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02109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摘 要:剖析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发现它们的 意义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而阐叙它们的当代价值。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当代价值一、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含义我们从小学的课本上开始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马 克思及其贡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论功绩,就是发现了历史 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 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 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

2、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 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 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 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 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 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3、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 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 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灭亡。二、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交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1)它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一一历史观中 驱逐出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在内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2)它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4、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的基本原理和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 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 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样, 社会主义理论就不再是天才的猜测和主观的臆想,而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 而得出的科学结论;(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问成为科学。唯物史观 所指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作用。唯物史观作为 科

5、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门社会科学都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 目的,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以剩余 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运用、验证和发 展。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产方式进行解剖时运用了矛盾的辩证法、具体与抽象、历史与 逻辑的辩证法。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是系统的、全面的。它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 社会的物质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

6、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是一个以其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有机体;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考察,阐 明了它的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检验和证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 理。(3)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极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最深刻的经济根 源,说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资本论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 历史过程。这个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中,是依据分析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 论,现在则由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所作的深刻分析而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在历史

7、上起过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 益尖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不可避免。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把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 经济过程,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某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所获得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把唯物主 义历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马思克的唯物史观和剩 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划时代的发现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 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三、马

8、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 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正如德里达所说: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 况、新问题。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 焦于改变世界。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9、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 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 待历史的问题。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指导:(1)、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的劳动观。(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 劳动力市场建设。(4)、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建设。(5)、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 义收入分配制度。(6)、加强

10、对劳动者的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揭示了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 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现在,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反剥 削,而在于要从理论上和究竟什么是剥削,什么不是剥削?凡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都不是剥削收入,必须坚持承认和保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该忽视和排斥剩 余价值范识、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剩余价值范畴,全面研究社会主义剩余价现、分配和利用 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吸收一切现代经济学的优 秀成果,建立和发展社会同时在实践上要努力实现剩余价值生产和来源的最大化,剩

11、余价值 最优化,使社会主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文明面和进步性充分展现,国人民、惠及于子孙后代。 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是当代马神圣使命。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局部出现的劳的问题。当前,在进一步 完善国家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规的劳动执法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并采取行之有 效的措施促进企除国家三方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外,企业三方协商机制也用,努力 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尽量减少劳资双方的摩擦新型的劳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 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 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参考文献:1 马克思.M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2 丁兆庆.积极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