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新华风采解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07972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新华风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展新华风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展新华风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展新华风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展新华风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展新华风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新华风采解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展新华风采,谱教育华章武江区新华街道办事处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自评报告武江区新华街道办事处(2010年3月20日)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新华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7年6月,辖区范围东至武江河畔,南至百旺大桥,西至建设路,北至工业路,辖区总面积12.04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下设14个社区居委会,有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8所,中小学教职工499人,在校学生8288人,幼儿园教职工126人,在园儿童2349人。是武江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中心。近年来,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在武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韶关市委、市政府把韶关建设成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的战略部署,

2、全面实施“经济强街、科教兴街”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目前逐步形成了建材、机电为主的前进建材市场、红星建材市场、工业东机电一条街、芙蓉市场、大世界家俱城等规模较大的商贸区;逐步形成了以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桂林集琦集团韶关制药厂、韶关烟厂、机械厂等较大规模的工业区。凭借城市区位优势,韶关市委市政府和武江区委区政府先后投资兴建了西河体育中心、韶关书城、西河全民健身广场和芙蓉山矿山公园,以此为纽带,新华街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发展商的战略眼光,纷纷把新华街作为投资置业的福地,分别投资兴建了金泽园、金福园、鸿洲、鸿泰、华泰、铭豪、芙蓉新村、桂花苑等较大规模的花园住宅小区。大量的人气优化了新华街的商业

3、环境,世界500强之一的沃尔玛超市、益华中环广场、倚山商务酒店、湖心宾馆、华富休闲中心、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商家企业纷纷落户新华街。新华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华街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目前,辖区的第九中学、第十四中学、金福园小学为广东省一级学校,镇泰小学、华泰小学、至和小学为韶关市一级学校。辖区内6所中小学均达省市规范化学校标准。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234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7.97%;中学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68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1.95%。近三年来,全街幼儿毛入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4、%,年辍学率为零;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年辍学率为零;近三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100%。为韶关普及高中教育作出了实际贡献。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与成效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和希望。近年来,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新华教育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基础进一步巩固提高,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创强,群策群力促教育

5、”的大好局面。为扎实、有效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提高认识:确立“教育先行”理念,合力打造“创强”民心工程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深刻认识到: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人才要先行。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我们努力做到:(一)“四个优先”,认识到位。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2006年明确提出“打造教育强街,构建和谐新华”的奋斗目标,把“创强”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实行“四个优先”,一是教育地位优先,把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二是教育投入优先,“创强”经费优先预算安排;三是教育政策优先,凡是适龄儿童免试免费就近入学;四是教育用地优先,

6、教育所需建设用地优先规划落实;例如,原属韶关市铸造分厂的闲置用地,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武江区政府、韶关市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顺利划归至和小学作为教育用地使用,这是“创强”的一大成果。(二)各方联动,尊师重教。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全民性的工程。新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文辉同志在“创强”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投入的是金钱,回报的是人才”。经过努力,驻街有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市体育局为各中小学校添置乒乓球台,解决了学校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华泰、镇泰、金福园等置业有限公司为中小学校“添砖加瓦”,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

7、设施。每年教师节,新华街道办事处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暨外商奖教奖学基金颁奖大会,奖励在教育教学一线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教师,同时也奖励对学校有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三)树立目标,宣传到位。2006年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明确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的目标,要求全街上下共同参与,攻坚克难,打好“创强”硬仗。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报纸、专栏、广告等宣传媒体,营造人人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坚持“三个不动摇”,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投入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企业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

8、投入机制,坚持“三个不动摇”:财政预算优先安排教育不动摇,城市规划用地优先满足学校建设不动摇,教师人事调配优先安排不动摇。教育经费实现了“三个增长”,2007年、2008年、2009年教育经费分别为.47元、.52元、元;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432元、2763元、3307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71元、578元、589元。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14.54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中学生生均占地面积17.16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辖区2所中学和4所小学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规范化学校标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为辖区居民提供了近8000个优质学位。(一)整合优化,促

9、进学校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自2004年开始,本着“结合实际、加大力度、科学整合、着眼长远”的思路,大力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至2007年,新华街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的任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扩建新津小学。新津小区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华泰花园、志兴花园、铭豪花园、新辉花园等业主的小孩就近入学人数大增,原校舍及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在新津小学校内由华泰置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捐资兴建一栋综合楼,并将新津小学更名为华泰小学,同时区政府将逐年加大投入,兴建学校足球场、植物园等,以便改善学生的读书环境,解决小区学童入学难等问题。二是撤并

10、利民小学和芙蓉北小学。由于武江区芙蓉北小学和利民小学校舍陈旧,教学场所欠缺,办学条件严重落后,武江区政府和新华街决定对两所小学进行撤并改建,由于在撤并改建中镇泰集团无偿捐赠100多万元人民币,所以将撤并改建后的利民小学和芙蓉北小学更名为武江区镇泰小学。三是异地重建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小学。创办于1970年的韶关市电石厂联办职工子弟小学是韶关市电石厂联办职工子弟学校,办学单位包括8厂1村。学校原占地面积6.7亩,15间瓦房课室,有6个教学班,7位教师,200多名学生,办学条件十分落后,武江区委、区政府规划在原韶关市铸造厂区内划拨33亩地对该校进行异地重建。香港至和坛汤伟奇先生等一批热心慈善人士捐资人

11、民币500多元用于兴建学校综合楼、功能室和体育馆,异地重建后的“电石厂小学”命名为“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小学”。四是改建金福园小学。金福园小学由于学校的煤渣运动场灰尘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新建一所体育馆的同时,还重视学校的绿化建设。自2004年以来,武江区委区政府、新华街和外商、企业的捐款,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超2000万元。(二)内外联动,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教育创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长远战略眼光,从2007年开始,为了加强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同时还鼓励社会组织与个人向义务教育捐款190万元,铺设了金福园小学运动场的塑胶跑道,修建了至和小学的体育馆,

12、新建了镇泰小学的绿化长廊等,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至2009年下半年,新华街所有中小学均达到了广东省或韶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三)完善装备,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实施教育设备工程,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硬件建设。近年来,各中小学安装了校园网,实现了校校通。各中小学均已配置电脑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各校各学科教学功能室建设。各中小学的图书、杂志、报刊数量均符合韶关市一级学校以上标准。三、优化师资:坚持“强师兴教”战略,稳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创优质教育,立品牌学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因此,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提

13、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业务水平。目前,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师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街道根据市、区的有关规定,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标准同步按时足额由区财政发放,教师的年工资收入逐年提高,2007-2009年,人年均教师工资分别为:37857元、41849元、47423元。政府已于96年1月起对所有教师实行住房公积金补贴制度,教师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和社会保险待遇。积极落实好教师的岗位津贴、节假日慰问金、岗位奖励、奖教奖学金等各种

14、教师福利待遇,教师福利待遇逐年得到明显提高。(二)注重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几年来,我们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推进“新华阳光德育工程”,强化全体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育人观念。一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提高教师的执法水平和守法自觉性;二是建立健全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考核制度,要求教师不但要善于教书,更要善于育人;三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三年来,新华辖区中小学先后有60多位教师主动报名到乡镇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支教活动。同时也吸引了138位农村中小学教师到新华各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四是利用评先、创优、晋

15、升、提干等激励手段,让全体教师受到鼓励和鞭策,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三)完善“两个制度”,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街道在每个学期都举办中小学教师学习培训班,对广大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科研等培训,学校的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二是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重点是学历培训等,经过多年努力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100%达标。(四)启动“名师”工程,着力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名好教师,就有一门好学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培养名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是各校制定较为完善的“一年入门

16、、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的教师培养计划。二是每年开办青年教师培训班,进行“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业务能力培训,着力培养学校优秀教师和后备干部。三是成立新华中小学教研会,每学期举行街级以上评优课、示范课、论文评比等教育科研活动,实施“传、帮、带”,不断培养教坛新秀、名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促使教师成长成才。目前,新华辖区中小学先后有3名教师荣获“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个人突出贡献奖; 1人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1人荣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3人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1人为广东省名校长培养对象; 1人为广东省名教师培养对象; 2人为广东省骨干教师; 另有多人为韶关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创强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四、加强管理,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的综合素质,新华街党工委、办事处,从“四个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