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07763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礼”与“让”是邻里关系的桥梁、邻里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对于邻里文化的关注可能远超于其他不同社会和民族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老 话儿“远亲不如近邻”就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于建设邻里关系的热衷,虽然与邻居非亲非故, 但大家都憧憬着把邻里关系处得热情、亲切并充满信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已经进入了核心家庭时代,人们从过去那种“群居”生活过 渡到私密性极强的个人生活,也导致了但凡有人“侵犯”了我的地盘,我就顿时火冒三丈。 如今,邻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琐碎化、暴躁化。这种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过去往往 出现在我国农村,可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甚至在一些高档小区中所出现的邻里矛盾貌似越 来越频繁的发生:一

2、袋垃圾摆放位置的不当、一辆自行车没有按规定区域停放、深夜看球电 视声音过大等这样一句善意提醒就能解决的小事,却因为无法正常沟通,成为了一场邻里之 间“骂战”的导火索。“在如今的小区里,邻里如果打上了照面,那很可能是发生纠纷了” 这句网上的玩笑话说得虽然片面,但是也从中反映除了邻里关系中的一种无奈。而导致这种 无奈的根本便是人们对于“让”缺少理解,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着谦让的品质来对 待他人,所以与其说邻里之间的互不相让是不懂礼让之道,不如说是这种冲突制造者道德的 缺失。中国人一向追求“谦谦君子”的境界。这样通过一点点的互“让”就能让大家相互理 解。当然,还应该加强物业管理和法规建设,让邻

3、居中违规不文明的受到惩罚和鄙视,这样 才能让“让”在社区中扎下根。那么如何避免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呢?在以提升自身修养为根本之外,最有效的 方法还是让邻里之间熟络起来。中国人的社交哲学崇尚“熟人社交”。不仅是熟人好办事儿, 而且人们也不愿意跟熟人发生冲突。而相反的是,我们更多从心理甚至到身体的动怒都是针 对陌生人的,有一大部分人对于陌生人身上的错误是零容忍的,这点与不少其他社会是相反, 在一些其他社会中,人们对待陌生人是要更加彬彬有礼的,而对待自己的朋友则可能要随意 一点。若我们将本该热情、互助的邻里关系重拾起来,那袋摆在门口没有及时扔掉的垃圾可 能就会被邻居捎带手地扔到楼下的垃圾箱中,而非

4、因此心生怨气。基于这点,让邻里之间互 相熟络起来不失为一个解决邻里之间矛盾,并最终将“礼”与“让”渗透到我们的邻里文化 之中的最佳途径。邻里关系中除了矛盾的频发,另一个极端便是互相“老死不相往来”。现如今,人人都 渴望美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但诸多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城中人”发展、维持这种美好的邻 里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5楼跟4楼的人在一栋楼中住了快5年,面都没见过,更别提来 个微笑、说句你好 了。”“小区很大,环境也好,住户很多,但几乎一个邻居也不认识” 这些对邻里关系的抱怨几乎每个人都不陌生,甚至都正在经历着相同的画面。生活节奏快、 压力大,业余时间少等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邻里关系从“远亲不

5、如近邻”到“老死不相往 来”。这种状态我们正在经历,但是从骨子里,我们终究还是期望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热情的、 友爱的、和谐的。如何破除邻里关系淡漠的这层坚冰,我认为“礼”要首当其冲。我在日本交流讲学时, 刚刚住进出租房之后,一位朋友提醒我,“应该准备一些小礼物赠予邻居,首先这是日本人 的习惯,入乡随俗则能展示我们是懂“礼”之人。其次,作为他们的新邻居,应该向先住进 来的人打个招呼,以示友好”。听闻之后,我立即准备了一些小点心,并装载精美的小盒子 中,送给了各位邻居。没想到在这之后,陆续几天都有邻居给我送来亲手做的食物。这小小 的礼物,迅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人心生暖意。而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并不是这种礼 物之间互赠,而是他们把这种互赠礼物的行动作为促进邻里关系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并形成风俗,让“礼”先行于交友之前,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投桃报李,这其实是中国传 统的礼仪。“礼”与“让”的哲学应是我们急需掌握的必修课,也是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的立足之 道,拥有“礼”与“让”支撑的邻里文化,才是真正有灵魂的邻里文化。邻里关系是一个国 家最基础的社会关系,拥有和谐的邻里关系,使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