牌全理念。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协同性,使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建工作,就是要不断丰富、 完善和深化集

12、团公司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风险管控,从预防隐患的形成入手,实现一切安全风险的可控在控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围绕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持续改进四个环节,针对人、设备、环境、管理四个要素,从全员安全生产理念的培养、制度的建设、管理的严密、设备的健康、系统的完善、技术的支持、人员的保障、环境的和谐等同步开展工作。要从源头做起,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对标管理,实现优化设计、规范安装、优质运行按照实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的基本要求,制定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不断深化,把“四个凡事” 、“四个责任” 、“三大标准” 、动态对标落到实处26.安全生产宣传标语1.提示类: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严是爱,松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高根据现场立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