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06164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 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多而杂,要想有效复习以防考试出现,就须要对第一单元重点学问点进行理解,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点 一、揭开货币的神奇面纱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运用价值(商品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属性)和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进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2、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用肯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须要现实的货币,只须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须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须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公式: 5、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运用的价值

3、符号(国家能确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确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开磨损削减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进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

4、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便利、节约、平安等) 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托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肯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假如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上升,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

5、速健康进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变更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确定价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状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

6、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娴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须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削减;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削减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

7、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削减(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削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削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整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看法、家庭人口数量、经济进展水同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8、 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进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将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凹凸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亲密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进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进展、收入的变更而不断变更。 6、恩格尔系数是指

9、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做详细分析,盲目从众不行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乐观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行取) 避开盲从,理性消费(避开跟风随大流,避开心情化消费,避开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爱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爱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

10、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中学政治必修一其次单元学问点 一、进展生产,满意消费 1、生产确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进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进展的基础 生产确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确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进展促进生产的进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进展; 消费为生产制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确定作用的环节)、安排、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

11、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须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 2、公有制经济: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全部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次,国有经济限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力上) 看法:必需毫不动摇的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内容:个体经济、私营

12、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法:必需毫不动摇地鼓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缘由: 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进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供应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分类:按全部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全部制企业。 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

13、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形式:特别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含义及目的(略) 公司经营胜利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其次、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看了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1.中学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学问点总结 2.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学问归纳 3.中学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学问点总结 4.中学政治必修1学问点归纳 5.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学问点总结 6.中学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其次课学问点总结 7.中学政治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学问点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