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023272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6.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迥然(jin)包孕(yn) 擎着(qn) 栩栩(x)B.攫取(ju) 矫揉造作(jio) 赘言(zhu) 丰腴(y)C.不卑不亢(kn) 气氛(fn) 参差(c) 炽热(h)D.沸腾(fi) 佝偻(u) 刹那(sh) 惆怅(chu) 解析:B项中的“矫”应读“jio”;C项中的“氛”应读“fn”;D项中的“刹”应读“h”。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驰骋 独居匠心 出神入化 毋庸赘言 B.媒介 含蓄 不可思议 暗然失色C.丰腴抑或 标新立异 不卑不亢 D.回溯 变换无穷 融汇贯通 顺理成章 解析

2、:A项中的“独居匠心”的“居”应为“具”;B项中的“暗然失色”的“暗”应为“黯”;D项中“变换无穷”的“换”应为“幻”,“融汇贯通”的“汇”应为“会”。 答案:C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原形,但仍属于虚构的现象。B.如果一旦恢复维纳斯的原型,势必破坏现在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C.两条胳膊却完好无损地安然存在着,那么,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换无穷的生命光彩了。D.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媒介,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唱片。 解析:A、B两项的加点词互换,C项为“变幻”。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幸弃疾以翻云覆

3、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B.贺敬之许多诗境阔大的抒情言志之作,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成为明日黄花。C.他双手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D.这个小姑娘穿着妈妈买回的鹑衣百结的连衣裙,快活得直蹦。 解析:A项“翻云覆雨”是指玩弄权术,耍手段,属于贬义词;B项“明日黄花”指过时的新闻或事物;C项“噤若寒蝉”指因为害怕或恐惧而发抖;D项“鹑衣百结”指衣衫破烂,补丁很多。 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公民都高度关

4、注、深恶痛绝的。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解析:A项“把”字改为“让”;B项“反腐败的问题”与“深恶痛绝”不能搭配;C项“城市为重点”前面缺介词“以”。 答案:D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别悲伤,也别愤慨!”普希金的诗听来十分豁达,但如果严峻、复杂的生活真的欺骗了我们,能不悲愤吗?B.用当地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麦草作为原料,经过三个月夜以继日的试制,到

5、了民国二十八年的五月(1939年),他们终于制造出纸坊街造纸史上第一张黄色宽面纸。C.“不用客气。”对面的姑娘笑着说:“我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也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是他们点亮了我的爱心。”D.2005年11月11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此前,人们一直猜测吉祥物的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抑或是多个? 解析:B项括号应移到“二十八年”的后面,因为括号内的内容只是对年份的解说;C项“说”的后面应用逗号,因为前面“不用客气”也是姑娘说话的内容;D项选择疑问句分句间要用逗号,所以,前两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A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

6、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据说,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维纳斯像,是19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发掘出来的,后被法国人购下,搬进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那时候,维纳斯就把她那两条玉臂巧妙地遗忘在故乡希腊的大海或是陆地的某个角落里,或者可以说是遗忘在俗世人间的某个秘密场所。不,说得更为正确些,她是为了自己的丽姿,无意识地隐藏了那两条玉臂,为了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对此,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

7、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标新立异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毋庸赘言,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而且,和这些部分相比较,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换言之,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

8、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因此,对我来说,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当然,那些方案对丧失了的原形是做过客观推定的,所以,为复原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顺理成章的。我只不过是自找烦恼而已。然而,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

9、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当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之时,那种可以称为对欣赏品的爱的感动,怎能再回溯而上,转移到另一个不同对象上去呢?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美绝伦。7.“据说”一词不能去掉,其原因在于 参考答案:有关维纳斯雕像的说法有很多种,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用“据说”这一词客观,留有余地。8.被称为“作品命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同作者毫无关系? 参考答案:被称为作品命运的东西指作品的散佚、偶然发掘、缺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人们为求得完整美而作出的设想和追求。而烘托作品的这些“遭遇”都不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具

10、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说与作者毫无关系。9.“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里的“特殊”和“普遍”具体指什么? 参考答案:“特殊”是指完好无损的、单一的、特定的那一尊雕像;“普遍”是指缺损的、变成了不确定不具体的、带有了普遍意义的那一尊雕像,许许多多人们所想象的饱含了无数可能的雕像。10.为什么说“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 参考答案:雕像原本就是一个美的典型,它是产生后来的艺术效果的一个因素;偶然失去双臂,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这是产生艺术效果的另一个因素。11.“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说出“无”和“有”的具体含义。

11、 参考答案:“无”:失去双臂的、不具体的、包孕着无数可能的、引发人们不尽梦幻和想象的雕像;“有”:双臂不缺损的、具体的、单一的、实在的、凝固的、限制人们想象的雕像。12.假如你去买“维纳斯”雕像,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完好的,你准备买哪一种?为什么?请写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对“残缺与完美”的认识。(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综合拓展提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又见南山 李汉荣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

12、次于毛主席)。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忽然书面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后来,就逃跑般地离开了山。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

13、莽原和思想的大海。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儿子呀,房子呀,车子呀,哥儿们呀,见闻呀;已经到了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可是,闭上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空虚。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

14、。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说到底,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身上邮戳重叠着邮戳,地址重叠着地址,日期重叠着日期,但是这封信却无处投递,就这样在模糊的邮路飘来荡去,直至失踪?这时候我已经回到当年的小城。这时候我忽然看见我早年逃离的山南山。它依然凝重,依然苍蓝,依然无言。不错,还是我祖先般的南山。但是,我心里很深的地方却被它触动了,被它闪电般照亮了。我何以感到认真走过的岁月却是空荡荡的虚?我何以成为一封无处投递的死信?是因为我遗忘了你吗,南山?这么多年,我真的像遗忘一堆石头一样遗忘了你吗,南山?而你依旧站在你地

15、老天荒的沉默里,站在你崇高的孤独里。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像在做一个永远要做下去的手势,看不清是挥别还是召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好像明白了,我当初那么认真地出走,只是为了更深刻地返回。是这样吗,南山?我们在命运里走来走去,最终却回到出发的地方,并且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是这样吗,南山?一封盖满邮戳的信终于找到了投递的地址,它正在到达,它将被阅读,它同时也阅读它的阅读者,阅读一个伟大的旧址南山。去而复返,又见南山,我第一次真正看见南山。1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1)“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这句话中“涵养”具体指南山的什么?(2)你怎样理解文中“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 参考答案:(1)山月慈祥,山风柔软,山影高大,山睿智却不说话。(2)现代文明发展迅速,人找不到心灵的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