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03502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风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风施工组织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224101314第一部分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根据四川省龙潭寺工业园区华盛路川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实际情况及合同文件要求编制而成,并参阅了国家相关行业管理规范、标准。本方案对整个系统工程从技术方案深化设计、项目实施管理组织、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安全、工期的控制、系统调试和验收、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涉及系统实施全过程的相关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和要求,对项目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公司将在工程实施中严格履行。工程目标:本工程质量确保合格工程。工期目标:我公司将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员进场施工,确保在 xxxx 内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川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龙潭寺工业

2、园区华盛路通,总建筑面积 2331.2 平方米,全为地上楼层,分别是二楼,三楼,四楼,五楼。1 设计内容( 1)本建筑为公司办公大楼,本次设计内容为建筑内部的净化新风系统。2、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J15-51-2007)( 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50738-2011)(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6)业主提供的任务书 ;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纸.通风系统1、对于集中办公大楼,根据各楼层所需的换气次

3、数和人均所需最小新风量,设置2 台 SD3000 新风机组。2、新风主机位于楼顶, 2 台并联的方式输送新风,主管通过管道井连接各楼层的主支管。3、根据各楼层的房间所需的最小新风量,设置风口个数,风口采用方形双层百叶风口(带风量调剂阀),结合装饰和空调布局,设置风口位置。4、为了保证各个风口出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出风量均匀,各个楼层主支管设置风量调节阀。5、根据建筑防火要求,每楼层主管上安装消防防火阀门。6、该工程新风机组采用了远大空品系列新风机组,该机组带有洁净和热回收功能。根据节能规范和机组特性,该工程所用送排风管道均采用难燃等级B1 级, =1.5mm 橡塑保温。施工安装1、所有落地安装设

4、备均设混凝土基础均应在设备定货后,有设备厂家提供详细图纸配合土建施工。基础施工时,应按设备的要求预留地脚螺栓孔(二次浇注)。2、尺寸较大的设备应在其机房墙未砌之前先放入机房内。3、所用设备安装时,都需要做减震措施。4、本设计图中所示的新风主机仅表示安装位置,风机安装时应注意风机通风良好。5、该工程所用风管都采用铁皮风管,管件连接才有共板法兰连接方式。第三部分施工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风管安装质量要求:1、风管支、吊架应准确,方向一致,吊杆要求垂直,不得有扭曲现象,且风管支、吊架间距,水平管不得超过3m,垂直管不得超过4m,悬吊的风管与部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2、风管连接时

5、,法兰螺栓穿接方向应与风管内空气流动方向相同,且螺栓穿接长度应长短一致,法兰间距不应大于规范要求,螺栓间距均匀,连接处应紧密牢靠。3、支吊架槽钢头及角钢的朝向,同一区域内应该只有两个朝向 ( 横向和纵向 ) 。且风管支吊架间距应统一、均匀,弯头两侧均应加设支吊架。4、吊杆距横担的端头3cm;吊杆距风管外边3cm。5、吊杆刷漆应均匀,颜色一致。风管安装完后,补刷一遍防锈漆。6、所有风管的横担两端打磨成圆角坡口( 或 45o 坡口 ) ,打磨光滑。7、风管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其位置应正确,受力应均匀。可调隔振支架,吊架的拉伸或压缩量应按设计要求调整。8 、支、吊架不应设置在风口、检

6、查口处以及阀门、自控机构的操作部位,且距风口不应小于 200mm。9、 支、吊架距风管末端不应大于1000mm,距水平弯头的起弯点间距不应大于 500mm,设在支管上的支吊架距干管不应大于1200mm。10、风管与设备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150mm300mm的柔性短管,柔性短管安装后应松紧适度,不应扭曲,并不应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11、柔性短管的安装宜采用法兰接口形式。12、柔性风管转弯处截面不应缩小,弯曲长度不宜超过2m,弯曲形成的角度应大于90 度。13、柔性风管安装时长度应小于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软连接、风口及阀类1、柔性管应松紧适度,长度为150250mm,不得有扭曲、受力

7、现象,不得用柔性管做变径管使用。2、柔性管与法兰组装可采用钢板压条的方式,通过铆接使二者连接起来,铆钉间距为6080mm。3、风口安装时,确保风口处于板中,所有风口横平竖直,处于一条直线,且确保风口与吊顶板结合紧密。4、风口的转动、调节部分应灵活、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风口与风管连接应严密、牢固。5 、风口都采用自带风量调节阀的方形百叶风口,新风口布置不应直吹人员区,排风口位置应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区域。6、各楼层主管道上应安装风量调节阀,安装时应注意安装位置和方式正确。7、新风机并管前,每台新风机主管上应安装止回阀。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风管上,且保证阀门气流方向安装正确。8、每层楼主管道上应安

8、装防火阀,防火阀的易熔件应为消防部位可的标准产品,其熔点温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内置易熔件的阀门,应设便于更换易熔件的检查口。防火阀的温感元件应朝向进风侧。9、防火阀应可靠地固定在设计的位置上,并应单独设置支、吊架,确保发生火灾时不因风管变形而影响其性能,防火阀距离墙应不小于200mm。统一思想,坚定目标,齐心协力,共创优质1、工程质量争创优质是业主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责任有义务创优达标。2、参加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部和公司领导均应对工程创优质负责,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质量创优达标教育并在施工现场加强创优达标宣传使参建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和工

9、程创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工程创优目标才能实现。3、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质量的原则,领导干部亲自抓,坚持“安全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工程创优的目标。创优达标的基本要求1、工程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现行的 规定的“优良”等级。2、提高分项工程一次成优率,争取达到90%以上。3、质量管理组职责: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控制点质量控制目标要求和质量攻关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质量交底;负责控制点中的工序质量检验和采用材料及配件质量的抽检;负责控制点分项工程中隐蔽验收签证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负责按月统计控制点工程质量数据和质量分析改进措施。组织控制点内的质量讲评活动和执行项目部规定的有关控制

10、质量的措施。4、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内容:明确目标,组织攻关,检查产品,收集信息反馈传递,做到施工之前交底,交底有记录;施工中检查,检查有记录;施工后有验收,验收有评定;做到跟踪检查,信息反馈及时。质量控制管理规定1、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所有用于工程上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均需具有合格证书或质保书,随货交材料部门归档保存,作质量资料依据,材料部门应对规格、数量、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 . 并做好储存、堆放、保管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及设备。凡按规定需要抽样检验的材料,应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施工中的残料、余料等应及时退库,报废物应有明显标志,分别堆放统一处理

11、。2、工序质量控制。分项工程中各工序之间加强监督和复核,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严禁开工。重点工序和质监站规定检验程序的中间检验规定,必须纳入工序检验管理中去,并经监理或质监站检验认可方可转下道工序。3、交接验收制度。必须做好交接验收,并办理双方签证手续。4、“样板”管理。新的分项工程开始均做样板,新的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均做试样。要充分发挥样板实物交底的作用,样板经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铺开施工。每一单体全面具备安装条件后,均应做样板层,其它层次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样板层以上。5、分项工程验收规定。按楼层或段划分的分项工程的交验方式是班组自检、互检、项目部专检、并组织甲方、监理进行核验评定。6、不合格分

12、项的处理。经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部位,通过整改通知单下发各有关施工班组,限期整改,务必达到质量标准,未经处理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7、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对于所供的任何材料零件等都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采购三无产品者,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8、加强施工工艺计量是工程质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按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的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并要求专业施工工序中定点检查阶段进行定量检测。工程材料质量保证管理措施1、材料设备的采购,必须选用其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能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供应商,必要时对供应商进行考察、检验。2、所有材料、设备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书或质保书,并由项目材料负责人、专业监理签字后,方可用于工程上。对所采购材料、设备按标准进行验证,验收其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确保材料设备对工程的优良性。3、材料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精密材料和设备要明确专人负责。工程资料档案管理措施1、项目部设置档案管理员,负责内外文件的签发,接收工作,以及工程资料管理。2、所有技术文件的签发,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后才能签发,即填表人和项目经理。3、原则上档案管理人员在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