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04676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版)秦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修订版)【秦始皇】在古城西安以东35公里的骊山脚下,埋葬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他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13岁时继承王位,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在都城咸阳举行了加冕礼,开始亲自掌握国家大权。从公元前236年到前221年的十五年间,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帝国。从统一的第二年起,秦始皇开始大规模的巡游天下。公元前210年7月,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突然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同年九月,他的尸体被葬入骊山陵墓中。秦始皇陵园的面积约56.

2、25平方公里,根据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他的陵园应该是按照两千多年前秦朝宫城格局建造。秦始皇陵南邻骊山,北邻渭水,其中高高突起的部分就是秦陵封土堆,原高115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已远没有原先那么高大。目前,在它周围已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十多处,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遗址600多座,出土文物数万余件。距其东1.5公里处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兵马俑博物馆,按其先后的发现顺序,我们分别叫其为1,2,3号坑。【一号坑】下面我们即将要参观的是兵马俑一号坑,它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1976年在一号坑遗址上开始建设占地1.6万平方米的遗址保护大厅,它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

3、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军阵:根据已修复好的陶俑、陶马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发掘估计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战车50余乘,是一个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秦俑坑的发现真实的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军阵排列。一号坑是一种“常阵”的布防,由前锋,后卫,侧翼和主体构成。俑坑的东端有一长廊,站立着三排武士,大都身穿战袍,手持弓弩,是军阵中冲锋陷阵的前锋武士;俑坑的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是军阵的两翼和后卫,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敌人从左右两侧和后边袭击;俑坑的中间是战车和步兵组成的38路纵队,全部面东而立,构

4、成军阵的主体。【孙膑兵法曾讲到古代军阵布阵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前锋必锐”、“阵体必鸿”。他曾用剑比喻军阵,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就像无锋的剑;只有锋而无强大的后续部队,犹如有剑而无柄,失去了杀伤力,只有“有锋”、“有后”才能“相信不动”,“敌人必走”。】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陶俑陶马,原来都埋于5米深的地下。从建筑结构上讲,首先,挖出一个5米左右的方坑,用平夯将地基夯实,然后根据建筑的要求,用十条土隔墙将俑坑分为11条过洞,过洞底用青砖墁铺,土隔墙底有桴木,桴木上有立柱,立柱上有东西向的枋木,在枋木和土隔墙上,密排着棚木,棚木上铺席,席上盖土,从而形成了坑顶。此外,俑坑

5、的四周各有五个斜坡门道,当陶俑陶马由门道放进坑内,门道即被封死,从而形成了一个半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把平面布局和立体处理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俑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俑坑上的墓葬:这些墓葬证明在1974年当地农民发现兵马俑之前就已经有人看到过它的真颜。此外,也证明远在西汉时期,俑坑的上部就已经荒芜,地下埋藏情况不为人知。到了清末明初以至近代,这里已经是当地村民的墓地。【因而,当地村民世代传说,他们的祖辈在挖墓时就看到过这叫不出名的怪物,给它起名“瓦瓦爷”。还有一位和万春老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他十多岁时,父亲在此处挖井,在井壁上见到一个跟人一样高大的怪物,本来井底已见水,水势很旺,不几天井水枯竭

6、。父亲以为是怪物兴妖作怪,于是把陶俑吊上来,放在太阳地里晒,结果还不见有水,竟将陶俑吊在树上用棍棒抽打,最后打碎。由此也说明,历史虽然有其偶然因素,但兵马俑的考古发现,更多是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认知变化的结果。】 砖作为建筑材料之一,最早出现于周代。人常说“秦砖汉瓦”,砖在秦时的应用已相当普遍。秦兵马俑坑中的秦砖,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俑坑地面全部采用青砖墁铺,铺地的方法为平铺,不错缝,整齐排列。据统计,仅三个俑坑的用砖量就有25万多块。砖色多为青灰色,个别为橘红色,质地细密,制作规整。在秦代,砖的使用多用于铺地。然而在一号坑东南角有一段高1.65米的砖墙,采用一砖接一砖的原始叠砌

7、方法,不错缝,砖与砖之间用细泥作粘合剂。虽然砌法较简单原始,但却是我国目前最早的砖砌墙。这段砖墙的形成,可能是修建俑坑时,边墙局部倒塌,临时用砖修补而成。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砖砌墙逐渐代替了夯土墙,尤其是在高等级的建筑中,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席纹:俑坑修建时,在棚木上覆盖了席子。虽然时代久远席子腐朽,但席子的印痕却清晰的保留了下来。考古人员在覆土与棚木之间的硬土层面上发现的席子印痕,有粗有细,经纬纹路呈人字形,几乎与现在关中地区民间常用的编制方法一样。遗迹检测应该是苇席或竹席的残留。我国席子的编制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的半坡先民就已在使用。先秦时期,在地下墓葬中常用席子覆盖棺椁葬具,

8、承接墓葬填土。秦俑坑建筑延续了席子的防漏功能,为了防止顶部的覆土漏至俑坑,使得地下建筑的空间更加密闭,在棚木上也覆盖了席子。而在地面建筑的屋顶覆盖席子,在近代一些居民中仍屡见不鲜。土隔墙:这些土隔墙最初的高度均为3.2米,完全超过过洞中间陶俑的身高,现在的土隔墙竟然没有陶俑高,通过考古迹象可以看出,一号俑坑隔墙的坍塌土覆盖在俑坑底部的淤泥层上,这表明淤泥层的形成时间最早,也就是说:兵马俑坑在被焚塌之前,俑坑内曾大量进水,把土隔墙的下部泡软,由于土隔墙上面的棚木和土层的重压,隔墙局部坍塌,再加之后来的火焚,使得坑顶塌陷,随后两千多年的泥土重压,把兵马俑坑完全夷为平地。于是,当我们今天发掘兵马俑坑

9、,将陶俑修复站立摆放后,就出现了土隔墙低于陶俑身高的现象。火烧痕迹:在兵马俑一、二号坑中,可见多处灰黑色的焚烧痕迹。考古发掘证实,一号坑曾被全部焚毁,二号坑局部被焚,三号坑未遭焚烧。目前专家学者们对焚烧时间认识统一。从出土的遗迹、遗物和有关文献来看,俑坑被焚毁的时间是在秦汉之际,最低下限时间为东汉初年。【对于焚烧人和焚烧原因,目前学术界仍有几种不同的意见,具体有三种。观点一,自燃说。认为是俑坑内产生沼气引起自燃。但在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坑内堆积大量腐殖质遗物,坑内虽有泥沙,但土质纯净,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件,所以这一说法证据不足。观点二,葬仪说。认为俑坑是秦人自己点火焚烧的,是当时的一种丧葬仪式

10、。持此观点者结合民俗学和古代丧葬礼仪制度,认为应是天子归天的一种方式,火烧埋葬时的祭品或许类似今天民间的火葬。观点三,秦末项羽军队焚毁说。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从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情况看,陵园内众多的地面建筑的确曾被火烧毁。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的一部分,既然项羽挖掘过秦始皇陵,放火烧毁陵园建筑,那么洗劫并焚毁兵马俑坑就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也是较多学者所持观点。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兵马俑坑在秦末汉初曾遭大规模洗劫,且并非少数人所为。由于规模庞大的兵马俑在史书中未见只言片语的描述,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也较为笼统,秦末汉初时局

11、纷乱,史书所言又值得商榷,所以对于何人、何原因焚烧,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踏板:我们看到每个陶俑脚下踩的是一个方形或长方形踏板,厚约4厘米。足踏板有的与足履同时制作,有的分别制作,然后粘合在一起。俑坑中陶俑位置的复原是以足踏板的出土位置作参考。为什么秦代制作陶俑时要做足踏板呢?陶俑体量大,最轻的100多公斤,重者将近300公斤,如果仅靠双脚接触地面,必定有限。因此,在陶俑脚下放置一个足踏板,增加接触面积,就站得较稳。同时陶俑、陶马制作时,躯干部分做成空心,带有护腿看起来较粗的腿做成空心,其余大多较细的腿是实心的,这样重心落在下端,就站的比较稳,符合重心原理。发掘现场:2009年6月

12、13日,在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秦俑博物馆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这是博物馆取得独立发掘资格后的第一次发掘,发掘的区域位于一号坑中间北部,面积为200平方米。未来将有目的的逐渐完成俑坑北侧约2000平方米的发掘,最终将俑坑北部从东向西完全贯通起来。以便于我们看到一号坑军阵北侧的完整侧翼和部分后卫,进而大致勾画出一号坑军阵的整体形态。【考古发掘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我们看到的这一个个大的方形区域,考古的专业术语叫做“探方”。“探方”是考古人员根据钻探出来的遗址面积,确定一个基点,然后利用坐标系把整个遗址划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探方,一般为正方形。同时,我们看到的很多条未

13、发掘的道路,就是隔梁。每个探方在发掘时保留两个隔梁,是为了通过隔梁的剖面来观察地质土层土色的变化,保证发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出土遗物经过必要的修复与保护处理,最终与我们见面。】修复区:在一号坑没有完全发掘的情况下,将文物的修复区置于此处,可以让我们看到修复进展到不同程度的兵马俑。我们看到俑坑中的完整兵马俑都是由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破碎陶片粘接起来的。在修复时,先要仔细的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再根据陶片出土时的编号进行拼对。残片拼对结束,就开始把陶片顺其茬口由下向上逐步粘接。粘接时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体脱落。待胶干后,修补俑体表面的的裂缝,最后做旧还原本来面目。透过这些正在

14、复原的陶俑,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兵马俑在制作时体内空腔的情况。每件陶俑在修复保护完成后,都会根据它的出土位置放回原处。从陶俑、陶马的形体和数量来看,烧制这些兵马俑的地方不可能距离秦俑坑很远,有可能就在它的周围,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切的窑址。秦俑的造型:所谓陶俑,是用泥土烧制而成,这些体量如真人般大小的陶俑,轻者不到110公斤,重者将近300公斤。根据对其出土残片的观察和研究,陶俑的制作是以泥土为原料,采用模塑结合、以塑为主的方法,并辅之以堆、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制作而成。具体地说:陶俑的脚、腿用堆塑的方法做成粗胎,表面经刮削而成;躯干部分用泥条盘筑成型,再用贴、捏、刻等方法做出衣服和铠甲的不

15、同质感。总之,每件陶俑的塑造,都是多种技法综合运用的结果。造型完成后入窑烤制,出窑后再精心彩绘。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陶俑、陶马已经比原来暗淡了许多,正是因为陶俑在建成后不久,遭受过大火的焚烧,加之埋葬地下两千多年的水土侵蚀,使得他们身上原有的色彩脱落殆尽,今天我们只能凭借残存的颜色去想象当年的盛况了。陶俑的制作:陶俑、陶马的烧制也绝非易事。根据对陶俑、陶马陶片的检测,烧制时窑内温度在950-1050之间。通过残缺的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到,陶俑、陶马的体腔都是空心的,就一个陶俑来说,最薄的地方不足1厘米,最后的部位却达10余厘米。在烧制过程中,如果火候不足,就会出现陶质疏松、色泽不一的现象;反之

16、,如果火候过高,又会出现裂纹、变形,甚至爆裂。而俑坑中的绝大多数陶俑、陶马都色泽纯、密度大,可谓炉火纯青。说明秦代在焙烧大件陶器时,不仅火候把握适度,而且对由泥坯到干胎、干胎到烧结这两个环节的收缩比都掌握得比较准确。即使我们今天进行模拟烧制试验,也是很难的,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古代高超娴熟的陶塑工艺和烧制技巧。文物保护:保存环境是引起文物材质劣化的一项重要外界因素。一号坑修建较早,窗户大而多,没有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温防寒性差,含紫外光的阳光穿透量大,加之观众参观数量多,空气质量下降等,这些都是对文物、遗迹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博物馆一方面不定期在遗迹覆土上洒水保湿,在窗户上安装反光板,玻璃上涂抹紫外线吸收剂等减少光照对文物的伤害;另一方面对遗址区实行环境监测,运用环境监测仪器及时、准确的采集包括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大气颗粒物等环境因素,为科学的开展文物保护实施工作提供环境基础数据。【二号坑】 二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4月23日发现发,位于一号坑的东段北侧,两坑相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