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03854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1。编制依据12。编制范围13。编制原则 14。工程概括24.1 线路概况24。2 水文地质条件 24。3 技术标准 25。施工准备 26. 技术标准要求 37.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47。1 综合接地47.1。1 设计及施工原则47.1。2 II、III带底板衬砌地段隧道综合接地57。1.3 W、V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67.1.4 综合洞室综合接地 67。1。5 隧道二衬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67.1.6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注意事项 77。2 过轨管线 77。2.1 设备洞室电力、信息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87.2。2 横洞段落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87.2。3 通信设备洞室过轨管设置(

2、具体布设见下图)97.2.4 洞口信息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97。2。5 接触网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107.3 接触网槽道预埋 107.3。1 槽道预埋施工方法 107.3。2接触网专业的防闪络接地128、保证措施128. 1安全保证措施128。2质量保证措施138. 3施工注意要点149、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49。1文明施工措施149。2环境保护措施159.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5安德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

3、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6.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7. 隧道设备洞室、过轨设计参考图(太焦铁路施隧参14);8. 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通用图太焦铁路施网隧通-100.9.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站前工程TJZQ-7标段施工图、通用图、参考图 等设计文件资料;2。编制范围适用于太原至焦作高速铁路山西段TJZQ7标安德隧道内综合接地和接 口工程.3. 编制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设计施工图纸、铁路施工验标的要求,优化组织,统 筹安排,保质保量按期

4、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4。工程概括4.1 线路概况安德隧道为一座单孔双线隧道,起讫里程为DK175+797DK182+125,全 长6328m。洞身主要穿越低山丘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形陡峻,最高海拨约 1180m,最大埋深188m,DK181+420DK181+590为浅埋段,最小埋深10m。隧道DK176+105.277DK182+004.666位于R=35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段 落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DK175+800范围内纵坡为10%。上坡;DK175+800 DK176+900范围内纵坡为3%。上坡;DK176+900出口范围内纵坡为8%。下坡。 设1座无轨双

5、车道斜井辅助施工,斜井与正洞交汇里程为DK179+200,斜井长 度740m,正洞施工完成后作为避难所使用。4.2 水文地质条件4.2.1 地表水隧道穿越区内无地表水系,地表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雨季时有水,调查 期间均以枯竭。4。2.2 地下水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潜水、岩溶裂隙水、构造裂隙水。4.3 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行车速度:250km/h;(4)线间距:4.6m;(5)牵引种类:电力;(6)列车类型:动车组;5. 施工准备5。1岗前培训: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 术标准。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

6、5.2技术交底: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度.5。3施工机械应根据现场需要及时到场。5。4对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抽样检测,报监理验收。6. 技术标准要求6。1接触网轨槽基础埋入件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6.2接触网轨槽基础埋入件的锚固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6.3接触网轨槽纵向跨距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土 100mm;横向允许偏差 30mm。6.4槽型滑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不大于5mm。6。5 槽型滑道在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单独槽道的倾斜允许偏差 为不大于3mm.6.6贯通地线的设置应便于设备就近接入和工程实施。6.7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衬砌内的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

7、地体,当自然接地 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6.8 衬砌内的接地钢筋应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 地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6。9隧道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钢 筋截面应不小于200 mm?或直径不小于疋山山。当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 时,可将相邻的两根结构钢筋并接使用,使总截面不小于120 mm?或200 mm2 的要求并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也可采用局部更换为16钢筋。6。10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连接。6.11各种接地钢筋、接地极、接地端子间的焊接要求单面焊搭长度不小 于100mm

8、,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6mm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满足焊接 要求。6。12通信信号、电力过轨管材质、规格、型号和预埋角度要求应符合设 计文件。6。13要求预埋过轨管成品符合三防要求,外漏管口无堵塞、无进水、无 破损。7.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7.1 综合接地7。1.1设计及施工原则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贯通地线采用铜截 面为35mm2的耐腐蚀接地钢缆,并采填砂防护措施。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 的纵向连接钢筋每100m通过16的连接钢筋与贯通地线连接一次。2)信号、通信、电力等专业接地设置

9、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a、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 地极;b、II、III复合式衬砌地段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 极;c、W、V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作为接地极;d、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 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 焊接。3)接地钢筋的连接: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 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 地钢筋连接。4)接地端子设置a、

10、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直接浇筑在混凝土 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并做好端子头部的防护措施。b、从隧道进口 2m处开始,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 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置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 与贯通地线连接。c、从隧道进口 2m处开始,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 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置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 备、设施接地。d、综合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e、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 接。f、当接触网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

11、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 接地钢筋焊接。5)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 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短线保护接地及节点钢筋间的等电 位连接。7。1.2 II、III带底板衬砌地段隧道综合接地1)有底板钢筋的隧道,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2)带底板衬砌地段在施工底板混凝土时,间距以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每 12m) 一处的方法设置底板接地极,每个接地极每侧均选一根14横向钢筋通 过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此根14横向钢筋与用于接地的16 连接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L”形焊接。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 板底层的结构钢筋,在隧

12、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X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双面点焊,其他节点绑扎;底 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3)隧道底板接地极通过16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 连接。4)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作时应根据具体 的钢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5)伸出混凝土面的16接地钢筋,在施工电缆沟槽时,与其纵向的16 结构钢筋焊接,焊接采用“ L型焊接.7。1。3 W、V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1)W、V级围岩在初支施工时,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 以约8m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不少于5

13、根),以约一个台车长度(每 12米)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用于接地的钢架通过16连接钢 筋与纵向连接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接地极通过隧道锚杆、钢拱架、钢筋网片 进行焊接。2)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接地极均通过环向16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 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3)接地极在初支施工时必须在边墙底部将连接钢筋预留至混凝土表面, 以便与隧道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4)伸出混凝土面的16接地钢筋,在施工电缆沟槽时,与其纵向的16 结构钢筋焊接,焊接采用“L”型焊接。7。1.4 综合洞室综合接地1)在每个综合洞室对应两侧壁下部设置两个接地端子,在每个绝缘梯车 洞、避车综合洞一侧侧壁下部设置

14、一个接地端子.2)接地端子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16纵向结构钢筋连接采用 “L”型焊接。洞室接地示意图7.1.5隧道二衬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隧道二衬中有结构钢筋地段a、利用隧道衬砌内层环、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电保护接地钢筋。b、接触网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 向结构钢筋为接地钢筋。c、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 为接地钢筋.d、在每个台车中部选择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 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外缘的纵向接 地钢筋连接。2)

15、隧道衬砌结构无钢筋地段 除接触网吊住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3)路线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7。1.6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注意事项1)所有用作接地极的接地钢筋在各自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预留连接位 置,并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及连接。2)接地钢筋设置时必须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侧均需预留连接钢筋至混凝 土表面,预留长度不小于 60cm。3)隧道接地极均以一个台车位为单位,即每12m设置一处。4)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时应满足下图所示方 式及要求,焊接采用双面焊接.5)接地端子设置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将各端子的里程全部标识出,在电缆槽施 工时及时安装。6)所有的接地端子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用土工布等材料将其包裹,在模 板拆模后及时找出,并在对应电缆槽侧壁上进行标识,以便查找。7.2 过轨管线本标段过轨管线分布在隧道进出口、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