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018745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假如对数学有浓重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位置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同学上台表述自

2、己的好朋友的位置,请下面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稳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展了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二、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机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屡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考虑,在考虑中得到逐步进步。如在教学数的顺序比大小时,我让学生猜一猜比11大比20小的数可能是几?刚开场局部学生认为答案只能有一种,所以答复时只说一个,答复下列问题的学生多了,他们发现了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3、,再答复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很快说出全部答案。因此在教学中以猜为动力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多样性。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时机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我在板报上设计了“小小擂台”板块,分小组进展“夺红旗”比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设计比赛工程,或以小组集体成员的力量为小组争得荣誉,或以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小组争得荣誉,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2数学教学的归宿是: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会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开展的终身学习所必备的

4、根本技能,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方法,并在应用方法中感悟学习方法的优越性,进而使学生心里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鼓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让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一、结合生活进展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做“风车”,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设计地板砖的把戏等,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络,感受图形美。二、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

5、谨性。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程度和已有经历。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老师采用先猜想再证明的方法,先用眼看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经历想方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是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三、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详细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合作的技巧。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3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过生日情境图进展一些比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比拟蛋

6、糕、西瓜的大小,理解整体与局部。在比拟三杯饮料装的多少的活动中,能让学生懂得形状、高度一样,装得饮料也一样高的杯子,粗的杯子装得多,细的杯子装得少。最后通过两瓶形状不一样,眼睛很难分辨的饮料,能促进学生动脑筋、想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一些详细的比拟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通过上课,我觉得有以下缺乏:1、无视了给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时机。针对本课的特点,应该让学生讨论、多说。但我之前考虑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好动的天性加上没有认真听讲的习惯,以及课堂纪律方面还不够完善,害怕课堂组织教学耽误时间,所以没有进展小组讨论。2、数学语言不标准、不简练。课堂中出现的两瓶饮料图进展比拟,用语言

7、来说,学生读不出来,我也随意读了句饮料和饮料谁装得多。3、相对本班学生实际来说教学活动开展的有些快,估计局部学生没有真正领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引以为戒,弥补缺乏,争取更好。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4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且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密相连。开学一个多月了,很有必要小结一番

8、。一、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大局部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一样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展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2、不局限教材,要灵敏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展适当的重组,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

9、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详细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浸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考虑、解决问题。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考虑。刚开场,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考

10、虑来答复下列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分类这一课中的“做一做”时,大多数学生都分苹果、梨和桃子三类3个苹果,3个梨,3个桃子,这时,有个小女孩却害怕怯的举起了小手,她是按图形分类的,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她说:“有3个三角形,3个圆,3个正方形,共有9个图形。”我当时特别快乐,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这幅图还有不同的分法,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泼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不同颜色来分类。从这以后,在每每

11、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时机,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4、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理论才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展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处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处、好处。这样,使学生在理论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二、我的缺乏与困惑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施行中往往还会变样

12、,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施行,到最后我的嗓子也变哑。2、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在我班显得更为严重。年龄悬殊较大,大与小相差一岁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场面。3、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由于任教两个班、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平时上课很忙,课后也有很多工作,所以不可能一一去准备教具。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5统计对一年级学

13、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合适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根底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严密的联络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拟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

14、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缺乏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气氛。老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还要抓好时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老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

15、、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场了,头脑灵敏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鼓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缺乏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开展,另外我还进展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但本课也反映出了一些缺乏之处: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搜集数据没有好的方法和顺序,结果有的学生统计了两遍,有的学生忘记统计了,以后应先

16、指导学生方法,再让学生去做。另外,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有方案的逐步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6作为新老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教学经历上的缺乏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彷徨,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展下总结。一、做得较好的方面。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历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展灵敏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重。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