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4438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生态农庄项目建设可研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6 1.1项目提要-7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7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92.1项目建设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1第三章 建设条件-163.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163.2自然条件-163.3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条件-173.4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73.4.1基础设施-18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84.1市场分析-194.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204.3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22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45.1项目规划和布局-265.2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和规模-26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66.1投资

2、估算表说明-26 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66.3资金来源与筹措-27第七章 财务评价-277.1财务效益评价参数-277.2财务分析-287.3财务效益综合评价-287.4财务效益综合评价结论-28第八章 环保、卫生防疫-298.1环保:-298.2卫生防疫:-29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和效益评价-299.1农业产业化经营-299.2农民增收-299.3其他社会影响-30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010.1机构职责-3210.2劳动定员-3210.3.项目经营管理模式-32 10.4技术培训-32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33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33 11.2建议-3

3、3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生态农庄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县三坝乡生态农庄1.1.4项目负责人:习年塔1.1.5建设地点:县三坝乡瓦刷村1.1.6建设规模:年出产鲤鱼苗200万尾,罗非鱼苗150万尾,鲤鱼50吨,罗非鱼50吨,珍奇水果、干果83吨项目。1.1.7建设期限:2008年至2009年1.1.8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6.5流动资金283.5万元。1.1.9资金筹措:自筹500万元,申请贷款220万元。1.1.10主要技术指标: 年销售收入:736万元 总成本:403.43万元 年税金:109.7万元内部收益

4、率:30.9 静态投资回收期:3.2年财务净现值:222.87万元1.1.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生态农庄项目是以农庄基地为中心,以基地带农户,在农户养殖促经济发展,以水产养殖、特种珍禽养殖和特种经济林木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发展本县农户以及外地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林木种植.该生态农庄的成立将能带动本村以及周边地区养殖及种植品种的改良,实现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c、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

5、产业的若干意见(云发20045号)d、迪庆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生态农庄提出水产养殖规模化和生态林木种植项目,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农庄+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等多种经营的产业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投资少,效益高,和畜禽、和经济林木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养殖可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生态经济林木种植相

6、对简单,效益高,一般一年即可实现盈利,且一次投资长久获利,还能享受免税、农业扶持贷款、土地、水电等方面的优惠。还可以辐射周边,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主的农家乐,从现有的土地、山、水、路上做文章,突出特色,建个“新、奇、特”的品牌农庄。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建议将该项目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本项目是在国家和省、市、区有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产生的: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云发20045号)3、迪庆藏族自

7、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群众自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一部分中低产田拿出来挖塘养鱼,发展我县独有的地方产品。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群众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稳定,养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鲤鱼已获无公害水产品称号,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到1.7万亩养殖面积。在此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搞好水产养殖的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农村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历由传统农

8、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走科技兴农之路,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需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传统的养殖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应在新、奇、特上作文章。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中,畜牧业为其中之一,畜牧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和扶持,打造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发展的强势。目前我县的水产养殖上主要是缺乏上规模的鱼苗生产,受当地市场水产品高价位的刺激,很多农户都已经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高利润,纷纷利用屋前门后的自然水塘坑道开展粗放型养殖,较有经济实力的农场主则计划投资新建或改造渔塘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是鱼苗孵化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产量上来

9、说都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再就是养殖品种单一,不能发挥生态养鱼的最大效益,缺乏必要的品种改良。目前所养殖的基本都是当地品种,鱼种退化现象严重,新品种引进很少,杂交优势、全雄控制等先进生产技术在这里很少得到应用。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规划养殖、科学管理、引进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县三坝乡劳动力和饲料资源、适合水产养殖和经济林木种植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一地区的农民有着水产养殖的经验。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养殖调整步伐,增加群众收入,成立县三坝乡生态农庄,将着力整合本地现有水产养殖规模,淘汰老品种,引进推广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林木种植的立体经营模式。农庄成立后将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综合化

10、种养循环模式,以及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努力实现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这种先进的种养模式代表了我国养殖业、种植业乃至整个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该生态农庄成立将能带动本村以及周边地区养殖及种植品种的改良,实现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可使项目区内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项目可行性建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安全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循环型生态养殖业

11、和为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类健康有益、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市场的所需。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的整合了水产养殖的规模,在品种的改良,产业化升级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产品投放市场,可以解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本地区单纯养殖业产出可进化到现代的水产养殖、繁育和特种经济林木种植产业,将符合现代食品消费市场的竞争需要。鲤鱼是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