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05347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区通用综合类的安全检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检查内容1、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包括从主要负责人到职工的各级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员管理体系,做到“人人有责”;2、还应包括各级职能部门、科室的安全责任,形成横向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负责”;3、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要求、考核办法、奖惩等内容。不同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应按照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进行细化和分解,一般应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报告、遵守安全规章和从事本岗位工作安全要求等内容。(2)主要检查方法1、直接询问主要负责人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职责;2、调阅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判断生产经

2、营单位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3、查看责任制内容是否包括了全体从业人员,重点查看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经营)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工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4、检查责任制内容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能反映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需求;5、现场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责任;、检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二、安全投入(1)主要检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治理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方面:1、事故隐患治理费用; 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费用; 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 4、劳动防护用品购置的费用; 5、劳动条件改善的

3、费用; 6、为员工全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安全投入管理台帐,内容包括:安全投入计划或项目,资金的审批、项目实施情况等.(2)常用检查方法1、询问主要负责人安全投入的总体情况;2、调阅安全投入的管理台账或财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的账目、票据,核实是否真正投入了资金;3、询问安全管理人员有关购买安全设施、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缴纳工伤保险费等的具体情况,明确安全投入是否达到了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4、现场查看安全投入的实施情况。三、安全工作会议(1)主要检查内容1、生产经营单位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应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4、安全工作2、组要负责人应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问题,并制定具体措施等。3、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几计划,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签订各级安全责任书;同时还应进行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并进行全员安全考核和评比。(2)常用检查方法1、调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总结、计划,判断在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是否开展了安全工作;2、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关于本单位安全工作的总体开展情况、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3、检查是否制定了安全会议制度或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的制度;、查看有关会议纪要,明确是否定期研究了安

5、全生产问题.四、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主要检查内容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方案及防护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员、资金、时间等,确保及时消除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的制度、台账,对检查及整改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2)常用检查方法1、询问主要负责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判断其是否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2、调阅安全检查和治理的制度、了解开展工作的程序及要求等;、调阅安全检查台账,全面了解检查开展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了制度规定的要求;4、调阅隐患治理台账并对隐患治理进行现场检查,判断是否开展了整改

6、工作。五、事故报告(1)主要检查内容、生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及时、如实向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技术补报,道路交通事故,水灾事故自发

7、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技术补报。(2)常用检查方法1、查阅文件,确认是否建立本单位发生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2、调阅事故管理台账、事故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3、询问现场有关人员,了解是否有瞒报、谎报、拖延不报等情况。六、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1)主要检查内容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七条的要求,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实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五十人以下

8、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一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少于二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常用检查方法、询问相关人员或调阅有关资料,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属于上述高危行业或其他行业以及从业人员数量,确定其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2、对高危行业和其他行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要调阅安全管理资料,判断是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来满足安全工作的需要;3、查看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等资格证明,并询问安全

9、管理人员相关的安全知识,判断其是否具备了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询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确定是否属于专职.七、安全管理制度(1)主要检查内容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具备以下十项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 4、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 5、危险作业的现场管理; 6、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7、安全生产责任和奖惩; 8、安全生产台帐的管理; 、应急救援措施;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同时,还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特点,制定不同工种和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2)常用检查方法1、

10、调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定是否制定了上述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是否全面、合理等;2、调阅操作规程,确定其范围是否包括了各个重点岗位和工种,内容是否全面、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3、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关于制度规程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情况,确定制度是否认真落实;4、调阅有关安全教育、检查等的台帐,检查制度规程的落实情况;5、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规章制度的内容;6、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实际演练,检查规程的落实情况。八、安全教育培训情况(1)主要检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应定期开展以下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1、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安

11、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新员工三级教育;4、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和复审培训;5、变换工种教育;6、转岗、复工教育;7、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教育;8、从业人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9、其他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岗位安全操作技能;4)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5)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6)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

12、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班组级的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

13、要的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2)常用检查方法1、调阅安全教育制度,查看教育内容、形式等规定是否全面、合理;2、调阅安全教育台账,检查培训是否按制度开展,是否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是否全面,培训是否达到学时要求等;3、检查安全考核的开展情况,是否真正进行了安全考核,有无试卷,对不合格者的处理情况;、现场抽查从业人员是否掌握了教育培训内容;、检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6、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九、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主要检查内容1、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

14、的安全警示标志;2、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并作好记录;3、设计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按有关规定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4、机械冲压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并定期检验、检测;(2)常用检查方法、查阅设施、设备档案;2、现场查看设施、设备安全状况.十、重大危险源管理(1)主要检查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监控措施:1、建立运行管理档案;、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按照

15、国家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检测,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在重大危险源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5、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单位应当向安监部门申报重大危险源,至少每半年报告一次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2)常用检查方法1、查阅申报材料、监控档案、安全评估报告;2、现场检查。十一、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检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设备(构件)吊装拆卸、高空悬挂和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施工;3、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4、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常用检查方法、查阅施工方案;2、现场检查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十二、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管理(1)主要检查内容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