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01255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打造井下安全文化长廊 陈四楼井下参观心得体会 为深入了解原煤的生产过程,体验煤矿艰苦的作业环境、劳动条件,锻炼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为我公司化工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公司组织机关、经营部室、班组长等人员到陈四楼煤矿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体验煤矿工人扎身煤海、献身新矿的精神风貌和矿工长年坚持井下艰苦作业的高尚品格,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树立一切服务于化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更好地为煤化工的安全生产服务。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勤恳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增进了解,沟通感情,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立足本职、

2、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虽然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岗位的不同,我们更应该学习煤矿工人那种敢于吃苦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工作。所以我感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化工行业的检修班组长来说,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在学习中寻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热爱化工、奉献永煤的好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仪厂:季彬彬 下井感悟 7月1号公司组织人员去矿上参观学习,感受矿工工人们的井下生活,每个厂抽几个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的目的地是陈四楼矿。这次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颇为深刻。 到达目的地,我们先换上矿工衣服,

3、三件必须品,矿帽、矿灯和一个急救器,听完专业人士讲解的注意事项后,准备出发。当我们站在提升机上,开始缓缓下降时,速度很快,我的心有种不安的感觉,以前所看到的矿难故事都出现了脑海里,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下井的缘故吧,不知道矿井工人们每次下井都是什么感受。不知觉中我们已经到达了地下470多米的井下,心里感觉还是怪怪的,一直没有平息。到了井下我们先坐小火车行驶了一段路,路途中两边还播放着悦耳的音乐,渐渐地我的心平静了下来,后来我们还坐了“猴车”,这一路途已经让我完全忘了现在是在470多米的井下了,反而让我感觉是在一个地下游乐场里,路途的劳累已抛到了脑后。其实回想一下,井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可怕,通风、

4、排水设施都很好,呼吸正常,墙壁流下的水进了水沟,再流进储水池用水泵抽到地面,可以用来洗澡,灌溉。通风口的风很大,吹的人都有些走不动, 提到矿井工人,也许大家都不陌生,都会联想到一群人浑身脏兮兮的,除了眼睛发着光,全身都是黑黑的工人。但当我到了井下以后,才知道其实矿井工人并不脏,井下的地面非常的干净,没有灰尘,没有杂物,定点还设有垃圾箱,出井前设有一个小水池,用来清洗胶鞋上的煤泥,可见矿井工人的想象多么丰富啊,原来矿井工人也爱干净。听着两边哗啦啦的流水声,这一路途我不断的在努力体会矿工们的心情,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眼中闪着光的黑脸,没有表情和言语,看着他们光着身子干活,想像一下如果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

5、工作,会是怎样。,这可能是世界上环境最差,工作最苦最累而且是最危险的工作了,是不是想如果有别的工作就再也不来了。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矿工,他们就这样默默的活着,生活在最底层,只有一次次的矿难证明他们的存在,一次次的生命数字来引起大家的观注。出了井后,淋浴了半小时,想要冲去所有的煤泥和汗水,我想每个矿工都是这样想吧。他们也想穿上自己干净的衣服,大口呼吸着地面上的空气,回到温馨的家中,搂着自己老婆和孩子,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看到矿井工人的井下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我应该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份工作,不能只向往未来,而忘记了珍惜现在,我现在只想对矿井工人说一句你们才是真正的纯爷们。空分厂:鲁

6、源 参观陈四楼采矿区有感 7月13日早晨7。0分左右,在公司领导张霖、李思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多个被公司的豪华大巴送到了陈四楼矿。对于煤矿,在我的想象中,那将是一个非常黑暗的世界,井下到处都会积满煤尘,到处都会存在瓦斯泄漏、积聚、透水等现象,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危及人的生命。 然而,事实出人意料的让人感到惊奇,矿井下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内心想象恰恰相反。到达接待室以后,我们一起换上了井下工作专用的工作服,挂上自救器和专用矿灯,在矿专业人员的带领下,钻进电梯,来到深达五百米以下的井下。电梯刚刚停下,眼前忽然一亮,只见井下各股巷道灯火通明,巷道四处都非常的干净,简直是一尘不染。特别是井下所有巷道中的

7、附属物附属标准化程度高,井下大巷及各胶带机道中的电缆、管线吊挂规范、整洁;在所看到和路过的主要巷道中全部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在控制线相对集中的机道采用pvc管套装电缆的方法进行敷设,既美观又保护了较细的电缆;井下巷道成型好,无各种外漏的锚杆、钢筋等;机道卫生整洁无杂物,设备面貌整体状态美观、整洁、牢固。经过“乘地铁”、坐猴车、多半个小时的步行,我们来到了煤矿生产第一线采煤工作面,四周都是黑晶晶的煤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气味,静悄悄的让人感到有些发闷,有几个采矿工正在仔细的检查、擦拭着庞大的采煤机械,汗水顺着他们的面庞缓缓的流下,冲刷出一道道黑白相间的沟痕。领队专业人员详细的像我们讲解了采

8、煤、输送的整个过程,使我从内心深处深深感受到了采矿一线工人工作的危险与艰辛。时针指到了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又重新的回到了出发地接待室,看着外面和煦、灿烂的阳光,真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对于从事多年化工工作的我来说,化工企业虽然是一个充满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作业过程,但是,与从事地下采煤工作的矿工兄弟来比,相对要幸福、快乐、安全得多。因此,我更要从内心深处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有的工作,真正的做到把企业单做自己的家,心无旁骛、埋头苦干、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空分:邹永君 参观陈四楼煤矿有感 02X年7月1日

9、,我们到集团公司的陈四楼矿参观学习,陈四楼煤矿的干净的巷道和现代化的采煤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令人感叹不已。 乘罐来到井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现代化候车室,干净整洁,要不是墙上醒目的安全标语,我好真找不出半点煤矿的痕迹。坐上了火车,师傅们为我们关上了车门,在发车的哨音与火车的鸣笛中我们向矿井的深处进发了。我还真有回家的感觉。我的同事如是说。那干净的巷道,电线被规范的挂在墙壁上,只有那醒目的标语告诉我,现在是在井下。到了采煤面,一架大型的采煤机像一条巨龙静静的伏在那里,煤矿工人正在为他检修保养。 在回来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陈四楼煤矿比起来,我们到底缺少的是啥。我想我们缺的是

10、持之以恒。我们的各项制度都很健全,但我们却没有将它永远的执行下去,而是搞活动似的在上边的监督下执行一下,一旦上边不抓这项制度就会被放进文件夹中搁置起来;我们缺的是对企业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融合。企业文化是我们的灵魂,如果我们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企业文化上来,把企业当家,那我们煤化工这个大家庭就一定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煤化工就一定能充满活力的度过严冬,越来越好。 热电厂:朱焕青 下井参观有感 这次是我第一次下井,虽然对矿井并不陌生,但对矿井内的神秘却从未接触过。 此次,公司组织班长及技术骨干人员到陈四楼矿下井学习,给了我一次体验矿井生活的机会。进入黑乎乎的矿井,走在干净的巷道中,让人感到兴奋,同时

11、也感到意思害怕。这是才想起,来时看到矿区大院内的整洁、舒适,才想起矿工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虽然是在地下,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干净的巷道、摆放整齐的电缆、醒目的安全标语,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煤化工,我们在那么好的环境下却还不如矿工工人们做得规范,真是感到有些羞愧。再看,矿工师傅们辛勤的工作,不停地留下汗水,却从不所累,他们真正的把用心做事的企业文化,用在了实际生产中。再看看他们的着装,安全帽、矿灯、工作服、毛巾等等,装备齐全、规范,进入矿区,都是排队下井,就像是在军队,每件事都让人感到非常的规范、非常的标准。 这些,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我们身处的环境要比矿工工人好的多,然而我们为什么有好多地

12、方不如他们做得到位呢。我们的班组管理应该如何抓才能抓好,才能打造一支既团结而又强有力的队伍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热电厂:孙长威 下井感悟 对于煤矿,曾认为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想起那黑暗的井下及媒体宣传的瓦斯爆炸、塌陷、透水等问题,让人感到心惊胆战。然而,当我来到新桥矿矿井后,情况大相径庭,井下的各项基础设施、安全设施、工作流程安排的井然有序,在灯光的照射下,使人消失了紧张感,而是乐意投入工作中去。 带着对矿井井下工作的疑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下井。更衣室换上井装后,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名煤矿工。刚进入井口,坐上井车心里也有点紧张,下井时还有些耳鸣,但对于井下还有许多期

13、待,想看看井下到底是什么样子,已没有一点的害怕。此时,我的紧张情绪也消失了,当大脑还在想象井下的情景时,井车已逐渐的深入矿井。伴着机器的声响和滴水的滴答声,车已到50多米以下的井地平面,井下的通风、安全、排水和瓦斯防控设备安排的十分合理。不但矿井环境看起来舒心,安全度也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在井下,坚持走人行巷道和运输巷道的人行道,在倾斜井巷行走时,要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行动要敏捷,井下矿灯不能关,随着这样那样的安全叮嘱,完成了井下工作面的参观。个多小时的井下体验,在待采掘面,大家与开采领导进行了交谈,了解采煤工作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亲身感受着矿工的工作环境,体验着矿工的

14、劳动,深深为矿工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 参观结束后,大家真切感受到自己目前工作环境的优越,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努力学习,爱岗敬业,钻研专业业务技术,注意生产过程的点滴节约,并做到警钟长鸣,保护职工,保护自己,争做安全文明人,扎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空分厂:张莫西 参观矿井感悟 对于煤矿,我曾认为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想起那黑暗的井下及媒体宣传的瓦斯爆炸、塌陷、透水等问题,让人感到心惊胆战。换上工作服装,穿上胶鞋,头带安全帽,腰缠矿灯和自救器,步入罐笼,随着信号的发出,罐笼直速下降,必定是第一次下井,兴奋之余感到了紧张,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心跳加快,耳

15、朵也嗡嗡作响,心也提到嗓子。随行的师傅告诉我们不要紧张,感到耳鸣咽一下口水就好了。试过后,果然不耳鸣了。拿矿灯照着罐笼四壁,在罐笼上方再次看到了安全戒语。在进入井口的时候看到的醒目安全警示语,再回想工友们每天下井前都要对着“全家福”照片进行安全宣誓,可见安全二字对于煤矿企业对整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我们到达了井底,罐笼门打开时,就像西游记里“水帘洞”,师傅告诉我们,因为矿井很深,坐罐笼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了含水层,有水从井壁滑落,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走出罐笼,我们来到了大巷,这里宽敞明亮,映入眼帘的又是安全训语,每走一段就看到这样的标语。风很大,呼呼吹得人瑟瑟发抖,我振作精神,昂

16、头向前,可是把头扬起后,安全帽却被大风吹歪了,我赶忙系紧安全帽的绳子,继续前行,在行进过程中,每间一段就会看到一些机械设备,铁轨纵横交错着,运料的车来来往往,工友们正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灯光、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各种粗野纷乱的声响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走着走着,经过两扇门(煤矿专业术语称为风门),顿时感觉风很小了,温度升高,暖和了不少,光线也变得暗淡了。师傅告诉我们,马上到工作面了。在去采区工作面,有段路很黑,巷道逐渐变窄变矮,全靠自己头顶矿灯照路了,脚下坑坑洼洼不时踩进煤水坑里。走过倾角为3度的坡道后我已经是大汗淋淋了,休息后,我们“艰难”的走到了工作面。到面上时我已经是汗流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