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077315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加大对职业危害的了解认识,做到安全健康,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一、工作目标吸取往年教训,加大职工对职业危害的重视,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我公司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全面治理职业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切实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制,保护我公司作业人员的安全和

2、健康。二、_机构成立职业危害防治小组:组长:成员:三、治理的内容以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的体系,落实逐级负责制为主要内容,1.建立并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2.职业健康(卫生)管理_、人员配备及管理;3.建立并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14._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职业为害防治知识的培训与教育;6.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7.及时如实申报存在的职业危害;8.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以及结果公布情况;9.告知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

3、其危害后果,并在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10.设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情况;11.淘汰落后,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情况;12.职业健康防护用品配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13.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和报告情况;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其他法定义务;四、_与分工各科室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切实履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职责。安全科负责制定防治工作规划和方案,定期_开展对职业危害健康监护情况的督查工作;具体事宜包括牵头_落实上述“治理内容”中的“1、2、4、5、8”等_项工作;安全科负责职业为害场所监督管理,职业危害场所技术治理措施的_实施、做好2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4、_事故的调查及违规行为的查处,具体事宜包括牵头_落实“治理内容”中“7、9、10、12、13、14”等_项工作;财务科要规范工伤保险管理,_落实“治理内容”中的第“6”项职工参保工作;安全科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服务工作,开展人员培训,进行检测评价;后勤部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指导危害治理和防护,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疗工作。五、推进计划(一)对规自查、整章建制阶段(_年_月-_月)1.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明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的专(兼)职人员,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_职业卫生的人员学习班,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危害知识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5、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有害物质知识。3.设置职业危害公示栏和警示标识。各车间按照规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防治工作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危害程度和应急措施;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要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对已损坏和丢失公告栏、警示标识的工作岗位要重新设立。4.开展职业性健康监护。后勤部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规定,_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3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二)问题集中整改及检查验收阶段(_年_月_月)安全科按照国家相关法

6、律、法规对公司的自查、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对验收结果进行通报。(三)工作总结(_年_月_月)要做好职业危害治理工作全面总结。六、工作要求_公司各部门、科室、车间按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流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职业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2.实行定期信息沟通和通报,各部门、科室、车间要按阶段做好职业危害治理工作总结。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二)为建立职业危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1)、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

7、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单位第一责任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3)、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矿长、分管矿长、安全科和所在车间、班组报告。各级负责人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

8、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4)、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5)、单位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并建立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6)、隐患排查登记内容:隐患排查参加人员、时间、排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部位、发现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的验收情况等内容。(7)、单位对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通过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整改期限进行整改,整改通知书要有整改单位责

9、任人和下发整改批准负责人签字;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及时向县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8)、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按期限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人要向下发整改批准责任人书面汇报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并在整改回执上签字,整改批准负责人收到整改回执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以及隐患排查登记台帐上签字,一般事故隐患隐患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按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验收,并登记建档,同时向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消除。(9)、事故隐患整改责任人在整改过程中,要及时向矿主要负责人

10、报告整改进度、整改存在问题等情况,矿主要负责人要及时指挥、协调、解决隐患整改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事故隐患按期限完成整改。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三)为建立职业危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1、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

11、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公司经理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3、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经理、分管经理、安全科和所在车间、班组报告。各级负责人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_核实并_整改。4、公司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5、公司每月至少_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并建立职业危害隐

12、患排查治理台账,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6、隐患排查登记内容。隐患排查参加人员、时间、排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部位、发现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的验收情况等内容。7、公司对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通过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整改期限进行整改,整改通知书要有整改单位责任人和下发整改批准负责人签字;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_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及时向县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8、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按期限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人要向下发整改批准责任人书面汇报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并在整改回执上签字,整改批准负责人收到整改回执应_有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以及隐患排查登记台帐上签字,一般事故隐患隐患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按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_验收,并登记建档,同时向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消除。9、事故隐患整改责任人在整改过程中,要及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整改进度、整改存在问题等情况,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及时指挥、协调、解决隐患整改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事故隐患按期限完成整改。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