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99622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儿“巴日乎”疗法 作者:孟和巴图,胡日查,额日很巴雅尔【摘要】 为了继续发扬和挖掘蒙古民族的蒙医药学遗产,为了现在要面临着丢失的蒙医传统疗术的小儿“巴日乎”疗法,笔者在蒙医老前辈的经验和临床应用相结合,本文中阐述了小儿“巴日乎”疗法的施行、适应证、禁忌证、种类、功能等,给广大爱好蒙医传统疗术的学者叁考,并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小儿“巴日乎”疗法,为更好的完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小儿“巴日乎”疗法;“亚玛比基”病;恶血,小儿“巴日乎”疗法是一种以揉摩、针刺、灸疗、薰疗合为一体的蒙医学传统疗法中历史悠久常用的急救疗法。其中蒙医灸疗在中医古代医书素问、异法方宜论也有“其治宜灸,故灸爇者,亦从

2、北方来”的记载。小儿“巴日乎”疗法很早以前流传于民间当中,当时谁家有了儿女,请求当地精通“巴日乎”疗法的名老蒙医或喇嘛对儿女施行“巴日乎”疗法,对他们的未来健康奠定了基石。“巴日乎”疗法对蒙古民族的繁衍昌盛和防病治病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很多名老蒙医学者把这门“巴日乎”疗法没正规传给学徒者,丢失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操作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小儿“巴日乎”疗法的认识和施行也越来越少,临床上使用率明显下降,从名老蒙医花布赫(1896-1985)老人那里学到的“巴日乎”疗法叙述在这里,给广大爱好传统疗术的学者参考。1 施行儿童年龄一般3月以上,15周岁以下婴儿和儿童。但特殊病例者也可

3、以在1个月内施行。2 适应证小儿肺热、肝胆热、热性泄泻、疫病、“亚玛比基”病、角弓反张、消瘦、易犯感冒、夜啼、消化不良、发烧、不吃奶者,一般高烧时不施行,但生命危急时也可用此法。3 禁忌证由巴达干、赫依引起的寒症、严重心脏疾病、先心病、脱水者等。4 小儿“巴日乎”疗法根据手法的轻重、施行针刺的深浅、灸疗、薰疗的使用等分为:轻度“巴日乎”、中度“巴日乎”、重度“巴日乎”三种。4.1 轻度“巴日乎” 将把小儿仰卧在怀里或者床上,从前额开始,向头顶、双侧颞部、颈项两侧揉摩,手法从上而下、从内到外,眼睑、脸部、双侧下颌角、耳根等部位按摩,目的为美容、五官端正、对称以标准,其次四肢十二大关节各部位施行揉

4、摩,并肌肉较多处指甲用力掐,从颈部、前胸、腹部用手掌揉摩三次,之后操作者男童则将右手与左腿,女童则左手与右腿进行牵拉,同时将其孩子的脸部朝下放在怀里或床上,从颈椎第一关节(安童穴)开始往下脊柱各关节进行掐摩三次,也手与腿交叉牵拉,其次在两脚后跟放一干净布片,用牙均衡地咬,术后用布包紧全身,观察出汗多少,把布条层层掀开,并糜子米、豆油、大麦混合搅拌后点燃,用其烟熏蒸病儿。4.2 中度“巴日乎” 同轻度“巴日乎”相似,按顺序揉摩后,从安童穴开始以下各脊柱关节、四肢十二大关节、耳静脉、十指尖穴、足十趾尖穴、 额部静脉针刺0.20.4cm,然后用香火灸针刺部位,同样布包和烟熏蒸病儿。4.3 重度“巴日

5、乎” 同中度“巴日乎”相似,但手法比较重,揉摩和针刺施行完后,两眉之间,用缝合针(缝合线提前泡在好墨里)穿透印堂穴。5 注意事项(1)对小儿施行“巴日乎”疗法之前,将针刺部位,银针(或三角针)等,均进行消毒,以防感染。(2)对小儿施行“巴日乎”疗法,必须细心认真,要有规定的步骤和施疗程度。特别是针刺的程度要适当。一般前额静脉放少量血,其他部位则以渗血程度为宜。(3)对小儿施疗要保持安静稳当,如哭闹挣扎则可导致进针不准。(4)对小儿施疗一次,如果奏效不明显时,可隔数日再次施疗。(5)施疗后,要精心护理21天,在此期间,注意不使小儿受惊、受风着凉。6 “巴日乎”疗法的作用小儿“巴日乎”疗法具有将小儿体内之各种病邪与恶血排出体外,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消化力,进而预防和治疗疫病的作用。通过对小儿进行按摩和对特定部位、穴位的针刺,以改善气血运行,将疾病毒邪、恶血排出体外,并对各脏腑器官给以刺激,尤其是调理和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也能改善其他脏腑功能,驱除寄生于体内的蛔虫等。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