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074023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实验课题:观察月相 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实验器材:黄色彩纸、剪刀 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 实验步骤: 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 3制作月相规律图 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2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

2、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实验器材:沙子、注射器、胶管、重球、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3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5

4、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6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