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04773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叙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经过展开故事情节: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仙人帮助;劈山救母。故事衔接紧凑,情节生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品格顽强、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少年形象,表现了真挚动人的人间真情。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

2、之情。 、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谈话导入。 板

3、书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 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 2、 集体交流: (1)师相机出示句子: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a 从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急切的心情。(板书:奔向华山)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2)相机出示句子: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看图理解:深涧 b(看图回答)

4、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千山万水) c练习朗读这句话。 (3)沉香走遍了千山万水,一定也吃尽了千辛万苦,他都吃了哪些苦再次读文后,指名回答。 (4)一路上,沉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想象) 、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累,他为什么一点也不在乎呢此时此刻,你想对沉香说些什么(板书:不畏艰险) 、指导朗读第二段,指名读,评议,齐读。 5、联系上下文,说说对文中孝心的理解。引读第三段。(板书:仙人送斧) 示图片)看图回答。(板书:劈山救母) (1)边读边表演: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 (2)沉香终于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此时,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看图练习说话) (3)看到这对母子的团聚,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一段。 四、积累语言,内化吸收。 1、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照图:说说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呢 3、播放全文的配乐朗读及有关画面,学生一边静听默看,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4、(出示词语)同桌合作,练习讲故事。 五、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1)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2)与上文联系起来,把沉香救母的故事完整的讲给父母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