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4313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猜数游戏?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 ,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 1、在游戏活动中 ,让学生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 ,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 ,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 ,开展他们的数感。 重点难点 : 1、掌握6和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1、能够正确计算有关6和的加减法; 2、在具体活动中理解数的具体意义。 二、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猜数2或4 1、教

2、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 2、学生猜数 ,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还想不想再玩一次?并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624 642 5、猜数3 ,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 ,换个玩法好不好? 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 336 633 6、猜数1和5 ,还是这6个磁珠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 ,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 ,看谁数得快! 2、教师说明游戏规那么 3、小组活动 活动三 33 64 63 65 15 2

3、4 63 61 66 42 33 15 找朋友: 出示小黑板:连一连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好啦 ,现在我们去检查一下我们学得怎么样“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

4、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 1、单独完成课本35页练一练中第1、2、3题后小组内订正。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

5、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

6、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单独完成课本35页练一练中第4、5、6题后全班订正。 课后反思: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 预习先行 观察课本36页情境图背土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