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试验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075100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箱试验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配电箱试验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配电箱试验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配电箱试验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配电箱试验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配电箱试验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箱试验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检查(外观 检查)配电箱试验大纲1.技术基本参数及规范项号参数名称参数规范01产品型号XL XTM PZ30 STAB TYA02额定电压0.4KV03额定绝缘电压690V04额定频率50Hz05额定电流10A630A06外壳的防护等级IP3X IP4X IP5X IP6X07实验标准GB7251.1-2005; GB7521.32006;GB7251.5序号实验项目检验方法(详细说明)实验设备(名称、 型号)1按制造条件和制造图纸的规定,检测配电柜的实际成型尺寸是否符合要测厚仪,卷尺, 求;配电柜整体安装排列的外形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色卡,赛尺2配电柜门与门锁开关正常,上下与左右门缝整齐

2、,门装好后应灵活、无 变形,在转动时要不能损失门,铰链和骨架的涂(镀)层,门的开启角度 应不小于90度。3配电柜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及合同规定的要求,组装结构设备高度、 宽度、深度、垂直的一般公差其极限偏差见下表尺寸分段公差等级尺寸分段公差等级高度深度宽度垂直度1200.30-0.44001.21204000.50-0.640010002.040010000.80-1.0100016002.5100020001.20-1.6160025003.0200040002.00-2.8250040004.040003.00-4.040004检查外壳的防护等级是否满足客户技术协议和图纸的要求,具体防护等

3、 级的特征数字含义如下表。5. 配电柜的漆涂层应牢固、匀称,在距装置1m出观察不应有明显的色差 和反光,其涂层厚度及颜色应符合标准规定和客户要求。2过程检查(一次母线的检验)6金属防腐层和绝缘件的处理应符合相应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1装置内母线相序排列从正面观察应符合表三的规定。 表三母线相序排列交流类别垂直排 列水平排 列前后排列L1(黄)上左远L2 (绿)中中中L3 (红)下右近(N)中性线(淡蓝 色)中性保护线(PE)(黄绿双色)最下最右最近直流正极(棕色)上左远负极(蓝色)下右近注:1)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配置困难时,可不按表 中规定。2).中性线或中接地保护线如果不在

4、相线附近并列安排,其位置可不 按表中规定。2中性线截面积选择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尺寸等于或小于10川,中性线的载流量则等于相 导线的载流量,PEN导线的截面积应按中性导线(N) 样的方式确定。 3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表四规定的值。(表四保护导体的截面积)。相导线的截面积S相保护导体的最下截面积SSW 16S16vSW 351635vSW 400S/2400vSW 800200S800S/4注:对某些应用(例如:在三相系统中,两项发生故障时,有单相运行的 可能性时)应验证计算截面积。4. 只有在保护导体的材料与相导体的材料相同时,表四中值才有效,如果 材料不同,保护导体截面积的确定要使之产生与

5、表四相同的导电效果。5. PEN导线不需要绝缘;结构部件不能用在PEN导体,然而,用铜或铝 做的安装导轨可以用作PEN导体。6. 一次方案符合图纸要求,母线连接处,及母排与绝缘子支持处用力矩扳 手检查拧紧后用点漆笔打上标记。7. 一次方案,进出线方式符合图纸要求。3过程检查(二次 线检查)1.二次电路布线符合工艺文件规定,整齐美观,牢固可靠,线束一般规定 水平300mm垂直400mm的地方应该有固定点,不能晃动,接线准确无 误,线头要求压线鼻或搪锡有要求,防止导线脱落,不接线路的螺钉 也应拧紧。2二次线必须走线槽,如果要捆绑应考虑发热,过门线必须有余量弯成U 型,门应该方便的开启。3.CT和P

6、T接线要求二次回路必须接地,CT二次侧不允许开路,PT侧 不允许短路,如果CT二次线圈有备有,备用线圈必须接地,电流线截面 积不能低于2.54元器件电器安装正确,排列整齐美观,牢固。考虑到运输途中和电器运 行中引起的震动,如果是发热元件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有可能对 其他元器件和导线的破坏。5元器件电器安装应该便于客户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出线;以及将来 元器件的维护、更换和将来的增加。4出厂检查(保护 电路连续性的检 查)1.用直观检查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应可靠,装置应有明显的接地保护点及标 志。2用抽查的办法,使用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对配电柜进行不同裸导电部件 是否有效接地。3回路的接地电阻

7、应该不超过0.10接地电阻测试仪BY-10A5出厂检查结构 与电气试验1兀器件安装正确,螺丝紧固,附件齐全。2机构安装正确,分合灵活,我卡涩。3. 一次线符合工艺文件规定,选线正确,走线整齐美观,接线线鼻牢固可 靠,绑扎合理。4. 二次线须走线槽或缠绕管,过门须有余量,门应方便开启。5标签粘粘牢靠正确,号码管统一朝可视面,连接可靠。6.一次方案满足技术图纸的要求,相序正确,标示正确,走线合理美观统 一且满足电气性能要求,母线满足载流量和强度要求,套管平整,无破损多功能试验台(DST-D)出厂检查(介点 强度试验)过程检查(电气 间隙和爬电距离 的测量)出厂检查(绝缘 电阻测量)邹折,划刻整齐。

8、7母线连接处用力矩扳手检查拧紧后打上标记。8通电操作试验检查验证单元接线的正确性,对仪表按内装CT进行电流 设置。1装置应在正常工作位置进行试验,根据装置内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U) 进行介电强度(工频耐压)试验。2.主电路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将不与主电路连接的其他电路接至金属框架 并接地,试验电压施加于下列部位:a)主电路与地之间;b)主回路个相之间;c)主回路与不同直接连接 的辅助回路之间3当辅助回路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将主回路接至金属框架并接地。试验电 压施加于下列部位:a)与主回路不连接的辅助电路连接在一起与地(框 架)之间;b)相互绝缘的辅助电路之间(不同绝缘电压等级按高的一级 进行)c)

9、试验电源的电压为正弦波,频率在50Hz。主回路额定绝缘电压值U介电试验电压(交流 方均根值)U60100060U3002000300vU6902500690U8003000800vU100035001000vU1500*3500大仅指电流辅助回路额定绝缘电压值U介电试验电压(交流 方均根值)U1225012vU602U+1000,其中最小 值为15004.耐压试验电压约施加时间为1s5当保护体置于完全绝缘的装置环境中,而保护导体对裸导电部件也绝缘 时,则该保护导体应被视为一个单独回路,也就是说采用与主回路相同的 电压值进行耐压试验1通常采用简单的工量具检测装置的各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0、 应符合装置的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2检查部位应包括所有带电部件与不带电部件之间以及带电部件相互之 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其测量方法按GB998的有关条款进行。3对于抽出式和移开式部件,应检查其不同工作位置的电气间隙满足表要 求。表六额定绝缘电压 U(V)电气间隙爬电距离63A以下大于63A63A以下63A以上U60353560U3005668300U6608101012测量绝缘电阻的部位1装置的主开关电器在断开位置时同极的进线与出线之间。多功能试验台(DST-D)工频耐压试验台YDGT3/5 兆欧表(500V)卷尺,游标卡尺, 自制量规兆欧表(500V1000V)2装置的主开关电器在闭合位

11、置时的不同极的导电部件之间,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包括线圈)之间。3各带电部件与金属框架之间。4.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应符合表七的规定。表七被试验装置的额定绝缘电压U兆欧表的电压等级V60600500600100010005.电路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Q/V9出厂检查(通电 调试)1通过通电操作试验检查验证成套设备的接线,联锁装置和程序控制装置 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对数显表应按内装CT进行设置比例电流以验证CT与仪表的好坏。3对于变频、软起,马达,双电源应对照接线图及元件资料逐一检查接线, 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方可通电试验。变频、软起应带电机试验对于进口 的变

12、频器软起如不能启动试验必须在取得代理商现场服务的书面承诺并 将我司控制回路检验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方可确认为合格10过程检查(机械 操作试验)1对机械操作兀件,联锁,锁扣等部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图 纸及相应的技术文件要求。2对于双向动作的元器件应往返操作各一次,记做一次,对于抽出式部件, 其操作过程应从“连接”位置至分离位置后回到“连接”位置记做一次。3.相关的机械联锁机构的操作也应冋时考核。4出厂试验时的动作试验可按下列规定进行:a)装置中元器件操作次数为5次。b)为确保辅助电路接线正确,对电 动操作元件应按回路分别通电动作,以检查结构应灵活、动作应可靠。11过程检查(包装 检验)1包装箱内应将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图纸,装箱清 单和相关的技术文档装入箱内。2包装箱上应表明箱内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出厂编号、日期及箱体长 *宽*高,尺寸、净重、毛重,有小心轻放、防潮、防雨、防压、起吊位置 等存储和运吊标志。同时还需标明到站(港)及货单位。发货站(港)及 发货单位等,标注应醒目且不易褪色。卷尺,目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