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0726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批评的教育艺术山河初中杨旭东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腕,是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教师如何进行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并能在往后的行为规范中自觉遵守纪律、不断更正自身的缺点,与教师的批评艺术是有专门大关系的。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经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必然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情感相通。这就必需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参加工作以来,我每一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这期间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检讨。但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一、批评要掌握事实“没有调查研究就

2、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需成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感觉是无缘无端。有的学生“伶俐”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现在若是老师没有事实按照,空讲几句批评的话是达不到矫正的效果的。例如我班有个同窗,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拆台,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要批评他之前,必然从各方面掌握他和犯错误有关的全数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花上大半天时刻去弄清楚。随后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通过反复几回,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没有了,他感觉常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表示必然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尽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二、批评要有的放

3、矢批评要有针对性,才能事半功倍。老师在台上翻来覆去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仍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要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更正的方向,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批评的效果。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缘。如此,学生易于同意,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敦促自己,尽可能少犯或不犯错误。若是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老是耿耿于怀,否定或贬低学生的自我熟悉、自我批评的踊跃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大大减弱了教育的效果。如我所带班的高佳同窗,常常迟到

4、,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叫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叫他想一想,有什么原因是不能够克服的,老师可能帮忙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能够克服,其实能够做到不迟到的O后来他还真不迟到了。我想从小学生的心理经受动身,恰本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批评要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式。俗语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窗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窗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利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专门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

5、,受到别的同窗的指责,产生了自卑感,有时乃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心里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取得老师和同窗的理解和帮忙。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情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能够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好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结束会更好。五、批评要迂回启发咱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如此能够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忙犯错

6、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更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却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熟悉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转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决他们更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体,深切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咱们教育者必需固守的尊重学生,珍惜学生。虽然咱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珍惜学生动身,要使被批评者乐于同意批评、并能转化为自我批评,最后化为自己的行动,所以希望咱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进程中应该讲究批评的方式、策略和批评艺术,力争使咱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