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05983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临时用电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述11.1.1项目位置及规模11.2区域自然概况21.2.1地理位置21.2.2气候气象21.2.3区域地质21、地形地貌22、地层岩性21.3施工范围及内容4第三章 供配电方案及用电设备总容量负荷计算73.1供配电方案73.2主要用电设备汇总表83.3单条路用电设备汇总说明83.4单条路现场最大用电负荷计算9第四章 配电电路设计94.1配电线路设计94.2配电箱与开关箱设计104.3配电系统保护装置114.4照明设计11第五章 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措施11第六章 防雷措施12第七章 建立健全临时用电技术档案13第一章 编制依据(1)供配电

2、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建筑电器安装图集(5)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设计图纸(6)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招投标文件(7)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1.1.1项目位置及规模本工程位于龙岗街道同乐社区、同心社区、同德社区,分为北片区和南片区,具体范围结合社区范围线、深汕公路、惠盐高速公路进行确定、北片区位于惠盐高速公路西侧,南片区位于深汕公路南侧。本工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1)现状道路排水系统

3、完善,主要包括园新路、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等;2)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外围道路分流制改造,其中新村居住区包括同乐社区居委会片区、池屋新村A区、池屋新村B区、企岭村、黄屋村、其面村、坑尾村、新大坑村等,旧村居住区有企岭旧村、黄屋旧村、其面旧村、新大坑旧村、下围居民小组和池屋村民小组等;3)建筑排水立管的改造,主要是对新村居住区的合流制建筑进行分流制改造。市政雨污管网是为解决雨污混流的现状,施工项目主要是改造或新建雨水管和污水管,或将原有污水管接入市政总管。DN200DN500主要为小区内管道。DN600、DN800主要为市政道路埋管,也是雨、污水二三级支管。以经济合理的原则

4、,在小区内或市区以开槽埋管方式施工,管道两侧预留3040cm的操作宽度,基槽深度按设计要求开挖,遇到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确保铺管时底部无水。基槽根据土质情况放坡,但应保证槽壁的稳定性。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当管道埋深大,地质不良时,采用钢板桩支护。道路及结构工程方面:工程内容含排水管网改造、路面恢复及结构等。设防烈度为6度。道路工程内容为排水管道施工期间的破除、恢复工程。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工程规模:排水管道施工范围内的次干道、支路和村道破除、恢复施工。1.2区域自然概况1.2.1地理位置龙岗区,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位于深圳市东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

5、,南连罗湖区、盐田区,西接龙华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区内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大鹏半岛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1.2.2气候气象龙岗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由于区域内地理条件不一,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往往造成灾害性天气。根据流域内雨量站降雨系列分析,年平均降雨量1933mm。降雨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2080mm,最小年降雨量78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份

6、)降雨量大而集中,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0%,且降雨强度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主要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呈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东南走向的海岸山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西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上区域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故而暴雨强度较深圳其它地区小。该区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21.7mm。1.2.3区域地质1、地形地貌勘察场地主要原始地貌单元为冲洪积阶地、台地、冲沟及洼地。经人工改造,现状基本为城中村及工业园区。2、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沿线范围内地

7、层结构自上而下分述为:2.3.1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人工填土(地层编号1):灰黄、褐黄色,主要由黏性土混石英砾组成,夹少量建筑垃圾和填石.密实程度不均匀,位于现状道路上填土结构以稍密为主,道路两侧以松散为主,局部地段填土下含填砂。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1、TLDK12、TLDK3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层厚0.804.90m。为级普通土。2.3.2 第四系新近湖沼沉积层(Q4al)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编号1):灰黑色,含细砂、较多腐木及少量有机质,具腥臭味,饱和,软状,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局部分布,见于钻孔TLDK8、TLDK29、TLDK31、TLDK3338(共

8、9个钻孔),层厚0.501.20m。为级松土。2.3.3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地层编号1):灰褐、褐黄、浅灰等杂色相间,不均匀含石英砾1025%.湿,可塑状为主,上部灰褐色部份呈软塑状,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高。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TLDK4、TLDK68、TLDK17、TLDK19、TLDK26、TLDK2830、TLDK32、TLDK35、TLDK37、TLDK39、TLDK4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层厚1.006.00m。为级普通土。粗砂(地层编号2):褐黄、褐灰等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混少量黏性土.饱和,松散稍密。该层场地局部分布,

9、见于钻孔TLDK57、TLDK9、TLDK14、TLDK1620、TLDK25、TLDK2729、TLDK33、TLDK3537、TLDK39、TLDK44(共20个钻孔),层厚1.208.90m。为级松土。2.3.4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砾质黏性土(地层编号):褐黄、褐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已破坏,含石英砾多大于20%,湿,可硬塑状,遇水极易软化,强度明显降低,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5、TLDK21、TLDK38、TLDK41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未钻穿,揭露层厚1.208.30m。为级普通土。 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

10、征值fak、压缩模量Es 地层名称及成因承载力特征值fak (kPa)压缩模量Es (MPa)变形模量Eo (MPa)Qml人工填土1(稍密)1203.010.0Q4al淤泥质粉质黏土 1602.23.5Q4al+pl粉质黏土11604.514.0粗砂2200/20.0Q2el砾质黏性土2206.522.0 基槽支护参数表 表9地质成因及名称天然密度(g/cm3)内摩擦角( 度 )凝聚力C(kPa)Qml人工填土11.80108Q4al淤泥质粉质黏土11.7048Q4al+pl粉质黏土11.852018粗砂21.95水上水下3832Q2el砾质黏性土1.8522201.3施工范围及内容同乐东片

11、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如下:第三章 供配电方案及用电设备总容量负荷计算3.1供配电方案依据设计图纸,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分为园新路、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外围道路分流制改造、其中新村居住区包括同乐社区居委会片区、池屋新村A区、池屋新村B区、企岭村、黄屋村、其面村、坑尾村、新大坑村,旧村居住区有企岭旧村、黄屋旧村、其面旧村、新大坑旧村、下围居民小组和池屋居民小组等雨污水管网工程,根据现场作业面广且具有不断移动的特点,临时接电、配置固定变压器均不是理想的选择,因此采用移动式发电机组,在充分考虑到市政工程必须减小噪音、减小对周边环境

12、的干扰等特点,选用静音型移动发电机组作为施工用电的动力电源。根据施工工序的特点,第一阶段主要施工工序为:交通疏解围挡施工路面切割破除沉井基础开挖钢筋模板制安仓号清洗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等强,此阶段每条路采用两台GF50移动发电机组提供施工动力用电。第二阶段为顶管顶进施工阶段,每个顶管工作井配备GF150静音式移动发电机组即可满足施工用电要求。采用拉森三型钢板桩支护条件下的基槽开挖,主要机械设备为反铲改装式打桩机、反铲、自卸汽车、吊车、小型打夯机、小型振动碾、电焊机、管道焊接设备、水泵等。一台GF50静音式移动发电机组足以满足现场各种小型机械及施工照明。3.2主要用电设备汇总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

13、格单位数量主要工作性能指标单机容量(KW)总容量(KW)备注一、施工设备1钢筋弯曲机GJ7-40台1440332钢筋调直机GT4-10台1440333钢筋切断机GQ40A台1440334交流电焊机BX3-500台120205插入式振捣器ZN50台53.8196木工锯MT500台1337水泵80WD25-2.2台22.24.48现场照明110109空压机W-3/5-C 台13m18.5小计83.93.3单条路用电设备汇总说明采用拉森三型钢板桩支护下的开槽明挖,小型机械设备用电量不做统计。围挡施工、道路切割破除、沉井基础开挖等工序与钢筋制安、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通常不会同时进行,但本次用电设备统计选择高峰最大值,一并统计。3.4单条路现场最大用电负荷计算用电负荷计算按照每条路进行,仅计算存在顶管施工的道路,无顶管施工的道路忽略不计。单条路施工用电分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两类,施工高峰各类机械设备照明用电总量为P总=1.05-1.1K机(P机)/COS+K焊P焊+K照P照式中:P总为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机为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焊为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照为照明总功率(KW) COS为功率系数 K为需要系数查表K机=0.5,K焊=0.6,K照=1.0,COS=0.7, P机=54.3 P焊=20 P照=10P总=1.050.554.3/0.7+0.620+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