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导游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03623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黄鹤楼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黄鹤楼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黄鹤楼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黄鹤楼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导游词(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蒋佳丽。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 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最为雄伟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楼正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金匾,上书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我一层层地仔细观赏 其中有一层放置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每座

2、都很雄伟,不过我觉得还是我们现代造的这座更壮观更精致。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顶层,放眼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入画我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忘记了登楼的疲劳和天气的炎热。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想李白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忧伤的吧!我在黄鹤楼上流连忘返,大家有机会也到武汉来游览游览这座雄伟精致的高楼吧! 黄鹤楼导游词2 黄鹤楼大家好,首先非常的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江城- 武汉, 接下来将有我为各位提供导

3、游服务,在这里我用最热情的笑脸迎接大家的到来,也用最真挚的话语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_旅游行社的导游员_ ,大家可以叫我导,也可以叫我小_.当然我也代表我们_ 旅游公司欢迎大家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来参观.希望大家我带领下玩得开心和愉快!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参观我们的游览线路是从南大门进入,经过鹅字碑。归鹤图。崔颢题诗壁。搁笔亭最后到达黄鹤楼主楼。好了,现在就请您随我一起开始今天的“黄鹤之旅”吧!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是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您是乘船漫游于万里长江之上,还是乘车经过京广铁路线,一抬眼便可以看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之上的千古名楼。可以说,得

4、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造就了这座山川美与人文美相辅相成的文化名楼。自古就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由孙权依山而建的一座军事哨所演变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现在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985年落成。您看黄鹤楼主楼高51.4米,黄瓦红柱,金碧辉煌,而且全部楼体有钢筋水泥浇铸而成。它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黄鹤楼更加雄伟壮观,故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一来到黄鹤楼,您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这座阁楼为什么取名黄鹤楼呢,别着急,让我们先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它的一楼大厅,然后听

5、我慢慢说来。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这幅白云黄鹤图了,这幅壁画高9米,宽6米,是由756块彩砖镶嵌而成的,画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位仙人骑着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欢迎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起名叫黄鹤楼呢 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一段美丽的神化传说。明代报恩录里就曾记载:一位老道早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馆里喝了半年的酒,却没付一分钱。临别时,他用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告之辛和,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从此,辛和的酒馆因为有了这只仙鹤,生意十分红火。辛和为了感激老道,在原地盖起

6、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数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大家看,二楼中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他们各自代表了其处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

7、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分别指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第一层有2个檐,代表着一天2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遗憾的是在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这座清楼因山下房屋失火化为了灰烬。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

8、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三楼大厅来品位它的人文主题。大厅内陈列着一组大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再现了历史上著名人物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

9、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我们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我的工作还有很多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够向大家说的只有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如果来年我们有缘再次相会,我愿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再见! 黄鹤楼导游词3 各位来自北京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呢,我代表咱们武汉国际旅行社热烈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咱们本次

10、黄鹤楼之行的导游员齐明言,大家可以叫我小齐。能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能用我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大家的放心、开心和舒心。让我来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黄鹤楼吧。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在历史上曾经屡建屡毁,最后一座黄鹤楼在清光绪十年,即884年毁于火灾。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以清代的楼为蓝本于15年建成的。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了,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事情,说是湖北

11、、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相互交谈之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呵呵一笑说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的确以壮丽的景观,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一般我们会用四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美、妙、奇。待会游览时我就会为您一一道来了!首先,我们就一起来领略黄鹤楼的第一个特点“奇”吧,黄鹤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飞去的神话传说。我们看到在一楼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神话,又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而这个神话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12、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这边呢,就是非常有名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令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 好了,大家请随我小心上楼,这里就是一楼半的跑马廊。大家也许看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中最大的,也就是阳数之极,又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因此就有了黄鹤楼“外五内九”的说法。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在这里就可以体会黄鹤楼的“妙”了:黄鹤楼的妙就在文人墨客

13、的轶事上。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您看,中间那位身着黄袍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 有一年崔颢来到江城,在游览黄鹤楼后,写下了那首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李白游览后感觉黄鹤楼风景优美,于是答应了为其写一首诗。当人们准备好笔墨纸砚的时候,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愣住,摇摇头,不写了。围观的人们不知道何故,纷纷询问为什

14、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的名声也随着崔颢的传遍四方。李白面对如此美景,没有写出好诗,十分惆怅。李白决心再找机会,与崔颢一比高低。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今扬州),来到黄鹤楼,李白满怀激情的为即将远行的朋友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15、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 好了, 让我们继续游览。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平方米,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表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渊源。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眼前是滚滚东去的长江和使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还有对面龟山上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富丽堂皇的晴川饭店,像彩虹一样跨越汉江的晴川桥而黄鹤楼便稳坐于蛇山之巅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天。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黄鹤楼的4个特点吗?在5楼我们就可以体验得到最后两个特点,

16、即高、美了!怎么说呢,黄鹤楼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美就美在,站在此处武汉风光可以尽收眼底。现在您体会到了吗?好了,我们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时间虽然有些许短暂,但并不影响我们结下深深的友谊。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我愿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再见! 黄鹤楼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