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015203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语言”与“积累表达”学习语言就要积累语言,而积累语言则要从积累常用的句式开始。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本内容,机敏地捕捉,睿智地把握习作的触发点,有意识地将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别出心裁地开展拓展、练笔。1读后仿写。细读我们的文本,会有意外的发现,文章的构段和文本的表达常有精妙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去模仿,去创编,不断积累,慢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朱自清的匆匆,文章用了鲜明的句式“的时候,日子”具体描述了日子来去的匆匆,在这里结合小练笔,引导学生模仿句式再写一写,十分具有代表性,又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2读后续写。续写是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的一种练笔小方法。教师可以

2、根据文本内容,挑选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富有哲理的文章,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情节续写或故事补全。在续写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参照和回顾原文,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运用文本中的一些表达法,减少表达的障碍。同时,读后续写也有助于强化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强化语言表达和文本之间的协同,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又有助于学生建构情境模式,发挥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学会自主建构语言。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凡卡一文的教学中,以问题:“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他的信吗?如果收到信,会来接他吗?”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在文章中,并没有详细交代事情的结尾,只是写凡卡将信寄给爷爷后,梦见爷爷收到了他的信。学生能根据文本提供的阅读材料加以分析,创编故事,且情节曲折又合情理。在学生的练笔中再现了小凡卡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对小凡卡的同情,体现了对小凡卡艰难处境无可奈何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