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038608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方式变 得尤为重要。而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重 要环节。本文旨在探讨朗读指导在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以求推进 朗读指导的深入教学。【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是一门饱含情感的学科,声情 并茂的朗读则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抒发。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 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读出真情实 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 高尚情操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

2、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各年级都要重 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所以,朗 读教学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 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 点和知识基础,循序渐进地、科学地、 扎扎实实地训练,才可以达到朗读目标。 怎么做才能加强朗读教学的有效训练 呢?一、引导学生拓宽阅读思路,增加 阅读量小学生由于受到阅读水平和知识层 面的限制、受到综合能力的影响,在阅 读中常常表现出不会思考、难以寻找阅 读方向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 循序渐进的形式给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 给学生引出一条思考的路子来。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阅读要求,精心 设计有关问题和思

3、路,让学生带着问题 去阅读、看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阅 读、在阅读中思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 生阅读的印象和理解的深度,而且还促 进了学生在阅读中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 内容的吸收。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性的意 义就在学生的阅读中体现出来,使学生 学有所得、读有收获。二、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 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 堂上重视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 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 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 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 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要

4、提高合 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 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 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 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 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 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 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 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 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 工合理、内容恰当。三、明确目的,提出要求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量 也在急剧地增加。而对瞬息万变的信息 世界,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 该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要求,使 之贯穿于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从而更好、 更快地选择、

5、分层,获取信息,让孩子 们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 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因 此,在学生一入学,老师就要针对不同 年级及学段的要求,了解学生阅读的喜 好、阅读的数量等情况由相应的年级教 师测试孩子的阅读能力,然后一生一档, 作好学生原始的阅读情况记录,为日后 的阅读评价作依据。这样可以对学生的 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数量、阅读 质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 多阅读一些具有较强知识性、科普性、 文学性的健康书籍及名人名著,努力使 更多的孩子成为阅读兴趣广泛、阅读情 趣健康、阅读品位高尚的小博士。当然, 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却有一个共 同的目的一一获取信息、丰富知识、

6、提 高能力。如何采取恰当的形式进行阅读, 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 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重点有以 下几种阅读方法。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课堂 阅读教学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努力创 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敢于大 胆地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平时的教 学中,多采用学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 小组讨论,或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激 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以读代讲,领略语言魅力。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重预设,更重生成,让课堂跟着 学生的需要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让学生多读,读好,细细品味

7、语言。有 疑问时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理 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朗读成诵。准 确捕捉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采 用默读、诵读等方法,采取教师范读、 学生范读、跟读、集体齐读等形式,强 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始终处于一 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中,变被动听课 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随时 提醒学生勤动手,做读书笔记,养成“不 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后及时反思, 促进教学不断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 采用的方法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记 下那精彩的瞬间,或者那些不够理想的 环节处理。在反思中思考,在反思中感 悟,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将 自己的优秀反思感悟等汇集成册,汇编 了我的感悟

8、集。五、注意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或写作 上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 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就是对 文章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 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 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对语 言隽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这 些文章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 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 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 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默读 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 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 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

9、程中根据自己 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优美的句和段摘 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 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平时要求学生 不拿笔不读书,不动笔不读书。还可以 在报刊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 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在教学 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 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用日记或读后感 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 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总之,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诸因素 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 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 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参考文献:1王余光.浅议小学语文拓展阅 读教学策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2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 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23.3崔文玲.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 读教学刍议J.祖国:建设版,2003.4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 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8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