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03488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与时俱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等,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研究和探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本人认为德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有:(1)德育工作认识不足;(2)德育内容有失偏颇;(3)德育工作方法单一;(4)德育工作途径不畅;(5)德育工作效果不显。为此,学校德育应促进学生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地发展。然

2、而,冷静审视学校德育陷入尴尬境地的现状,探其原因有: (1)观念转变困难.近年来, “效益”一词,已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目标,学校也不例外。由于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学校教育唯分数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学教育工作中,学生“一俊遮“丑”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工作后劲不足。目前,各中学都设: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如政教处、团组织,专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但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这j机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醒自己把握好“度”,尽量减少了活动时间,充当起了可

3、有可无的和声的角色,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会冲撞了应试教育这个主旋律,以免招致“不务正业”的非之,引来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感。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甚至把应有的王团队会时间也挤占了。学校的德育工作部门只能把工作计划挂在墙上,落实步骤留在心里,年底总结编在纸上,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成了一句空话。 (3)重大节轻小德。由于德育内容滞雪,在当前的中学德育内容中,极多地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也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如有些教师对学生不爱劳动、不讲诚信等问题采取淡化的处理态度. (4)教书育人脱节。由于受片面追求牛学率的困扰,相当一

4、部分教师只看重自己所教学生的成绩,以使自己桃李满”天下,这些教师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自己只管教书就行了。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好”和“差的标准也只局限在学习成绩上。这种做法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做人德为先”的原则产生了怀疑,造成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不爱劳动、不爱锻炼、不参与班内的活动;一些学习差的学生的其他专长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而使他们心理失衡,以致“破罐子破摔”。教师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师生之间的感情淡化,出现了辍学、出走甚至罪的现象。教育和教学本是教师的两条腿,只抓教学不抓教育这种畸形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造发育不良的教

5、育现状。 (5)以“罚代教严重。尽管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涌现,但一些教师仍然存在教育方法简单,管理方法粗暴,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现象仍十分普遍。学生成绩差、作业交不上、违反课堂纪律,有一点小过错就罚。有罚站的,有罚打扫卫生的等等,其做法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打扫卫生本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极好机会,经过老师的不恰当体罚,学生就认为劳动是不光彩的事。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普遍感到学校生活单调、乏味、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是导致学生厌学、辍学、逃学的直接原因. (6)教师越位包办。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学生,但是现实德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动体,而非生命体和道德

6、的构建主体,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越俎代庖”,使自己异化为德育的主体。比如德育工作目标由教师一厢情愿制定,蜕变成完人式标准要求;德育活动的形式、过程是教师事先演练多次的“现场”表演,德育成了过场作秀,难以收到理想效果,于是,学生由德育主人边缘化为局外人,德育由生命成长的必需演变为令人生厌的强加要求。 (7)重说教轻体验。常常听教师抱怨自己苦口婆心地讲,但教育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德育生成能力变得薄弱。事实上,完整德育过程本该是受教育者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有机结合,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德育重说教,轻体验;重灌输,轻交流;重认知,轻实践,才使得德育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缺少

7、应有的活力和效果。 (8)缺乏联动合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中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要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硅,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牢牢抓住德育的核心,不在杂务中迷失.德育效果不是体现在组织了多少轰轰烈烈的活动,写了多少份漂亮的总结材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行为品德素质上。政教主任没有一位不喊忙的,从早到晚一刻也不闲,搞得“德

8、育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担负了过多的超范围的任务。杂事太多,很难集中精力完成德育自身的任务。其实德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核心抓不住,忙在杂事上,政教处便不可能有真正的作为。闭着眼睛的忙是瞎忙;不用心的忙是乱忙;不动脑子的忙是白忙.政教干部必须忙到点子上,德育才能有实效。政教处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事情要做,必要的迎接也必须要搞的,但德育的核心任务却永远不能淡忘。这一点清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才能取得实效性,这是前提,是基础,否则,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必然工作上感到茫然。就会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甚至

9、等靠,等上边布置工作,靠领导分配任务。更何况,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德育是连续的系统工程。教育的特点是效果滞后,发现问题再去补救已经晚了。今天学生劳动观念差,就加强劳动教育;明天心理素质差,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天文明礼仪差,就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在如此“加强”的过程中,缺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 (2)现代德育必须强调双主体,即德育关注焦点是学生也是教师。抓住了核 心之后,我们就要去抓德育的主体,这样德育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德育以往只有一个关注焦点,即关注学生。现在必须提倡双焦点。否则,德育就是个别人的事情了。必须清楚德育不是政教主任、班主

10、任和思想品德教师的“注册专利,而是学校全员有责,学科教师、图书馆、实验室人员、后勤、清洁工都应各自有德育任务,形成一种优秀校园文化,这是学校德育最为肥沃的土壤。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非常深的.教师的“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德育,也是最经常、最实在的德育,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深层次问题。我认为,德育要有招、高招、硬招,关键是“身教”这一招,要落到实处,教师的“身教本身就是高招、实招、硬招.政教处要花费大力气引导教师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教师每个细小的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为

11、此,学校要引导老师在教书的同时要注重育人。通过案例剖析,引领教师注重细节。如升旗仪式上,教师去维持班级秩序,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仍将目光停留在少数表现较差的学生身上,甚至走来走去.瞻仰烈士纪念碑时,全体肃立,教师不低头,目光看着整个班级的学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面对学生一声声问候“:老师好”,我们的反应是什么?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些让老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老师的背后是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3)定准德育工作的基点并找准切入点。德育既要为学生思

12、想品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要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策略;既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又要在显性的问题上展示圆满化解的育人艺术和技巧。这首先要有眼光,要有选择,要有主次。境界决定眼界,方向决定方法,既不能急于求成,徒叹高远目标的难及,更不能忘却脚下的路在何方,此刻怎样走,明天怎样行.找不到基点即所谓悬在空中,找不到切人点有如蛇吞大象无从下口。反观以前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之所以不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模式陈旧,德育方法落后,依靠的是“管、卡、压强硬方式,是一种以管代导、简单说教,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方法强制灌输的单向、单一的高压式德育模式。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心理上

13、产生了逆反,形成了学生的双重人格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因解脱而“为所欲为,道德认识、情感荡然无存,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构建“对话式”教育模式为抓手,找准德育的切入点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德育不再轰轰烈烈,而是润物无声的. (4)设计科学的德育流程。德育工作流程是从无序导入有序的一条轨道。方向决定之后,切入点也找准了便要着手研究流程问题了。为了做好“对话式”教育模式的构建,我们首先抓好组织领导方面的流程,包括策划、布置、反馈、激励、推动、宣传、过程指导、总结、推广。使上述这些工作一环扣一环,产生“闭环效应,形成一

14、个正圆闭合环,不能有断环、缺链之处.全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抓,彼此合作,默契协调,关系和顺,责任明确。人、财、物、时间、地点、场室、信息、资料都落实到了从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学科老师、各岗员工、各班学生.同时政教处负责观察整个工作进程、流程是否顺畅,发现弱环(即薄弱点)及时指导,发现断环及时报告校长采取措施解决。 (5)让多元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的理念,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每学期末,学校评选一大批在单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评选小明星、设置单项奖,如,文艺小明星、品德小明星、体育

15、小明星,进步奖、班级贡献奖等,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6)德育活动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学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文明、自律为要求,加强德育管理,开展班团队体验性活动,形成了“朴实中创新,和谐中争先”的良好文化氛围。首先健全班队工作体系,让每位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在管理教育他人中教育自己,在班队自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前进的动力。改革小干部制度,变“终身制为“竞争制”,开展“值日班长”“今天我当家“小小班主任”等活动;改班任包办班队管理为在教师指导下的班干部自治,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上讲台,多给学生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班团队活动课,学校不统一内容,不统一模式。

1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实际,各班创造性地大胆去构思设计活动方案.真实的德育过程,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口号,更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活动。为此,学校坚持德育工作“近、小、实”的原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人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校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7)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并构建网络。学校道德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学校、教师的任务,也应是全社会的当然使命。德育工作仅靠学校单方面是不够的,必须增强全员德育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运行机制,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形成德育工作大合唱,形成工作合力。使三方面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健康成长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超越专门德育教材的知识,开发其他课程的育人作用,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力量,强化学生校内外德育生活的实践。构建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实践舞台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