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03943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 2013年07月15日 10:39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43期 作者:李姝玥 龚睿 张争妍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摘 要:科技研发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研发型企业因其自身特点,对改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有着迫切需求,为此,论文探讨了研发型企业的特点,对知识经济环境下,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研发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一、研发型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然性 高效、便捷是现代生活的主旋律,各种技术革新轮番上演,企业若不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变

2、革和发展,注定会被淹没在发展的洪流之中。被人们束之高阁十年之久的柯达,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技术革命高度发达以后,全球性的技术创新已经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只有不断的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科技生产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才可能脱颖而出。其次,创新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将创新的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也难以在竞争中屹立不倒。柯达在2008年到2011年间,靠出售部分专利许可权和打专利官司收入19亿美元,是个绝对的专利巨人。尽管它是数码相机技术的鼻祖,并在过去的10年间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数字技术产品,却始终没有寻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柯达的盛极而衰告诉我们,技

3、术革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趋势对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价值的估计需具有更强的职业判断力。二、研发型企业的内涵与特点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有销售收入的企业,其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占本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50%以上,且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支出应占企业当年总销售收入的3%以上;尚未有销售收入的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费用支出应当占企业当年总费用支出30%以上”。科技研发型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

4、市场预测、战略决策、产品设计开发、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研发型企业,因其自行研发,自行生产、生产的灵活性大、生产目标改变无规律性,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项目开发中设计、试制、测试工作不断反复,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计量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一)基本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满足确认标准,企业应当将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研究和开发阶段两部分。如何划分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准则所规定的五个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而,这些主观因素增大

5、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对于研发型企业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实际工作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界限难以区分,使得会计处理工作相当繁琐。并且企业出于各种目的,任意调整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操纵业绩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降低的几率也相应增加。此外,若按准则规定:“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虽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但由于既定的利润指标压力,企业管理层可能会为了保持较高利润水平而大幅削减研究开发费用,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长远发展不利。针对研发型企业的这些特点,为了降低研发型企业内部研究开

6、发费用会计处理工作的繁琐度,减少企业利润操纵空间,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促进企业研究方面的投入,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时即可予以资本化,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再在n年内摊销(n根据不同行业具体情况确定)内予以摊销。(二)具体账务处理方法发生各项研究开发支出时,借记“研究开发支出”,贷记“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账户;同时按一定比例计提研究开发的失败准备金,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此外应按项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和明细账。当开发项目结束时,若该开发项目取得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应先转回累计发生的失败准备,借记

7、“研究开发失败准备XX项目”,贷记“管理费用研究开发失败准备”同时借记“无形资产XX项目”,贷记“研究开发支出XX项目”,在一定使用受益期内采用直线平均法进行摊销,借记“管理费用摊销费”,贷记“累计摊销XX项目”;若该项开发项目失败,则借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XX项目”,贷记“管理费用研究开发失败准备”同时借记“管理费用研发失败转入”,贷记“研究开发支出XX项目”。当企业从外购入项目进行再研发的,购入时,借记“无形资产XX技术”,贷记“银行存款”;转入开发时,借记“研究开发支出XX项目”,贷记“无形资产XX技术”,其余与自行开发会计处理相同。参考文献: 1 吴秀丽,柴永生,孙树栋。 研究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 李飞诚。科技研发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以ZJ科研企业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93 涂红星。浅析合理的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J.商业会计,2009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辅材料会计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