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0668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2007—2008化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雁江区20072008学年度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化 学(全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K39; Mn55一、选择题: (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计36分)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Fe2+表示二个铁离子 B、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SO4 C、2C1表示两个氯分子 D、H2表示一个氢分子2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

2、、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3“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 A、C02、NH3 B、O2、CO2 C、N2、CO2 D、NO2,CO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含钙35的碳酸钙 D、加热高锰酸钾反应后的剩余物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

3、、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6要除去CO2中的少量CO,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7资阳市正在争创“省级卫生城市”。以下行为中,有利于保护我市环境的是( )推广使用标有CNG(压缩天然气)的公交客车 不用含磷洗衣粉 合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及废旧金属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工厂将废水处理合格后排放 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A、只有 B、只有

4、C、只有 D、全部8医学家发现N2O(俗名“笑气”)在医疗上具有特殊功能。以下哪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与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A、 NaClO3 B、NaClO2 C、NaClO D、NaCl9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入住前,房间内应保持较高温度并通风 B、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装修房间C、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再入住 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再入住10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

5、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C、用干冰保藏易变质的食品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薯窖前应进行灯火实验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C、把鼻子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 D、经常染发不利于身体健康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 B、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 D、鱼生活的水中,说明氧气易溶于水1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上述

6、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14据报道,目前全球有13亿吸烟者,中国就有3.5亿人吸烟,每年有12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占全球与吸烟有关疾病死亡人数的14。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只有尼古丁有毒B、市售香烟通常装有过滤嘴,所以吸烟对人体无害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D、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15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 ) 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

7、倒入漏斗中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16为了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室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应选用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蜡烛 D、硫粉17以焦炭、水、空气为原料制取氨气(NH3)的主要反应有C+H2O(气) CO十H2; CO+H2O(气) CO2H2;N2+3H2 2NH3,则参加反应的碳原子与生成的氨气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A、3:4 B、3:2 C、2:3 D、t:218右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洗气、储气、收集气体等,其中可行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

8、进入B、除去CO中混入的少量CO2,(瓶内装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管进入C、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从A管进入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二、(本题含6小题,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34分) 19(5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物质,请写出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建筑塑雕用的大理石 _; (2)水银是一种金属,这种金属_;(3)常用灭火的气体是_;(4)能用于医院抢救病人的气体是_;(5)相对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20(6分) (1)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壳中含有大量的

9、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元素。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R,R的化学式为_; (2)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_理由是:_。21(5分)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列举了四名同学的观点:_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_。上述粒子

10、(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D微粒符号_。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22(10分)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燃烧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确定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和标识(如图)(1) 下列措施符合我国“世界环境日”主题的_、_。(填字母)A、限制发展高耗能的产业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排放C、为了减少废气对本地区空气的污染,化工厂加高烟囱(2)天然气是_,(填名称)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中的信息告诫人类:

11、二氧化碳等气体过多的排放,使_加剧,导致全球变暖。为减少二氧化碳过多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做的一件事:_;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写一种)23(2分)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物质的名称是:_ ,化学_。24(6分)有一瓶气体,它是由H2、CO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式回答:(1)气体中一定没有_;(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不填满)_;_;_;_;_;_;三、(本题包括2小题,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5(6分) (1)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