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共同成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03072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幼互动共同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师幼互动共同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幼互动共同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幼互动共同成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幼互动 共同成长“互动”,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反应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能拉近幼儿与教师的距离,充分显示出他们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活动充满活力。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处处体现“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有效的师幼互动让我们孩子共同成长呢?一、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一本需要成人不断用心去理解的书。我们只有寻找

2、到通向他们心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抓住其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表演走路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歌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

3、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我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讨论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让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其实每个孩子从进园的那一刻起就在接受着教育。清晨,老师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迎接孩子的,是微笑地对孩子说“早上好”还是以完成任务式的态度与孩子问好;当孩子不愿进教室时,是关心地询问原因还是以师者的尊严命令孩子进教室;当孩子兴奋地向你讲述他认为新奇其实很平常的事情的

4、时候,是以专注的神情去聆听还是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这些都会影响孩子,“润物细无声”,“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二、挖掘闪光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辛万苦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那么就扔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让幼儿在身心感到愉悦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进而使他们富有创造的勇气和热情。孙绪严是我们班一个少言寡语的孩子,平日里爱独来独往,区域活动时总是拿着一本书看半天,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一次他妈妈说他在家哭闹不愿来幼儿

5、园,说幼儿园里没有什么好玩的。在区域活动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看书认真,持之以恒,不像有的小朋友一会儿换一本,走马观花,还发给了他一枚自制的小勋章。看到他满脸的笑意和得意洋洋的神情,以及其他小朋友羡慕的样子,我补充到:以后大家要多向孙绪严学习和他一起讲讲书中的故事。后来,他妈妈告诉我说,他不仅喜欢上幼儿园了,在家还缠着家长陪他一起看书,一起讲故事。三、理解幼儿想像,产生师幼共鸣现象在探索活动中,我们教师要用开放的心态理解幼儿想像,产生师幼共鸣现象,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思想要放得开,并不要自以为是的帮幼儿想问题,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欣赏幼儿,努力地去读懂幼儿这

6、本书,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有一天在和幼儿学习落叶,当问到“落叶”象什么?小朋友滔滔不绝的说:像下雨、像小鸟飞、像糖果,更有孩子说落叶像怪兽来了一样。我也高兴地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不管孩子们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对落叶的感受,我们首先都应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纳它、研究它,而不应只用传统的对不对,好不好这一标准去衡量幼儿,教师要一改以往的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服从、高依赖的学习模式,应建立、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充满想象空间和安全感的环境,允许幼儿有按自己意愿进行活动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这些对做好师幼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教师要深入学习纲要,在师幼互动中,根据教育任务与内

7、容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互动方式。从互动范围看,既应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应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既应该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也应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从互动方式看,既可采用语言方式,也可运用动作方式或以环境、材料为媒介的其他互动方式。每个幼儿的个性都具有个别差异,如有的孩子积极、主动、独立性强,他们能在各项自主活动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有的孩子被动、依赖性强,常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与帮助;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而有的孩子比较内向,等等。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到,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发展,而且我们对幼儿反应和需要的适当应答,反映了我们对幼儿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自身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实现师幼互动中积极建构和发展,自身也会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积淀智慧。我和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共同成长,是我努力追求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