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的发展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08913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街的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街的发展规划(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街的发展与规划、商业街的发展研究一、建设现代商业街,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1、住宅开发的相对饱和,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寻求新的商机近几年,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发展较快,整体市场趋于饱和,房地产商如何寻找新商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商业用房的开发正当时。商业用房的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1)96年以前,以大百货的开发为中心,进行旧城改造;(2)96年以后,5000m2以上大型超市逐渐出现;(3)20世纪末,21世纪初,商业街的建设开始起步,旧城的改造、新城的建设正兴起;(4)目前的SHOPPING MALL建设热。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及将要完成的购物中心有54个,约680万m2,平均每个约12.6万m2。新

2、增项目约120个,1500万m2,支撑这样的大项目,每m2的保本销售额为60008000元/ m2,需要完成销售额10001200亿元,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3%5%。这样惊人的数据、这样快速的发展速度,将会为其它业态、中外企业带来强烈冲击。事实上,美国SHOPPING MALL平均约为1万m2,日本不足2万m2,英国均为1.48万m2,我国目前SHOPPING MALL的规模及发展速度,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有过快的趋势。2、商业街的建设,要把握好新的概念(1)现代商业街不同于传统商业街商业街,是以商业中心为主导,以社区商业为基础,以各种商业街为特色,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城市商业结构。现代商业

3、街,是多功能的整合,既有购物中心的功能,也有商业街的特点,是多业态、多功能的整合。商业业态,即商业企业经营形式,国家规定有8种形式:包括百货、超市(5000m2以下)、大型超市(5000m2以上)、仓储商场、产销店、专门店(即销售著名品牌)、专业店(如国美)、便利店。商业形态,是商业企业为了产生群体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积聚模式,有三种形态,一种是原始状态(如集市贸易),二是发展形态(含现代商业街、购物广场、商品一条街等),三是最高形态,包括国际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它是商业用房开发的主要形态。(2)现代商业街是城市的辐射、内聚的所在,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所在。(3)现代商业街不是商品经营概念,而

4、是商品和服务的综合营销,这里的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的服务,二是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4)现代商业街不是业态的概念,而是反映城市特色的商业形态,它更强调的是整合的概念。(5)现代商业街不是商业企业的概念,而是城市的缩影,是城市的精华,是城市的标志,城市的窗口,集中反映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3、在商业街的建设上存在的误区及倾向(1)现代商业街不是产业化,越大越好,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要相适应,要因城、因市、因地开发,不能盲目扩大规模。据研究,一条商业街最为合适的规模为1520万m2,长度800m左右。(2)商业街不是形象工程,应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行为为主体。

5、政府有时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上马商业项目,导致商业面积过剩,空置量增大。(3)商业街不应该是政府行为,而是商业行为,要考虑投入、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建市容易,兴市难。(4)商业街的开发不是单纯的商业用房的开发,而是塑造一个商业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地气提商气,以商气聚人气,以人气促地气。(5)商业街的建设不是单一的房地产行为,而是将开发与经营有机结合。4、要开发建设好现代商业街,要处理好新的关系(1)处理好城与市的关系,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生产力+流通力+文化力,城市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以及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适应,市与城在,城因市兴,以城建市,以市兴城。(2)处理好商与业的关系,有商才

6、有业,有业才能聚商,商以业为目的和基础。(3)处理好规模与功能集成、业态集成、经营要素的关系,要对居住区商业设置实施定量控制,根据不同居住规模,确定商业的配套标准。35万人的居住区商业面积不低于2.5万m2(上海标准)。业态设置分为必备性业态和指导性业态两种,必备性业态主要有超市、便利店、餐馆、理发、洗染等服务设施,指导性业态有专卖店、休闲娱乐等。(4)处理好开发与经营的关系,商业街在前期建设时应考虑好经营的业态及分布,并按其不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5)处理好规划与环境的关系。整体规划,局部设计,商业街的建设要以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宗旨,力求打造业态丰富、环境优美的现代商业街。(6)处理好选

7、址与环境的关系。传统商圈是以步行距离为半径,但随着交通的发展,商圈概念正悄悄发生变化,现在的商圈可能是条形的、扇形的,要根据商圈的辐射半径,适度控制商业街规模。(7)处理好商品与服务的关系,硬件与软件设施的统一,商品和提供服务相统一,物质服务与精神服务相统一。(8)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即商业街与城市的网点布局关系。(9)处理好主体与配套的关系。(10)处理好主题店与专业店的关系。二、商业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1、商业街的形成(1)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自发而成的集市,由各个点组成; 商铺林立的街坊; 繁荣热闹的区域商业中心; 大型商业街的形成,标志着商业街进入新时期; 大型商场及超市的出现; 城

8、市的改造带来部分商业的没落,城市空洞化开始出现,商业衰败也开始出现; 市场变革,老商业街回潮(98年开始),最为典型的是芝加哥,人们在住宅郊区化、轿车家庭化进程中,仍然怀念城市的繁荣。(2)商业诞生的2条件 市场条件,市场的需要造就了商业的出现; 市政条件,是商业存在的硬件设施。(3)商业街开发的4大原因 政绩,政府为追求政绩,而大量兴建商业街; 消费者,消费者的需求是商业街产生的基础; 商家,商业街为商家带来若干好处,例如王府井商业街在改造前共47家,仅其中5家盈利,改造后,增至63家,且全部盈利; 开发商,开发商从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中获利。(4)21世纪商业街的发展方向 原有老商业街的改造;

9、 发展城市边缘地带的商业街。2、商业街的功能(1)商业街的功能 交易功能:商业街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环境功能:两层含义,一是商业内部的环境,二是商业街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 享受功能:商业街已不仅仅是购物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 展示功能:商业街是城市的窗口,同时也是展示各类商品的理想场所。(2)商业街的主体购成 商家,包括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国内文化品牌、厂家直销企业、作坊、生产中心展示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售中心的经销商等等。 顾客,包括主流顾客、支流顾客、辅助客流(旅行者、观光者)、随机客流等等。 行业的构成:即各业态的比例。3、商业街的特色(1)区域性,例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为

10、国际精品一条街;西单商业街,则为平民商业街,前门商业街,则为民族商业街;(2)历时性,商业街往往是文化的积淀,是民俗的延续,是生活方式的反映。(3)品质性,商业街内在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都体现其优质性。(主要体现在、商业街的结构与布局上,强调其严谨性,尤其要注意商业街首要的功能应体现其商业性,文化广场应放在商业街最不影响交易的一角。、商业街的风格与特征上,在商业街的建设上应重视整体风格的把握,景观与建筑的相与融合。)(4)价值性:以人为本,以情为根,是体现商业街价值之根本所在。4、商业街的产品(1)打破传统模式,创造抽象产品目前的商业街出现了3种形态:城中街(如天津南

11、市食品街)、店中街(如东安市场“老北京一条街”)、广场街(如福州台江路商业街、新加坡乌节路商业街等)(2)保存旧地风貌,改善内部以适应环境 适应现代营销,做到零库存。 硬件为软件服务(3)取消社区符号,创造公众体验 心理上突出共识理念 形式上描述象征生活事务,景观、雕塑的生活场景化。(4)幻化室内场景,营造特色风格:主要是在室内装饰装修上做到色彩夸张,形态抽象。(5)组织视觉走廊,珍惜自然景观:注意城市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并可人工再造自然景观。(6)提供“第三空间”软化城市界面:缓和建筑与城市的界面,提供一个情绪转化的场所。(7)诗化高新技术,改善购物环境:要利用高新技改善购物环境。(8)塑造商

12、业街的形象:以体现地方风貌为主。、商业街功能定位的理念选择一、市场导向理念1、商业街规划与建设中的操作误区(1)引资为上:一个或几个大的投资商的抉择决定了一条商业街的功能;(2)租售为先:开发商将便于租售、尽快收回投资列为首要任务,重形式上的包装与炒作,轻经营上的谋划与设计;(3)转租获利:首批购租物业者投资行为比例过大,在其转租获利后,实际经营者规模小且功能多元分散,商业街的功能特色无法得以确立。2、市场导向首先是消费导向(1)商业服务业的功能定位首先取决于消费力的支撑;(2)商业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同时取决于其辐射能力。3、市场导向其次是经营导向(1)商业服务业经营者居于市场中心,最了解市场情

13、况;(2)只有商业服务业经营者获得经营利润,商业街才可能可持续发展。4、市场导向的实现需要规划者和开发建设者进行功能控制,必须树立“经营商业街”的意识。二、错位经营理念正如人们都十分清楚的一条商业发展规律:一家商业企业,为避免与其强劲的竞争对手两败俱伤,在经营过程中时常采取错位经营之术。一条商业街与其它商业街的错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经营理念的区别。经营理念是CIS系统的核心,在同一条街上,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经营理念,但为了构造统一的街区形象识别,则需要在整体上有一个统一的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理念。这一经营理念城逐步融入到每个企业、每个经营管理人员的日常业务活动和行为中,需表

14、现在商业街的视觉载体上。2、目标市场的定位不同。企业选取不同的目标市场定位,会使企业采有不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营销策略,并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为自己特定的目标顾客服务。商业街同样有总体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同的目标市场定位会决定其商圈范围的大小、客流量及客流构成、功能构成与结构、业种业态的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的确定等等。3、功能构成不同。以功能构成划分,商业街可分为主题型、综合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主题型商业街功能相对单一,主题突出,功能特色鲜明,易于与其它商业街形成错位(例如重庆八一路好吃街);综合型商业街强调“复合配套”,要求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齐全,难以从功能与其它同类型

15、商业街形成错位;混合型商业街强调突出其“有限主题”,并建设完善为之服务的配套设施,局部的强势既是其市场形象形成的前提,又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4、商业建筑及装修的形式与风格不同。例如位于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负一层的商业街,以其地道的欧式建筑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5、交通组织的不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不但使商家的经营因此获益,直接影响顾客在实现消费时的切身感受,同时又是商业街空间结构的功能分区的标识。例如,苏州周庄镇商业街利用其水乡的特点,通过游船实现人流交通。6、商业环境与商业氛围不同。商业街商业环境的营造,由多种因素构成:建筑物、卫生、街景、夜景、绿化、灯光照明、广告及悬挂物、雕塑、城市小品等,均是商业街环境的组成部分,这些构成要素形成商业街的环境特色;同时,商业街的环境必须体现其整体统一性,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有别于其它商业街。三、生态平衡理念任何一条商业街,在规划及建设发展中,将“生态商业”的理念植入其中,均可对其特色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商业有三层基本含义:1、环境保护及商业街的绿化美化。从总体上看,商业街的建设不但要达到有关环保法规规定的基本要求,而且要采取特殊措施,通过独特的绿化美化手段和对光、气、水、声音等的特殊处理,形成商业街的环境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