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试题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01251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试题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部分)一、判断题(50题)1.既往治疗情况中,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该项目不需填写,住过院的填写次数。( X )2.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是危险性评估1级。( O )3.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务,能被劝说制止是危险性评估1级。( X )4.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3级。( O )5.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务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3级。( X )6.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O )7.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3次。

2、( X )8. 对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而服用氯氮平等药物者,至少每4个月检查血常规1次。( X )9.精神疾病患者的门诊和住院病历至少保存20年。( X )10.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评估一般为3-5级。( X )11. 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公安机关出警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是指轻度滋事。( O )12. 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是指肇祸。( X )13. 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是指肇事。14.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方式等方式。( X )15.患者经济状况中,贫困户是指低保户。

3、( O )16.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O )17.病情不稳定患者,2周内随访一次。( OO )1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O )19.阿尔茨海默病属于重性精神疾病。( X)20.随访评估中,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 O )21.重性精神疾病不包括分裂情感性障碍。( X )22.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4、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O )23.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O )24.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为自知力不全。( O )25.患者否认自己有病为自知力缺失。( O )26.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O )27.辖区常住人口指连续居住在半年及以上者。( O )28.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29.应急处置的原则:合理、及时、安全。( O )30.服用氯氮平的患者,至少每三个月检查血常规一次。( O )31.双相障碍指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

5、思维和行为改变。( O )32.健康体检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O )33.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 O )34.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O )3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O )36.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O )37.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第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O )38.自愿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6、O )39. 医疗机构可以安排精神障碍患者从事生产劳动。( X )40.可以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 X )4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O )42.心理咨询人员可以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X )43.患者在出现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时就可以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X )44.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六大类。( O )45.在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2次。( X )46.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

7、人同意后,每年必须进行2次健康检查。( X )47. 患者或监护人对需要住院的诊断结论有异议,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 O)48. 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O )49. 判断一个精神病人病情好坏、程度轻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知力。( O )50. 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 O )二、单选题(100题)1.下列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的是( D )A.精神分裂症 B.分裂情感性障碍 C.双相障碍 D.抑郁症2. ( D)指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A.精神分裂症 B.分裂情感性障

8、碍 C.双相障碍 D. 偏执性精神病3. 对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而服用氯氮平等药物者,至少间隔( C )检查血常规一次。A.2周 B.1个月 C.3个月 D.1年4.对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而服用( A )等药物者,至少每3个月检查血常规一次。A.氯氮平 B.氯丙嗪 C.氟西汀 D.奋乃静5.( C )指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A.精神分裂症 B.分裂情感性障碍 C.双相障碍 D. 偏执性精神病6.( C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A.轻度滋事 B.肇事 C.肇祸 D.自杀自伤7. ( B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

9、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A.轻度滋事 B.肇事 C.肇祸 D.自杀自伤8. ( A )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A.轻度滋事 B.肇事 C.肇祸 D.自杀自伤9.自知力完全描述正确的是:( A )A.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B.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C.患者否认自己有病。D.认为自己有精神病就可以出院。10.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是危险性评估( B )级。A

10、.1 B.2 C.3 D.411.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 C )级。A.1 B.2 C.3 D.412.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 D )级。A.1 B.2 C.3 D.413.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是危险性评估( D)级。A.2 B.3 C.4 D.514.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叫做( B )A.理解力 B.自知力 C.控制力 D.感知力15.病情不稳定患者,每( A )周内随访一次。A.2 B.3 C.4 D.516.病情稳定

11、患者,每( B )月内随访一次。A.2 B.3 C.4 D.517. 病情不稳定患者,危险性分级一般为( D)A.0-1级 B. 1-2级 C. 2-3级 D. 3-5级18.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分级一般为( B )A.0-1级 B. 1-2级 C. 2-3级 D. 3-5级19.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 A )次健康检查。A.1 B.2 C.3 D.420.中国精神卫生标志是飘扬的( B )。A.红丝带 B.绿丝带 C.蓝丝带 D.黄丝带21.下面不属于精神卫生法立法宗旨的是( D )。A.发展精神卫生事业 B.规范精神卫生服务 C.维护精神障碍患

12、者合法权益 D.全人群健康22.下列不属于我国精神卫生现状的是( D )。A.精神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不到位 C.救助水平较低 D.精神障碍患者已达到全面管理23.下列不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内容的是( A )。A. 胸透 B.血压 C.血常规 D.体重24. 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 B )。A. 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25. 对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而服用氯氮平等药物者,至少每( C )个月检查血常规1次。A.1 B.2 C.3 D.426. 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 B )。A.情绪不稳、易激惹B. 情感淡

13、漠C.激情发作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27. 本体感受器如肌肉、关节等运动或位置的错觉,如虽缄默不语,却感到嘴、舌在运动是指( B )。A.内脏性幻觉 B. 运动性幻觉 C.机能性幻觉 D.幻视28. 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 A )。A.异装症B.易性症C.同性恋D.恋物症29. 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 D )。 A.恐惧、愤怒及敌对 B.否认、隐瞒 C.无所谓 D.以上都对30. 听幻觉最常见于 ( C )。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31.关于妄想以下哪项是不正确?( A )A.妄想都是与事实相符的信念 B.妄想是一种病理

14、性的歪曲信念C.妄想是不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一种信念D.妄想是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32. 病情稳定患者( C )进行1次随访。A.2周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33.临床上最常见的妄想是( B)。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嫉妒妄想 D.夸大妄想 34.有关自知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 B )A.精神障碍患者均无自知力 B.精神障碍患者可无自知力 C.自知力是判断病情是否痊愈的唯一标志D.癔症患者常有自知力35.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化因素 D.脑萎缩 36.思维贫乏( D )。A.是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B.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C.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D.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37.精神疾病的自知力是指(A )。A.对自身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 B.对自己才能的正确评价C.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和职业的能力D.能够说出自己罹患何种精神障碍38.临床最常见的幻觉是( B )。A.幻视 B.幻听 C.幻触 D.幻味 39.精神疾病会遗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