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025658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案例前言: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大的运动项目。因此,对人体的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平时的跨栏跑教学中通常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敢过栏、跳栏、“惧栏”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令我十分苦恼,它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跨栏跑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在跨栏跑教学中对这些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此采取有效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跨栏的技术。为达此目的,本文从教学方法和心理训练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如何克服跨栏的心理障碍。跨栏跑是高强度的跑与跨相结合的径赛项目,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复杂的技术项目之一。它不但要有速度、灵敏、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而且

2、需要有勇敢顽强和战胜困难的信心。“由于要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技术难度大,再加上人体防御反射,本能地使人产生紧张和畏惧的心理,常导致学生缺乏过栏的勇气和信心,抑制新的动力定型的建立,影响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采用针对性强的心理训练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心理调控,达到科学施教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 跨栏跑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1 惧栏因为以前很少或完全没有接触过跨栏跑,某些学生因为怕栏高、怕碰栏、怕起跨点远,犹豫不决致使跨栏步的变形。2 急于求成,动作僵硬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素质不好导致跨栏步动作僵硬。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完成动作的质

3、量差。3思想紧张,信心不足一些初学者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神经紧张,怕跨不过栏架,选择的起跨点过近,致使跨栏为跳栏。 二 产生原因:那么跨栏跑的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障碍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干扰和障碍等原因,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失望而固执的情绪状态。”学生跨栏跑心理障碍产生原因有多种,经归纳有以下几种:1 心理紧张“由于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不仅需要力量与速度,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关节灵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状态。”由于较多学生在学习跨栏时过度紧张,心理紊乱,知觉范围狭窄,思维迟缓,思想集中不起来,产生焦虑情绪,导致跨栏动作僵硬,上下肢

4、配合不协调,因而产生恐惧心理。2 盲目自信,急于求成,反而过不了栏 有些学生过于自信,急于求成,导致技术走样,变跨栏为跳栏,还有学生以为自己身体条件好,一跃而过,结果动作变形,没有完全掌握动作。害怕受挫或再次受挫,不敢过栏,在过去练习中,因身体、技术及其心理方面的原因,出现过碰栏、摔跤、擦破皮、出血、以至不敢过栏。因而产生了心理障碍。3自信心不足,产生惧栏心理在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技术时,一些学生往往缺乏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过分担心自己的安全,尤其象跨栏跑,一怕碰栏,二怕摔倒,三怕三步过不了栏。由于思想产生了混乱,动作完成一般。一 教学法 由于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多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

5、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对应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归纳总结出以下的教学方法,以克服学生跨栏跑的心理障碍:1自由式教学法中学生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切想参加运动来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以前很少或完全没有接触过跨栏跑,跨栏跑对中学生来说是一项新奇的运动项目,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个新项目的直接兴趣。在直接兴趣的驱使下,多数学生都想亲自试一试以满足自己的欲求,满足自己的运动“饥渴”。此时,如果让学生集中起来

6、进行讲解、示范、搞模仿练习等,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学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满足和利用学生的这种运动欲求,解决心理恐惧,在技术上不作任何要求,只要求学生用已有的技术和知识,按自己所理解的跨栏跑去进行自由式跨栏。因为没有技术上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理解去练习,并敢于跨过栏架。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2示范法教师正确优美的规范动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突出跨栏特有的节奏感,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表象,以避垄竺鲁的学习誉趣,从而唤起学生心理愉悦的懑受消除畏惧心理,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真有艺术性。还可以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和比赛娄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正确技术,建

7、立起深刻的技术概念。观摩正确动作后的表象演练,有助于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技术水平。3分组教学法 合理的教学分组,安排胆大、技术稳定的学生和胆怯的学生在一组,在互相观摩和帮助中达到克服恐惧心理的目的。一些身材矮小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对提高技术动作和运动成绩的悲观心理,这时候特别需要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同班学生中挑选几名身体条件相类似、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鼓舞胆怯学生的信心,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掌握跨栏跑的技术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组织教学接力比赛,经过竞赛杠杆等,以引起对跨栏跑的兴趣,分散紧张感,消除恐惧

8、感。4心理训练法 除了教学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心理训练法来克服中学生的跨栏跑的心理障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心理训练方法予以引导:1不断强化“栏感”,克服恐惧心理 “所谓栏感即是高度发展的复杂的、专门化知觉,是学生或运动员准确感受跨栏瞬间的人与栏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关系包括方向、路线、位置距离、幅度和层次、形状、环境等”“栏感”是对栏的所有特点与属性的精细感觉,是跨栏跑技术教学中首先解决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准确感受人与栏之间的关系,逐渐消除害怕心理,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从简单的过栏动作感知到复杂的空间感和时间感;从建立分解动作到形成完整技术的表象,直至建立“栏感”。在这当中要着

9、重抓好过栏的基本技术,反复强调过栏的重要性,加强过栏意识的培养。“过栏要求做到既快又狠动作幅度大,向前效果好,上栏前一步短,起跨距离要适宜,大小腿折叠紧,膝领先高摆腿,摆臂要充分;折体要适时,蹬地力量要加大,后蹬角度要减小。”3通过自我感受,在头脑里加深体会动作的表象和用力感觉。2心理疏导法 有些素质较好的学生,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影响了跨栏技术的掌握。为了提高跨栏跑的教学质量,应把运动心理学的认识过程运用到跨栏教学的实践中。心理疏导法通过心理疏导,使学生明确跨栏跑不仅是练身体,练技术,更是培养勇敢顽强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精神的过程。一方面要向学生说明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使

10、学生心理上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做一些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跨越动作,帮助他们解开心理上的疙瘩,树立跨越的信心。3改变学生对跨栏跑的认知 在跨栏跑教学中,由于初期学生动作不熟练,往往容易碰伤或摔伤,这样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在教学中一方要面坚持练好基本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跨越器械的专门练习,以消除学生因受伤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同时还要经常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碰栏”,首先要学生懂得在练习中碰栏不是不可避免的。碰了栏要认真对待,让学生仔细分析碰栏的原因,认真改进过栏的技术,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使学生建立起过栏的信心。4激将法 有少部

11、分学生也想跨过,但一跑到栏前却又立刻停下来,要么用手把栏架推倒,尤其一些高个子学生也是如此。出现了上述情况后,应及时把全体学生集中起来,找几个能跨过去的小个子同学跨几次,对不敢过的学生进行激将,让高个子同学和小个子同学比身体条件的优势。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到比较强,他们不但要求自或独立,极力表现自己的成熟,而且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意志是否坚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都比较注重。这些不敢跨的学生为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满足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就会下决心跨过去。还有,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理强,使他们互相竞争,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栏的技术。5结论与建议:因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是多种原因的,我们要根据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对症下药,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引导,加之采用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法,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背景,极大地提高跨栏教学效果。教学法和心理训练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跨拦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心理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克服跨栏跑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