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统整周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126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统整周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理数统整周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理数统整周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理数统整周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理数统整周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统整周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统整周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统整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分析1、双向细目表(根据课标和考纲绘制)教学内容学习水平检测方法教学内容知识要点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有理数正数与负数1.正负数的概念选择、填空2.数0的特性选择、填空3、有理数的分类选择、填空数轴1.数轴的三要素及画法选择2.相反数的概念选择、填空3.绝对值的概念选择、填空有理数的大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会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选择、填空、解答有理数的加减1.有理数的加法选择、填空、计算题2.有理数的减法选择、填空、计算题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选择、填空、计算题有理数的乘除1、有理数的乘法选择、填空、计算题2、有理数的除法选择、填空、计算题3、有理数的加、减、乘

2、、除混合运算选择、填空、计算题4、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计算题有理数的乘方1、有理数的乘方选择、填空、计算题2、科学计数法选择、填空、近似数1、近似数计算题2、有效数字选择、填空2、 知识树或思维导图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及其相关的概念2、会画数轴,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掌握有理数加、减、乘、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了解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近似数等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观察、思考、交流、探究、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渗

3、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转化的思想方法7、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正数与负数、加与减、乘与除、精确与近似以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三、统整内容和教学安排1、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衔接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的运算上,诸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算上负数概念的建立

4、,对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有理数法则的理解,绝对值意义和运算中符号的确定2、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整合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关注物理与数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重视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做好数学与物理学科的衔接,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似数”是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其知识点及有理数的计算,尤其是科学计数法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同样有着比较多的应用。3、教学内容的增加、删减和替换,教学顺序的改变 在先前的数轴教学过

5、程中,绝对值是在相反数之前讲解的,现在讲解的顺序是相反数放在绝对值之前进行讲解。 应补充讲解误差的概念:一个量的观测值或计算值与其真值之差;特指统计误差,即一个量在测量、计算或观察过程中由于某些错误或通常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变化偏离标准值或规定值得数量。4、教学内容的拓展预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引入,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在这过程中,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 (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

6、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 (2)注意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发挥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 2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更直观形象易理解,并且要着重在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 5、教学计划:包括课时安排,思想方法。(一)课时安排:1.1 正数与负数 2课时1.2 数轴 3课时1.3 有理数的大小 1课时1.4有理数的加减 3课时1.5有理数的乘除 4课时1.6有理数的

7、乘方 2课时1.7近似数 2课时(二) 思想方法 本章主要涉及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转化的思想方法。教材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了有理数(数)与数轴上的点(形)之间的联系;结合数轴(形)阐述了绝对值及相反数的意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通过生活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加法与乘法的基础上,利用逆运算,通过转化的思想,巧妙地将减法与除法运算分别转化为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四、教研建议1、注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2、对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 步骤:第一、先确定和的符号;第二、再求加数的绝对值;第三、分析确定有理数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减小运算难度,常采取以下简便方法: 互为相反数结合法,同号结合法,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结合,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结合)以凑整法。 4、多让学生板演,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强化。 5、对于学困生要多鼓励,并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优补劣”。 6、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易于遗忘,教师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7、不管学习如何紧张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坚持以学习小组为主的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