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中二年级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0867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初中二年级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初中二年级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初中二年级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初中二年级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教学成果教师作品(82中朱婕仪) 第 1 页 共 2 页 广州市第八十二中学 朱婕仪 (附教学课件光盘)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环节师生活动教学理念媒体选择与设计要求(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伴随展示深圳经济繁荣的图片。问:“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指的是哪里?展示珠江三角洲图,引入本节课主题。学生在欣赏优美的歌声、图片中加深对改革开放的了解,激发学习热情,体现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自然引入新课。选用经典歌曲春天的故事引起学生共鸣。(新课学习)一、 对外开放的前沿运用地图、图像等材料说明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优势。二、 外向型的经济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

2、经济的特点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指出珠江、珠海、深圳、香港、澳门、广州等地的位置。学生读图7.2,了解本区吸引外资的情况。开展活动: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因素三方面讨论分析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优势。开展活动:角色扮演如果你是珠江三角洲某市市长,你怎样发挥本区优势发展当地经济?(方案设计提示:资金、技术、管理人员、工人的来源,厂址的选定,产品的类型、去向等。)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学会观察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统计图,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学生通过运用文字、地图、图片等资料,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交流合作进

3、行学习,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给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激发学习积极性,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新课标“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展示相关地图。学生讨论期间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学生设计期间展示相关地图、图片。教学内容/环节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媒体选择与设计要求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归纳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P53阅读材料,进一步明确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合作中各自发挥的作用,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课堂总结)展示广州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成功中变的图片成果,突出广州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位。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为学生以后学习乡土地理埋下伏笔。精选反映广州经济繁荣的图片,并配衬富有广州特色的音乐。(课后思考)通过分析实例理解不同地区发展经济的差异。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下图)联系已学知识,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辽中南地区主要产业部门依托的地理条件教学板书: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优势 外向型经济(“前店后厂”) 城镇的发展区位因素 资金、技术港澳台珠江下游、比邻港澳、交通便利 厂址、工人内地人文因素 产品轻工业、外销重点侨乡、华人众多 政策因素改革开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