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05232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种学各论考试重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种学各论水稻一、名词解释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一一S (rr)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 (rr)。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两系法杂交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培育成的杂交水稻称作两系法杂交水稻。光温 敏核不育系,恢复系 三系杂交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每一个植株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再分化形成植株。 水稻三性:是指水稻的感温性

2、、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感温性:在光照长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提高,抽穗期相应提早的现象,称作水 稻品种对温度的反应特性.感光性:在温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光照长度的缩短,抽穗期相应提早,称为水稻品种 对日长的反应特性,也称作感光性.基本营养性:品种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其播种到出穗的日数表现出相对的稳 定,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绿色超级稻:具有抗主要病虫害,水分、养分高效吸收和利用的优质高产水稻。 原位保存:在野生稻原始生态环境下,采用一定的设施,人为地就地保存和保护野生稻种资。 异位保存:将野生稻搬到新的地点进行种植保存的方式。离体保存:采集种子和植株部分在人工控制条件

3、下保存种质。 垩白率:垩白粒占供试米粒数的百分比.垩白大小:垩白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垩白度:垩白率和垩白大小的乘积。质核互作不育性:指的是雄性不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指由于受和基因的控制对温度和光照长度反应敏感,在长日照条件下表 现出雄性不育特性的水稻植株.水稻广亲和性:指一些中间型水稻材料,与籼稻和粳稻杂交,F1都能正常结实具有这种特性 的品种,称为广亲和品种。控制广亲和性的基因,称为广亲和基因。引种:把外地(外省或外国)的优良水稻品种引进当地,经过试验,作为生产上推广品种, 称为引种.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基因型亲本间的杂交进行

4、基因重组,通过多代定向选择和鉴定,育成新 品种的方法.作物抗病虫性:指作物对特定病虫害的防范与抵御能力. 白叶枯病的全生育期抗性:在苗期就得到表达直至成株阶段,并有明显的小种专化现象。 白叶枯病的成株抗性:仅在成株阶段表现出抗性。二、填空水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以表示为A、 N(RR)B、 S( rr)C、 S( RR)D、 N( rr)水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N(RR)B、S(rr)C、S(RR)D、N(rr)1. 目前世界上二个栽培稻种是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主要有 :籼亚种(Indica)、和粳亚种(Japonica)2. 栽培稻有

5、12 个基因连锁群.3. 水稻早、中、晚稻的分化主要是对栽培季节的日长(光照长短的反应特性)为依据的.4. 亚洲栽培稻的三个起源学说:起源学说、喜马拉雅山南麓起源学说和中国起源学说。5. 稻种资源的保存方式有:原位保存、异位保存和离体保存。6. 我国野生稻类型有: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普通 野生稻.7. 水稻生育期遗传的主要特点:生育期的长短受主效基因或微效多基因控制。8. 我国六大稻作区包括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 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9.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差别很大,这种差

6、别主要表现在从(播种)至(抽穗)这一阶段。10. 我国稻区分为(南北稻区) .南方稻区以(籼稻)为主,北方稻区以( 稻)为主.11. 南种北引,一般生育期(延长);北种南引,一般生育期( 缩短 )。12. 同纬度高海拔品种引到低海拔地区,一般生育期( 缩短 ),株高变( 长 )。13. 纬度和海拔大致相近的东西向相互引种,生育期变化和性状差异( 小 ),较易成 功。14. 稻米的品质主要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等。15. 在中国最为流行的水稻病害是( 稻瘟病 )和( 白叶枯 )16. 严重危害我国水稻的 6 大害虫是: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褐飞 虱,

7、白背飞虱,黑尾叶蝉。17.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起始于(1964 )年。野败不育系是(1971)年,由( 李必湖 )在海南 三亚南红农场发现的。( 1972)冬季我国第一批野败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宣告育成。 (1974)年宣布我国实现了水稻的籼型野败三系的配套,标志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重大 突破。(1975)年( 10)月,宣布我国三系杂交水稻选育成功并应用于生产。湖北光敏 核不育水稻在( 1973)年,由(石明松 )发现的.18. 袁隆平院士总结了近四十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育种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迄今为 止,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有两条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是( 杂种优势利用) .19.

8、我国水稻的育种目标主要有: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等。20. 水稻产量三要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简答1。建国以来水稻育种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高杆良种的评选和选育阶段,40S末-50S后期。 水稻良种矮化阶段:50s后期一70s初期,以矮秆水稻为育种目标在我国首先提出 并获得划时代的成就。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兴起和矮秆常规稻更新阶段,70S初期一80S初期. 80S 至今为多学科协作的“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阶段.2. 杂交水稻四阶段 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 三系法杂交水稻得到迅猛发展 两系杂交水稻突破 超级杂交水稻研究与示范3。目前我国水稻育种的主要技术 纯系育

9、种 品(亚 )种间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花培育种(细胞工程育种)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分子育种4. 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类型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产量性状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遗传比较复杂。 单株穗数的遗传:数量性状控制,遗传力小 ,在育种的晚代选择。 粒数的遗传:数量性状控制,遗传力小,在育种的晚代选择。 粒重的遗传:遗传力较高,主要由基因的加性作用,早代注意粒重的选择。5. 水稻的主要品质性状及遗传特点 蒸煮与食味品质一一直连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的遗传:A、直链淀粉:在非糯性品种中,遗传受一对主效基因和几个修饰基因的控制,也有人认为受 多基因控制,高直链淀粉对低直

10、链淀粉含量为显性.B、低糊化温度对高糊化温度为显性.C、硬胶稠度对软胶稠度为显性。D、香味的遗传:由隐形单基因控制并存在修饰基因的作用。是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因无 关. 加工及外观品质的遗传一般认为是典型的数量遗传.A、粒长和粒型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一加性效应为主B、垩白由单显性基因控制,也由隐形基因以及多基因系统与环境交互作用支配,后代变异 主要为累加作用基因所致。C、整精米率与垩白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垩白面积与米粒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营养品质一一蛋白质含量遗传:蛋白质含量高低不同的品种杂交,低含量呈不完全显性, 遗传力低,受环境影响大.6。水稻株高的主要遗传特点 对籼稻矮生性的遗传研

11、究证明主要受一对隐性基因sd1控制,此外还有一些与sd 1 等位的基因。粳稻的矮生性比籼稻复杂,其主要属于数量性状遗传。 矮秆与高秆杂交:矮秆表现隐性,多数由一个主基因控制,其遗传一般比较简单。半 矮秆与高秆杂交: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由一个隐性主基因控制,并表现多效性,另一类半矮 生性,受多基因控制。 水稻株高的遗传还受修饰基因和微效基因的影响。 株高兼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特点。7。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 质核互作不育性指的是雄性不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1、水稻的细胞质有两种类型:N型和S型。2、细胞核中控制育性的基因为Rr。R基因有2对,R1-r1和R

12、2r2, R1的效应大于R2效 应, R1 和 R2 有累加效应。模式:8。什么是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特点?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是指:由于受和基因的控制对温度和光照长度反应敏感,在长日 照条件下表现出雄性不育特性的水稻植株。 遗传特点:高温长日表现不育 , 可用于制种 . 低温短日表现可育,可用于繁殖。与不 同的恢复系杂交,后代的遗传表现可能不一样,可能受一对、两对和三对隐性基因控制。一 般认为主要受质量性状基因控制,但还受微效基因的修饰。9. 水稻的广亲和性及意义 所谓水稻广亲和性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材料,与籼稻和粳稻杂交,F1都能正常结 实。具有这种特性的品种,称为广亲和

13、品种。控制广亲和性的基因,称为广亲和基因. 意义:开展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拓广水稻品质基因范围。10. 我国水稻育种的选拔指标 稻米品质优 产量高 抗逆性强11. 简述引种的概念和原则 引种的概念:把外地(外省或外国)的优良水稻品种引进当地,经过试验,作为生产上推广 品种,称为引种.水稻引种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问题: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北种南引 ,即低纬度地区从高纬度地区引种,将提早成熟,营养生长期缩短,要考 虑能否高产问题。 南种北引,即高纬度地区从低纬度地区引种,会延迟成熟,要考虑能否安全齐穗问 题。 同纬度、同海拔引种以及北方迟熟品种引到南方、南方早熟品种引到北方,成功的 把

14、握性较大。 基本营养生长性强的品种,适应性大,远距离引种较易成功. 遵循上述原则引种的品种还应适合于当地耕作制度,先试后引,对比试验和栽培,试 验。 在引种时要少量多品种,还应特别重视检疫工作,以防止检疫性病虫传播。12. 简述杂交亲本选配原则 双亲优点多,缺点少,目标性状突出,优缺点互补。 有一个亲本能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及亲本配合力要高。 亲本间生态类型、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差异较大。13. 杂交后代的选择原则 遵循性状遗传规律进行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 在特定一致的条件进行选择 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分期进行选择14. 简述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15、加速世代进程: 异地加代;异季加代;温室加代 加速试验进程:根据试验目的、材料表现,适当调整育种程序以缩短育种年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加速育种.15。选育抗虫品种的方法 系统选育抗虫品种 通过杂交导入抗虫基因或性状 运用遗传工程方法导入外源抗虫基因16。目前中国籼稻的抗白叶枯病以什么抗性基因为主?如何进一步提高和改良中籼稻的白 叶枯病抗性水平? 白叶枯病大多属于质量性状,以少数主基因控制的,Xa21。 途径:选用抗病品种与高产优质的品种杂交人工接种或苗期接种,增强其免疫作用17. 简述三系优良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标准1 )优良不育系的标准:一个优良不育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不育性稳定,不育率99。 5%以上. 可恢复性好。 开花习性好,柱头发达,外露率高,小花开颖角度大而持续时间长,包颈轻或不包颈, 异交结实率高. 配合力好,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 米质好、抗性强。2)优良恢复系标准: 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 恢复力强而稳定,所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