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025017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小专题11植物的激素调节规范训练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小专题11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一株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玉米幼苗上,a表示弯曲部位的向光侧细胞,b表示弯曲部位的背光侧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长弯曲的是幼苗尖端B生长素浓度:abC细胞长度:abDb侧细胞比a侧细胞体积大解析:由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弯曲部位是尖端下部,因此图中给以单侧光照射后,在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运输至背光侧,所以生长素浓度:ab;生长素向尖端以下运输,使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所以细胞长度:ab,进而使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答案:D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a、b,分别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接受琼脂块c和d中均可检测到IAAB接受琼脂块c和d中均检测不到IAAC接受琼脂块c中检测到IAA,d中检测不到D接受琼脂块d中检测到IAA,c中检测不到解析:实验二中胚芽鞘b进行了倒置,导致琼脂块中的IAA无法向下运输,即d中检测不到IAA,而实验一中的琼脂块c可接收到IAA。答案:C3(2017衡水模拟)下列关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水稻没有受粉,采用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方法可以补救产量B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都生根C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胚芽鞘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生长素,因而不能生长解析:水稻收获的

3、是种子,生长素促进的是子房的子房壁生长,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插条处理只能为形态学下端,上端处理不生根,B错误;对生长素来说,双子叶杂草比小麦(单子叶植物)更敏感,C正确;胚芽鞘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合成生长素,光影响的主要是横向运输,D错误。答案:C4(2017青岛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2,4D浓度(mol/L)010151014101310121011生根平均

4、值2.03.87.29.415.120.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 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枝条生根的作用相同解析:从表格分析可知,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不能确定最适浓度,A错误;表中可以看出,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B正确;表中没有能体现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C错误;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

5、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D错误。答案:B5(2017日照一模)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细胞的成熟程度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D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是色氨酸,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解析: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缺氧时,会影响其运输;植物向光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抑制作用;生长素作用的发挥程度与细胞的成熟程度有关;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答案:A6(2017武汉调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流水浸泡种子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

6、于种子萌发B去掉顶芽能抑制侧芽部分生长素的合成,以解除顶端优势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进而产生更多的乙烯,属于反馈调节D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赤霉菌培养基滤液都能促进水稻生长解析: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用流动的水浸泡种子以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的萌发,A正确;去掉顶芽,使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侧芽,从而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以解除顶端优势,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进而产生更多的乙烯,属于正反馈调节,C正确;赤霉菌产生赤霉素,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赤霉菌培养基滤液都能促进水稻生长,D正确。答案:B7(2017威海二模)某病原体能够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侵染竹子后

7、,会使其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激素B未被侵染的竹子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低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C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该部位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变大导致的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解析: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A错误;未被侵染的竹子存在顶端优势,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高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B错误;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形成的,因此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C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使侧

8、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D正确。答案:D8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则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提早开花,这三种植物激素分别是()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生长素B赤霉素、脱落酸、乙烯C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D赤霉素、生长素、乙烯解析:某种植物激素处理矮化豌豆植株,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说明该激素具有促进植株长高的作用,促进植株长高的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某种植物激素处理拟南芥叶片,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说明该激素具有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该激素是脱落酸;某种植物激素处理菠萝植株,菠萝植株提早开花,该

9、植物激素是乙烯。答案:B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解析: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的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与乙烯相似,能够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同,都能促进生长,但不能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可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C10图示为科研人员探究不同浓度的IAA(生长素)、

10、IBA(吲哚丁酸)和NAA(萘乙酸)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IAA、IBA和NAA都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B图示信息可反映出IAA、IBA和NAA都具有两重性CIAA、IBA和NAA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向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D同浓度的IBA和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作用效果有差异解析: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柱形图中,只有吲哚乙酸(IAA)体现了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根的生长,即体现了两重性,吲哚丁酸(IBA)和 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只起到抑制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IAA、IB

11、A和NAA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C错误;看图可知:同浓度的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D正确。答案:D11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C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只用营养素处理枝条时,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根平均数量都很少,所以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A正确。生长调节剂X对无叶枝条的生根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2、B错误。营养素只有和生长调节剂X共同使用时才有利于根的形成,C错误。叶片可能产生与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D错误。答案:A12(2017菏泽一模)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甲最可能代表乙烯B激素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C激素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激素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A错误;分析图中丙的作用可知,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乙的作用是抑制种子休眠,乙是赤霉素,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正确;激素丙是生长素,具有极

13、性运输的特点,D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研究植物激素代谢及其分子机制常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IAA甲酯(MeIAA)是IAA甲基化的产物,本身没有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为IAA。(1)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MeIAA分别处理拟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的下胚轴长度如上图所示,发现IAA和MeIAA对拟南芥的下胚轴生长均具有_作用。在_ molL1浓度下,二者的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2)IAA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需要极性运输的激素,MeIAA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其进入细胞不需要_。MeIAA的运输方式暗示它不是作为IAA的贮存或者降解形式,而是通过微调IAA在植物体内的_从而

14、影响植物发育过程。(3)为了获得MeIAA抗性突变体,对拟南芥种子进行EMS(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培养。待种子萌发后,挑选下胚轴长度远远_平均值的小苗,进行单独培养。为了鉴定该抗性性状是否可以遗传,应将每株小苗的_在含有_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下胚轴的长度。若_,则说明该抗性性状可以遗传。解析:(1)由题图曲线可知,IAA和MeIAA对拟南芥的下胚轴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在2 molL1浓度下,在IAA、MeI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的差值最大,因此二者的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2)由题意知,MeIAA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MeIAA不是作

15、为IAA的贮存或者降解形式,可能是通过微调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3)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MeIAA抗性突变体,由于MeIAA抑制下胚轴伸长,因此通过化学诱变后,选择下胚轴长度长于平均值的小苗,将小苗的下胚轴放在含有MeIA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如果与对照组相比,下胚轴生长不受影响,则该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答案:(1)抑制2(2)载体和能量分布(或不同部位的含量)(3)大于自交后代(或种子)(2 molL1)MeIAA下胚轴长度远高于对照组/未处理组14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经不同处理的培养液中培养,_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组别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