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01366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能量 (时间:4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的关系,为人类使用电能打开了大门。2、能量有 、 、 、 等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3、风和流水具有 能,电具有 能,汽油具有 能。4、像这样由 的装置叫电磁铁。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 和 有关。6、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 ,它们都是 能源。7、电动机是用 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2、现在我们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 )3、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

2、验准确性。( ) 4、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 )5、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6、能量还贮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 ) 7、米饭、土豆番薯等食物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 ( )8、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9、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10、燃放鞭炮是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光能。11、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12、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 )三、选择题:1、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B、 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石油、天然

3、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3、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 ( )A、光能 B、热能 C、光能与热能4、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化学能 B、生物能 C、机械能 5、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 )A、多穿衣服 B、晒太阳 C、吃饭6、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四、连线题:电池 太阳能核电站 化学能风力发电站 原子能光电池 机械能五、实验与解释: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时间:40分钟)学校 班

4、级 姓名 成绩 一、观察题(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已超过了 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 至 种,可见生物种类确实是多种多样。2、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比如我看到过的 就属于植物,它生活在校园的 。在校园里我还看见过的动物有 ,它主要的生活区域是校园的 。3、爱护珍稀生物意义重大,我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和 ,有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的 ,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主要在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5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 等。4、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 与 等。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可分为 与 等

5、。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 与 。5、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有脊柱的动物叫 ,有脊柱的动物包括 类, 类, 类等。6、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 相适应。7、物竞天择,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 )2、珍稀动植物无论怎样保护,都是要灭绝的。 ( )3、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 )4、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把动物分为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 )5、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

6、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 )6、鸭的脚上有蹼,拨水的使能增强水的反作用力。 ( )7、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 )三、选择题:1、植物按还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植物中,菌类比较特殊,它是靠( )生存的。A、光合作用 B、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分 C、自己制造养料2、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以下( )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A、山羊 B、鲸 C、金鱼3、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 )形。A、圆 B、方 C、三角4、生物多样性条约在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 )是国际生物

7、多样性日。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5、以下不属于昆虫的特点是( )。A、体躯三段头、胸、腹 B、用鳃呼吸在水里 C、2对翅膀6只足 四、连线题:1、把植物图片和相对应的名称连起来:葱兰 凤仙花 牛筋草 雪松 大叶黄杨 小叶黄杨2、把动物和所属的相对应种类连起来泥鳅 大雁 猪 蚂蚁 昆虫类 鱼类 哺乳类 鸟类五、分析题: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测试卷1、填空题(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蟋蟀的耳朵长在( )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 )眼。(3)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

8、之为( ),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 )的。(4)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 )组成的。2、判断题(1)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2)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很大的。(3)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5)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6)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发绿。(7)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8)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3、选择题(1)( )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A、格罗斯塔斯特B、牛

9、顿C、培根(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A、 凸度B、材料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 越大B、不变C、越小(4)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 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5)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dca B、bacd C、bcda(6)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B、雪花C、玻璃(7)下列仪器中,( )适合观察细菌。A、显微镜B、放大镜4、排序按正确适

10、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桥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提升到标本出现的视野里为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微小世界单元练习答案

11、1、填空题(1)厚、薄(2)细毛、足、复(4)触角(5)细胞2、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对(8)错3、选择题(1)c(2)a(3)c(4)bc(5)a(6)c(7)a4、排序2435167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测试卷1、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这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一些现象,如( )( )和( )等。 2、选择题 (1)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C、甜蜜素 (2)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B、是碘酒C、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 (4)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是空气B、只是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