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07626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专业代码:410301二、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四、职业面向动物医学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如表一所示。表一动物医学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技能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兽医(2030601)家畜饲养业兽药技术人员(2030602)(031)宠物医师(2030603)动物疫病防治家禽饲养业畜牧技术人员(2030701)员岗位(032)家畜饲养员(5030201)宠物养护与美其他畜牧业家禽饲养

2、员(5030202)容岗位动物疫病防(039)动物疫病防治员宠物医生岗位治员、动物检农林牧渔畜牧业类水产养殖(041)(5050203)动物检疫检验疫检验员等大类(41)(4103)屠宰及肉类加动物检疫检验员岗位级证书、执业工(135)(5050204)兽医兽药技术兽医师宠物医疗行业畜禽屠宰加工工员岗位动物检验检疫(6010401)畜牧业行政管畜牧业行政管畜禽副产品加工工理岗位理(6010402)肉制品加工工(6010403)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技能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蛋制品加工工(6010404)五、培养目

3、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系统掌握动物医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法规。(2)具有良好

4、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卫生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确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2.知识要求(1)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2)掌握一

5、定的体育知识、军事理论知识、劳动知识和美育知识。(3)熟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本知识。(4)掌握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病理、动物微生物检验、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等的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5)掌握畜禽疾病防控、小动物医疗、动物检验检疫、动物食品卫生检疫检验、中兽医的相关知识。(6)掌握畜牧生产、产品营销的相关知识。(7)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8)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兽医防疫检疫、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

6、方针、政策和法规。3.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2)具有终身学习、独立思考、逻辑推理能力。(3)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4)具有畜禽疾病诊断和疾病防治能力。(5)具备宠物养护与美容及宠物医疗能力。(6)具有动物免疫、动物食品卫生检验检疫能力。(7)具有饲料兽药与畜禽产品营销能力。(8)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体系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动物医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相融,双能导向,双证并举”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使课程对接工作岗位,课程内容融入职业标准。该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公

7、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均需学习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课程打好基础。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其它专业课两部分,在教学安排上,循序渐进,做好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最重要课程,其它专业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的基础课和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在第五学期,毕业论文撰写和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的综合运用,也是专业教育在校外的延续,

8、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均需学习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如表二所示。表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要求1军事理论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2军事技能本课程通过共同条例教育,分队的队列动作等,掌握基本

9、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使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

10、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持续向前推进;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序号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要求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

11、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形势与政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课程内

12、容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6英语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在口语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

13、场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序号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要求7体育本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

14、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8体育测试通过对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立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1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等的测试,对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学生科学开展体育活动和锻炼。9信息技术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信息道德与安全准则,培养学生称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5、10大学语文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和强化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继续积累本国语文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他们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打好扎实的语文根底。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学会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从而建构起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学生。要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结合起来,发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序号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要求11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