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058284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课改恩平市实验中学 陈晓燕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由于当前中学计算机的传统教学方法,制约课堂效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采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主要是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关键词: 课改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新课程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应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从形式上进行,要深入解决制约课堂效率的根源,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

2、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是在“主知主义”教育观和“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 ,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种种弊端 :1、以教定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使课堂显得没有生命活力。2、以本为本。把教材视为教学的标本,死搬硬套让学生接受,严重禁锢了学生的自由创造和大胆创新的空间。3、教路单一。照着教材参考,机械训练,把学生当着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旅程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自我探究的时间和空间。4、学法单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老师规定的,常常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演示后你跟着操作,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

3、代替了学。5、目标单一。为了完成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弊端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 ,只有对传统教学从观念、教师角色、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整体革新 ,才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我03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恩平市大田中学教学,大田中学也刚好在那一年配备了电脑室,那时,辅导我的老师,还有身边的同事,都是遵照传统的教法来教学,我上信息技术课,都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我来演示怎样操作,之后,就叫学生按照我的步骤来操作,每节课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刚开始时,学生对电脑课充满了热情,学习的热情非常高,

4、我也充满热情,以为可以大展拳脚了。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落千丈,理论课程还屡屡遭受学生的拒绝,学生以没有兴趣、听不懂为理由,在上课的时候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更甚至,有些学生干脆趴在电脑桌上睡觉。我一下子蒙了:“学生对电脑课应该很感兴趣才是啊,怎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经过我反思,才知道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现问题了。经过逐步探究,我决定在课堂教学中率先采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取的是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由一贯的老师演示到学生操作,改变为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找答案,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5、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组成”这一课时,我会给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假设你现在是个电脑专家,把同桌当做是你的顾客,现在向你的顾客介绍电脑的组成”。学生就会先带着这个问题自己看书,弄懂电脑的各个硬件名称之后,就与同桌互相介绍电脑的硬件组成。当同学们弄清楚电脑硬件组成之后,我再出一道题目:“假如你现在打算买大概3500元钱的台式电脑,你会怎样配置?请同学们到网上去参考配件价格配置一台电脑,看谁配置的电脑性

6、能最高”。学生们都兴致勃勃上网查询各种配件价格,仔细填写我发给他们的配置单.DOC,最终出色完成任务。这样的课堂效果,比起老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好很多,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每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教材的理论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过程。如果说教学生怎样想是明于心,那么教学生怎样做就是动手,就是把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在信息课中,要让学生多

7、动脑、勤操作,以便把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如:在讲解“画图”工具的使用时,我让学生自己试着使用画图工具,了解每一种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丰富多样。我想只有在这样知识应用和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把课堂教学的成果得以根本的巩固。当前中学计算机教学由于计算机资源不足,课时少,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不平衡,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最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

8、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一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缺少操作,等于纸上谈兵。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最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电脑的操作,如果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会感觉到索然无味,对信息技术课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尽量地把时间留给学生操作,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操作的时间起码有25-30分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学生才能感觉到是在玩电脑,而不是来听电脑

9、课的。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组成”这一课时,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1、学生之间先互相介绍电脑的硬件组成。2、学生自己上网尝试配置电脑。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如果我一直在讲电脑硬件知识,强迫学生死记的话,课堂气氛会很沉闷,学生学得也很无趣。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才会有更好的创造性。三、 注重交流与合作。我说的交流与合作,不单单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指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的我们常都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老师的话,在学生那里成了耳边风”为什么呢?原因虽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沟通。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是有

10、生命力的,认为只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种生命活力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倘若师生之间,彼此都觉得与对方是平等的,那么,这种前提下,师生的情感关系将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学生尊重教师,但不畏惧教师;教师也不再自认为是一个绝对的权威。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作为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学生对教师的精彩讲解,不仅欣赏,而且心悦诚服地理解接受。对教师的讲解,学生有不同看法,敢于怀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能充分理解学生,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而是真诚地参与到与学生的谈论中。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有的同学

11、会很快把题目计算好,当我看到有同学得出了错误的答案时,我不会先否定他的答案,我会微笑着对那位学生说:“这位同学计算的速度真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但是可否请你复算一次,看答案是否完全正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教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新理念的师生合作交流,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是师生教学活动的相互参与。每节课,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学习。我认为:在学生们互相交流学习时,老师不能置身事外,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观看,应该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指导学生们操作,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

12、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学科处于发展之中,但是信息技术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如何教育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师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灵活地教学,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解惑,而且得到情感艺术上的享受。教师还应该以自己丰富的知识,以自己的热情来强烈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发,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课堂效率的根源。参考文献:1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2教育文汇月刊 2006年5月3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0年第5期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005年12月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