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采样规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05224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采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粉尘采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粉尘采样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粉尘采样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粉尘采样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采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采样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尘采样规范一、 采样前准备1、 准备滤膜袋3个(1个空白对照)、镊子(2个)、硅油、硅油棒、总尘采样头、呼尘采样头、采样夹、粉尘采样器、湿温度计、大气压力表、记录纸、笔。2、 采样人员要熟悉掌握滤膜装卸方法。熟练掌握硅油涂抹方法。3、 采样器检查设备领用前要先检查仪器电量是否充足,做好流量校准记录、以及设备领用记录。检查所需物品是否带全,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置于最低位。二、 采样1、 选择适当的采样点(说)应选择适当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采样头避免直接针对产生粉尘的点,以及直接飞溅入采样滤膜上,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2、 大气压力表、湿温度检测,大气压力读数要保

2、留一位估计值,并做好压力、湿温度记录。(做)3、 支起三脚架、放置采样器,注意保持采样器水平安放,要说明该采样器已经经过流量校准。(做)4、 空白滤膜,打开采样袋,用镊子取出滤膜后放入滤膜袋中,作为空白对照,做好滤膜登记,记录采样人,采样时间。(边说边做)5、 总尘滤膜,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中,毛面朝向进气口(说),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15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由小至大到20L/min(说),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

3、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采样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做)。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6、 呼尘采样空白采样已经测总尘时采样,不再进行空白采样。取出冲击板,涂抹硅油,注意要沿一个方向涂抹,并说明需水平静置2小时,装入冲击板,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中,毛面朝向进气口,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15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至20L/min,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

4、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流量、采样人。填写采样记录表。三、 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采样器交回仪器室后,管理员要检查设备、做好仪器校准记录、设备领用、归还记录。采样人员填写样品交接记录,签字人审核、送质控办。噪声仪操作步骤一、 监测前准备1、 准备噪声仪、湿温度计、大气压力表、记录纸、笔。2、 采样人员要熟练掌握噪声仪操作步骤及噪声计算。3、 采样器检查:设备领用前要先检查仪器电量是否充足,做好仪器校准记录、以及设备领用记录。检测所需物品是否带全。确认噪声仪经过校准,电量充足。二、 现场监测1、 检测现场微小气候(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并记录。2、 确认防风罩是否需要。风速大

5、于3m/s及粉尘作业点需要戴防风罩。3.测量过程中保持噪声仪与操作者距离与作业者距离都大于0.5m,做好保持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状态。4.噪声仪指向噪声源方向。5测试高度在操作者操作位人耳高度,位姿1.50m,坐姿1.10m。6.声级波动小于3dB(A),测量3次,取平均值。7.测量完毕,记录原始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检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8.将仪器装箱,送交实验室,填写仪器校准、归还记录。9.噪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噪声计算公式,并会用计算机计算。10.噪声

6、计算公式: (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式中:LAeq,T全天的等效声级; LAeq,Ti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 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Tii时间段内的时间; n总的时间段个数, (2)8h等效声级的计算: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时间8h的等效声级,按下面公式计算:式中: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时间8h的等效声级; Te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LAeq,Te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 To标准工作日时间,8h。(3)每周40h的等效声级:通过L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用下面公式:

7、 dB(A)式中:LEX,W指每周平均值; 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 n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手传振动操作一、监测前准备8.从仪器室领用设备(手传振动测量仪、温度、温度仪、气压表),填写领用记录。并准备原始记录单,记录笔。9.确认检测仪经过校准,电量充足。10.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连接方法及监测方法。二、现场监测1、检测记录现场微小气候(温度、湿度、气压)。2、连接仪器,注意选用钝头的传感器。3、确认振动工件生物力学坐标系,各个方向的正方向。以第三掌骨头作为坐标原点,Z轴(Zh)由该骨的纵轴方向确认。当手处于正常解剖位置时(手掌朝前),X轴垂直于掌面

8、,以离开掌心方向为正向。Y轴通过原点并垂直于X轴,手坐标系中得各个方向的振动均应以“h”做下标表示(Z轴方向的加速度记zh,X轴、Y轴方向的振动的依次类推)11.测试过程:右手持传感器按生物力学坐标系测三个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本次测试的测试值。12.测量完毕,记录原始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检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13.将仪器装箱、送交仪器室,填写仪器归还记录。14.计算公式:在日接振时间不足或超过4小时时,要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振4小时的频率记权振动加速度值

9、,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A.2) 式中: hw(T) 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 T日接振时间,h/d高温测量一、 测量前准备1、去仪器室领取所需仪器:WBGT指数仪、温湿度仪、气压表、三脚架。2、去仪器室领取所需仪器,填写仪器领取记录。3、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高温测量步骤。二、现场操作:1、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并记录。2、在测点支好三脚架,并将WBGT指数仪固定在三脚架上,连接主机与温度传感器,注意测点的选择;3、调节三脚架高度,将温度传感器调至相应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坐姿作业为1.1m);4、调整温度传感器的方向,使黑球温度计朝向热源,并遮挡住干球与湿球温度计;5、在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

10、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浸润,注意不能添加自来水;6、开机后,需要10分钟的稳定时间,测量前,应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7、每个测点测量3个温度值,取平均值;测量时,应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人为气流影响,测量者不要站在靠近设备的地方;8、填写测量记录;9、拆卸仪器,将仪器放回仪器箱中。三、测量后1、将仪器送交仪器室,填写仪器归还记录。附1、 黑球温度考虑了气温、热辐射等因素,间接表示人体对周围环境所感受热辐射的状况;湿球温度考虑了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防止热辐射影响;干球温度测定时应注意防止受热辐射的影响。2、 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

11、度计(直径为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WBGT指数。室外: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3、 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坐姿作业为1.1 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为1.7 m、1.1 m、0.1 m;坐姿为1.1 m、0.6 m和0.1 m。WBGT指数的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WBGTWBGT指数平均值; WBGT头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 WBGT腹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 WBGT踝测得

12、踝部的WBGT指数。4、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计算在热强度变化较大额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为:式中: 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t1t2Ktn劳动者在1,2.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WBGT1、WBGT2WBGTn时间t1t2Ktn时的测量值。工频电场场强仪操作步骤一、 测量前准备1、去仪器室领取仪器(温湿度计、气压表、工频电场场强仪),填写仪器领取记录。准备原始记录单、记录笔。2、检查电源,开机后检查主机ALARM欠电压警示灯,若警示灯亮起,则此时主机供电电池已不足维持仪器正常工作,应及时充电。开机后检查表头视窗左上角,若显示BAT则此时表头供电电池已不足维持表

13、头的正常工作,应及时更换9V电池。二、现场检测1、测量环境温湿度、气压、记录结果。2、仪器测量前应先开机预热15分钟以确保所测数值的正确和稳定。3、按下主机开机电源POWER键(由于瞬间电压的问题有时需要连续开两次开关键方可正常工作)4、确认仪器开始正常工作后,检测则站在被测物体警示线之外,单手持仪器,握在仪器手柄把手处,手臂应尽量伸直,距地面1.5米高处正对被测物体,调整探头方向,找出场强显示最大点,此时仪器所显示的读数即为被测物的电场场强值。5、测量完毕应及时关闭仪器6、填写测量记录。其中应包括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气象条件(相对温度、湿度)、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7

14、、将仪器装箱,归还仪器室,填写好仪器归还记录。紫外辐射测量操作步骤一、监测前准备1、从仪器室领用设备(紫外辐射照度计、温度、湿度计),填写领用记录。并准备原始记录单、记录笔。2、确认仪器电量充足。3、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连接方法及监测方法。二、现场监测1、测量环境温湿度,并记录。2、打开开关。3、将接收器插入仪表输入插口,接收器处于被测定状态。4、打开接收器遮光罩,测量工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射度或照射量。若使用防护用品时,测量部位是被测者面罩内眼面部。从最大挡开始测量,仪表显示屏读数与倍数因子的乘积即为被测位置的紫外辐照度值。5、仪表使用完毕,拔出接收器插头,关闭电源。6、测量完毕,记录原始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检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作记录等。7、将仪器装箱,送交仪器室,填写仪器归还记录。8、若计算混合光源(电焊弧光)时,应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加以计算。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365nm、290nm、254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分别为0.00011、0.64及0.5,具体计算公式为Eeff=0.00011EA0.64EB0.5EC式中:Eeff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