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解说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03041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秀教师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秀教师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解说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师解说词篇一:优秀教师解说词在马学良心里,当老师,就是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当校长, 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既然挑起了校长这个担子,就要肩负起办好学校的责任, 就要对得起这些孩子们,就要对得起会发镇的父老乡亲。于是,在上任伊始,马学良就暗下 决心:要把会发小学办成一个全镇乃至全县的一流学校,让会发镇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 享受最好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与全校教职工一起开始了艰难跋涉。刚到任时,马学良面对的是:还没有建好的新校舍,操场坑坑洼洼,残砖废瓦,一片狼 藉,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大雨天就要趟河去教室仅有的教学设备就是黑板加粉笔,教 师队伍思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为了

2、彻底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马学良和班子成员及全体教 职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不等不靠,主动工作。一方面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多方面筹措资金; 另一方面身体力行,带领全校教职工投入到建校劳动中,改造办公楼、教学楼、改造输电线 路、维修了大量桌椅。教室门前的甬路,一到雨天,十分泥泞,师生们只能踏着泥水进教室。 当时学校资金都特别紧张,拿不出钱来修这条路。怎么办?只有眼睛向内,在学校管理上节 约挖潜,冬季节省点原煤。再一次次找当厂长的朋友,情真意切地求他:为了 600多个孩 子有一条方便雨天出行的小路,请您伸出援助之手。真情感动了厂长,当即批了彩砖三百 平方米。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利用假期修了一条500米长的

3、甬路。学生们的出行问题解决 了。20XX年又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电子计算机远程教育室。经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改变了 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本的备课方式,所有专任教师使用电子计算机备课。她们还在 因特网上查找资料建立了学校的网站,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开创了会发镇农村系统现代化 教育的先河。几年来,在马学良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设备从原来的一无所有,发展到今天的微机室、图书室、德育展室、电子备课室、及配 套的视频展示仪、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校容校貌焕然一 新。过去把孩子送到县里小学读书的家长们又把孩子送回来了,他们说: 会发

4、小学现在和 以前大不相同了,教学条件好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不比县里的学校差。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当代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马学良把狠抓教师基本功 训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始终没有放松。每次出差她都注意收集教育、教学信息,别人逛 街买东西,她却购回了教育学、心理学、走进新课改等书籍和光蝶。为了推动 新课改,他亲自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备课。为了检验教师们的学习成果,他坚持每天带领 没课节的老师进班级听二节课,三年如一日,从没间断过。在自我磨练、自我提高的同时,马学良争取各种机会,让教师们走出去,到外地学习 观摩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名校开展高层次教研活动,同时把名师请进来传经送宝, 与学

5、校的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切磋,提高会发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群体素质,打造会发小学 的名师团队。现如今,会发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12人,专科20人,中师10人,中级 职称26人,拥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被上级业 务部门誉为最优秀的教师群体,而且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在2009、2010年县小学质量 监测中,该校的成绩位居同级同类学校第一的殊荣。学校教育教学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 后成为县农村合格小学、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创新教育先进校。会发小学在周边地区享有较 高的声誉很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特别是周边县城地区的学生也都陆续转入我校就读。生 源从前些年大量外流到现在不断

6、回流。做为一名校长,马学良始终牢记: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在人员调选、设备购置、教 师的工作安排、学生分班等教师和家长们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工作上时刻自警自重,不被人情 所动,不被金钱所惑,以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态度秉公办事,不徇私 情。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每次出差无论路途 多远,她都坚持乘公共汽车,目的就是为了给学校节省点经费。去年到大垃山联系砂石竞骑 摩托车去的,还出了车祸,受了重伤。马学良还为自己定下了三不纪律: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校一纸一钉、不收 受师生礼物。马学良始终觉得,自己是党员、是公仆,就要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理由搞

7、特 殊化,应该好好珍惜党和群众给予的机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为别人做事,这样才能 一生坦然,一生快乐。这些年,他把更多的精力和爱心献给了他所衷爱的教育事业。他欠家人的可太多了,孩 子高考,他没时间照顾,连报志愿他都没时间参与。他从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他只记得学校 这个大家,暖气要假期修好,水井要利用假期打上,他就是没时间顾及自己这个小家。 他的家人也许不会理解,但他的师生们都给予他深深的理解和敬意。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小草被人 歌唱,在于它奉献一片新绿却不求索取;青松被人赞美,在于它正直挺拔却不择地势;蜡烛 被人传颂,在于它燃尽自己却给别人带

8、来光明。他们都是奉献者,马学良也是奉献者,他在 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为人讴歌的价值。篇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幼时便知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当理想成真时,作为一位普通的山区教师,我以自己的努力践行了就业时的承诺,以高 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路、开拓者的气魄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山区教育奉献自我,赢得了全 校师生员工的尊敬和爱戴。一、提高素质、强化思想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 目标,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莲山课件结合工作实 际,我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 忌语忌事100条、十堰市教师职业

9、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等,力求在思想上、行动 上与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为人师表,工作中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关爱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 人。二、改革创新求活力我要做一个努力的老师。”我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这是经 常挂在我嘴边的话,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课改的深入,不努力学习新的课程 理念,跟不上教育的新形式,势必会被时代淘汰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每学期大量订阅 教育教学杂志,随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捕捉教学发展的新信息,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 法,摈弃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让启发式、“愉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

10、个性发展 等理念走进课堂。由于我的坚持努力,在继承中求创新,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官山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 带来了教学的生命力。工作之余,我把自己工作中的得失总结成经验,尝试着写了许多论文, 如教师要敢于否定自己、文采制胜五法、妙语,也显爱生魅力等。三、默默奉献,燃烧生命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当许多老师不安于现状,拉关系为调动工 作而忙碌时,我则来到官山这个贫瘠的地方安家落户,并打算扎根山区教育,默默的奉献一 生。是人就要活出个人样儿,是生命就要燃放出生命的火花。这是我常常自我勉励的一句 话,为此,我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父亲身患绝症,我星期 天回去探望;孩子的眼病需到北京做

11、手术,我只能利用暑假时间;侄女要结婚,我请求她把 婚期定在休息日多年来,在工作中尽量不请假已成了我的习惯,莲山课 件在学校里 默默工作也成了我的习惯。几年来,我注重研究教学的工作思路,抓重点带一般,抓继承求 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工作达到了最好效果。作为初中部的语文教研组长,我 的工作不等不靠,大胆组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把青年教师培养为学科带头人的工 作作为重点之一来抓,为语文教研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校代会的一名成员,我注重了解学 校女教师的疾苦、愿望,倾听女教师的呼声,帮助解决女教师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劳动喜获丰收,参加工作八年来,我三次被评为

12、校级课 堂明星教师、三次镇级优秀教师。20XX年5月参加市级优质课讲评荣获二等奖,20XX 年5月被评为市级语文学科优秀教师”。四、与时俱进不停息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尤 其是在教学工作上,必须与时俱进,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97年中文专科毕业 后,我又克服困难参加了中文本科的自修学习,并于20XX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21世 纪是信息技术的高科技时代,不学电脑将会成为新的文盲。所以,工作以来,我陆续参加 了信息技术的初级、高级培训。20XX年7月,暑假伊始,我又主动报名参加了许多人不愿 参加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学习,力求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加以推广。由于自身 素质的不断提高,加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我的课堂教学深受师生欢迎,期末考试, 我所教学科的班级成绩总在前茅。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它们只能代表过去,它们将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将永远以一团激 情之火,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了我一生无悔的教育事业,我愿是春蚕,吐尽最后的丝;我愿是蜡烛,流干自己的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