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08679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第1章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意义;2、认识碳酸氢铵的性质3、知道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的原因及贮存的注意事项。【学习重点】1、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知道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学习难点】1. 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总结出碳酸氢铵存贮注意事项; 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性质、用途及保存等方面的关系【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 ,合理地 ,高效地 。2、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点石成金 ( ) 水能变成油 ( )发功使铝变成金( ) 抽烟有利于头脑清醒( )用铁锅比铝锅炒菜对人体好( )

2、化肥使用越多越好 ( )农药不能用 ( ) 煤气燃烧时火越红越好( )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 ( )【思考与交流】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正确认识碳酸氢铵活动一、碳酸氢铵的溶解碳酸氢铵是 色 状固体,将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是 ,说明碳酸氢铵 溶于水。活动二 、碳酸氢铵的加热如右图取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用酒精灯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碳酸氢铵 易分解。结论: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是 总结:通过以上活动你对碳酸氢铵的认识是 ,你认为碳酸氢铵应_保存。活动三、碳酸氢铵的加热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可以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思考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物有哪些?思考2: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小结: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为 提示:表达式就是哪些反应物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哪些产物,物质间用“+”号连接,读作“和”;反应和生成物间用“=”号或“”,读作“生成”,并在上面写上反应条件。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日常生活中,物质的保存也有学问。请你仿照下例说出物质贮存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应放在阴凉的地方 _ ; 。2、符号表达式:加热碳酸氢铵的符号表达式: (提示:将文字表达式中的物质的中文名改成对应的物质的

4、化学式(化学符号)就成了符号表达式)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反馈】1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根本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氢氧燃料电池车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2 某农户将碳酸氢铵化肥堆放在太阳下,发现化肥变少了,你的解释是 。如果请你指导该农户使用碳酸氢铵,你提出的建议是 。【课后训练】1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5、本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可以变成油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2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下列属于“绿色化学”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倒入江中C碾压粉碎后回收 D深埋于土壤中3 为了保护我市优美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炸;电池集中处理;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禁止使用塑料制品;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禁止农民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杆。 ( )ABC D4 资料: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氨气具有刺激性的臭味,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图所示,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装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回答:(1)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内壁有 ,导管口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变 ,打开橡皮塞可闻到 气味。(2)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到结论是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