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04477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航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航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摘要: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在服务型号、追求技术、重视人才的合作理念下取得了多项丰硕成果,并将进一步深入合作和拓展应用。本文对强度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对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有所借鉴。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实践一、引言1986年,我国开始提倡实施“产学研联合开放工程”,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来更好的为科技创新服务。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已经形成了众多具体的模式。从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人才培养型、科研创新型和技术

2、应用型。从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区分,大体有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以及政府主导型。其中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弥补自身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进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并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左右产学研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模式。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好评和推崇。然而由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唯一目标性,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普遍表现为技术的转化应用,很难同时兼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Y所)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通过双方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产学研合

3、作中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了兼顾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型航天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行业内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本文对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成立的背景、运行模式及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二、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的背景强度分析专业是Y所箭体结构设计的核心专业。然而随着新一代航天型号研制对箭体结构重量、可靠性、成本与质量控制等的要求越来越高,Y所自身的强度专业越来越无法满足型号研制的需求,具体表现在:缺乏提炼和解决工程中共性科学问题的能力,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技术跨代革新时间较长。解决型号问题的技术手段不够,人力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型号研制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度专业的困境,严重制约

4、了Y所研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引入新的模式成为必须。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由于缺乏对工程需求的深入了解,高校科研工作者很难提出有应用价值的研究内容,其新的理论成果也很难直接应用于工业实践中,缺乏实践考核,应用性较差,急需与工业界进行资源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Y所决定以结构强度分析工程组为基础,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合作,组建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双方技术的共同推进和人才的共同成长。三、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成效2008年12月26日,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以下简称强度中心)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立足强度分析专业,以型号研制

5、为根本,着眼于技术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心成立以来,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追求共赢的合作理念,并以将中心打造成面向整个航天甚至其他工业领域的分析中心作为双方共同的宗旨。通过运作模式和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五年来解决了大量实际工程问题,在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上硕果累累,在人才培养上也起到了基地性的作用。1.高层定期互访机制强度中心以Y所强度组为挂靠单位,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共同建设管理。中心设有领导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其中领导委员会主任由双方行政正职担任,确保资源保障充足、工作推进有效,技术委员会主席由原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担任,副

6、主席由某型号总师担任,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绩和非凡建树为中心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Y所与大连理工大学每年定期开展数次高层互访,充分利用领导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平台,为强度中心的发展指明方向。自成立以来,双方高层互访次数年均3.6次,参加互访的人员年均约60人次。2.基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效率型号项目合作模式目前,我国航天航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项目为纽带,由单个科研人员或单个课题组参与某个项目攻关,课题完了,合作也就结束了。这种协作方式在各个合作项目之间缺乏知识的延续性,合作效率较低,无法跟上型号研制的节奏,合作效果大打折扣,成为限制产学研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避免在合作中落入由单个项目牵引的“小作坊”式合作方式的困境,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基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效率型号项目合作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强度组每年年初对各型号合作需求进行梳理和策划,并将合作内容体现在中心每年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中,对各型号项目合作进行统筹规划。(2)项目合作实施过程中,校方组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